新快报(微博)记者 区君君
“陶瓷易碎,再美也不能做大雕塑”,“我们要相信市民的素质,陶瓷也能经得起岁月洗礼的”……
近日,佛山市政府向艺术界抛出一个引子:希望打造一批既具有地方特色又有国际艺术鉴赏水准的城市雕塑。提议引起了艺术界的广泛关注??人们不禁联想到“佛山陶瓷”,那个曾经引领佛山通向世界的珍贵艺术,如今能否成为城市雕塑的元素?进一步而言,咱们的陶瓷能否得到传承,走出更大气的境界,而非仅仅作为案头上的小摆设?
争议
陶瓷易碎能否成大雕塑?
陶瓷,多么精致的名字,在它身上曾挂着“石湾公仔”、“瓦脊公仔”等数不清的光环。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陶瓷虽美,但因其易碎等特点,而多成为摆放在案头上的“小可爱”、“小点缀”,少有大块头的、具有标志性的成品。这何尝不是一种浪费呢?
因此,当佛山提出要设计城市雕塑时,当地群众、艺术家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陶瓷”。“如果能趁这个契机,将陶瓷变身成大雕塑的元素之一,那将是一个极好的开端。”石湾陶塑领军人物梅文鼎说。
提到陶瓷不抗摔、易风化等缺点,梅文鼎认为,大家不该小看国人的素质。“为什么一定要假设有人会破坏它呢?对于一件完美的艺术品,人人都会心生一种保护的欲望。”他说。
内涵
什么城雕最具佛山气质?
当然,材质只是城雕的一个要素,关于它的造型、它所要表达的内涵,都是一个深刻的大命题。纵观中国著名的城市,珠海情侣路上有“渔女”,深圳深南大道上有“开荒牛”,长沙橘子洲头有青年毛泽东雕塑,这些都在岁月的洗礼下渐渐成为了所在城市的标志。那么,怎样的城雕最代表咱们佛山的气质呢?
在梅文鼎看来,城市雕塑不是放大的石湾公仔,城市雕塑需要融入城市的公共空间。不仅追求佛山陶艺的细腻、传神,也得有表现城雕的大气魄。
而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吕品昌眼里,国内绝大多数城雕源于西方雕塑,只有“china”(陶瓷)才是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髓。“石湾陶塑是佛山文化的根,也是佛山极为宝贵的文化资源,佛山要做城雕,一定要考虑到这一重要的文化元素!”他的一席话,获得诸多雕塑大家的认同。
据悉,城雕敲定后,将遴选一批作品落地佛山新城,摆放在佛山新城文化中心、河滨绿道等城市公共空间,条件具备后还将成立雕塑艺术馆。
相关链接
佛山城雕浮沉史
行走于佛山,你会发现,标志性的城雕真的少之又少。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局面?上世纪60年代的佛山老一辈或许能给我们答案。
1985年,佛山决定在城门头设立一座反映佛山三大支柱产业的大型城市雕塑,受到市民的非议和专家的批评,不到十年,在公众的强烈反对下最终被拆。
城门头事件让佛山雕塑家们不敢在本土再提城雕,相反,佛山雕塑家在外省及佛山企业里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
直至上世纪90年代,佛山雕塑家们为祖庙路商业街上创作了八组古镇情怀的铜雕。“这种雕塑融入了佛山民俗风情,让人们找到了旧时的亲切感,然而作为彰显城市特质的城雕,它们显然是苍白的。”有专家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