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徐清华
青州市博物馆收藏有三件珍贵的元代青花瓷器,为1985年4月山东省青州市粮食中转库铁路西侧元代墓葬出土。
此墓出土的三件青花瓷器,一瓶、一盘、一碗,为墓葬中常见的器物组合,从胎、釉、造型、纹饰、青花的发色看,处处都表现出元青花瓷器的基本特征。三件瓷器胎体均坚致细密,较为纯净,局部含有少量杂质,呈铁褐色小点状,胎体从口沿到底部由薄逐渐增厚,玉壶春瓶和碗尤其变化明显。其釉质莹润,白中闪青,口沿处非常薄,有的地方甚至露胎,底足施釉不甚到底,玉壶春瓶底足内施薄釉。胎与釉结合处呈现非常自然的火石红色。从造型看,玉壶春瓶颈部细长,腹部不太丰满,整体显得瘦高;玉壶春瓶和碗圈足外撇,盘、碗口沿呈葵花形,碗圈足内有明显的乳丁状的突起,这些都是元代瓷器的典型特征。从纹饰看,卷草纹、回纹、蕉叶纹、变形莲瓣纹、菊花纹、龙纹都是元代非常流行的纹饰,尤其是玉壶春瓶上的龙纹,小头,细颈,三爪,网状鳞,堪称元代龙纹的典范之作。从青花的颜色看,颜色深浅不一,发色较为浓艳,所用钴料应为进口的苏泥勃青料。颜色深的地方呈现蓝黑色,用手触摸有明显下凹的感觉。
这三件青花瓷器出土地点明确,时代特征非常典型,为我们深入研究元青花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资料。
说明:
口径8.8厘米,底径9.3厘米,高30厘米。圈足略外撇,器底轮旋纹明显。胎质较薄,胎体坚致细密。釉质细腻而莹润,白中泛青。器底施薄釉,通体没有明显的积釉之处。胎与釉交接处呈现火石红色。器纹饰上下分八层,口沿内绘卷草纹一周,颈部饰蕉叶纹、变形回纹,肩部及近底处饰莲瓣纹、卷草纹各一圈,腹部主体纹饰为龙纹。龙三爪,小头细颈,张口露舌,双目炯炯,四肢矫健有力,颇具动感,龙鳞为网格状,龙四周点缀有如意头飘带云和火焰纹。整体画面构图严谨,主次分明,和谐完美。
口径16.5厘米,底径13厘米,高1.4厘米。口沿为七瓣葵花形。唇边外折,浅腹,平底无釉,口沿边缘用青料绘卷草纹一周。盘心为两棵交叉的倒垂柳,树枝在微风中飘荡。树下画一只鹿,作回首仰头状,一只前足抬起,三足踏地,作观望状,似乎在招呼同伴,充满动感。近景绘石头兰草、灵芝以及其他花草。此盘图案构思美观大方,纹饰布局严谨,给人们的印象是满而不乱,主次分明,浑然一体。
口径7.5厘米,底径2.9厘米,高3.9厘米。葵花形口沿,圈足,足内无釉。内口沿绘卷草纹与细弦纹,杯心绘缠枝菊花纹与宽弦纹。外边缘饰青花纹带一周,腹部绘缠枝菊花纹与弦纹。胎体稍显厚重,纹饰较粗,显得敦实、沉稳。这种杯因胎质厚重,器形小巧,将杯覆合手中,大小恰合掌心,故有“压手杯”之称,可做茶具、酒具及其他生活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