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东
“梅瓶”一名最早见于清末寂园叟的《陶雅》,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则对“梅瓶”有较详尽的描述:“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折,于足则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于是,今人就将小口、短颈、丰肩、窄胫的这类瓷瓶称之为“梅瓶”。
今天所能见到的中国古代“梅瓶”始于宋代,后至元明清三代均很流行。有人认为“梅瓶”主要是陈设之用,多用来插放梅花,故名“梅瓶”,这大概是据《饮流斋说瓷》中的描述演绎而来。近来有学者考证“梅瓶”其实就是一种“酒瓶”,上海博物馆藏的两件宋代磁州窑梅瓶上书有“醉乡酒海”和“清沽美酒”的字样。笔者认为“梅瓶”的最初用途应当是盛酒之用,酒饮完后或可置于案几插放梅花,而到了明清之后,梅瓶盛酒的功能就渐趋淡化,逐渐演变成为陈设瓷了。
在安徽博物院所藏的众多梅瓶中,有七件为国家一级文物,堪称梅瓶中的精品,它们的时代均是宋代。
宋代的梅瓶主要为民间生活用器,官窑中十分少见。而将宋代南北窑口烧造的梅瓶比较起来,风格上则存在着不小的差别。总体来说,北方窑口的梅瓶多高大峻拔,而南方窑口的梅瓶则雅致精巧。
安徽博物院所藏的这七件梅瓶,均为南方窑口产品。它们的高度在18至37厘米之间,比起北方窑口高度40-50厘米的梅瓶而言,它们要小巧很多。而它们的器形均成修长优美的S形曲线,可谓“丰肩瘦股,体态婀娜”。下面对它们做逐一介绍:
北宋繁昌窑影青釉梅瓶(二件),高37.1、口径11.5、底径9.8厘米,1963年安徽省宿松县北宋元?二年(1087年)墓出土。
这两件梅瓶为盘口,短直颈,丰肩,椭圆腹,腹下渐收,平底略内凹,圈足,造型丰满圆浑,是北宋时期梅瓶中难得的佳品。其胎薄质坚,胎色白而微黄,内壁无釉,外体满施影青釉,釉色白中闪黄。据胎釉白中泛黄的这些特点,不少学者认为这两件梅瓶应属安徽繁昌窑烧造的产品。
影青瓷最早创烧于五代时期,北宋年间甚为流行。因其色白中闪青、温润如玉,故受到“尚玉”之风盛行的宋代社会青睐,又名“青白瓷”、“隐青”、“映青”、“印青”。
而宋代也是我国瓷器生产最蓬勃发展的时期,安徽繁昌窑就是这一时期瓷窑的佼佼者。它始烧于五代,兴盛于两宋,其烧造的影青釉瓷器以民间日用品居多,实用美观,堪与江西景德镇窑影青釉产品相比。
这两件梅瓶出土于北宋中后期(1087年)的纪年墓中,该墓同出的影青釉瓷器还有碗、碟、钵、罐、盂、盏托、注子温碗等多个种类40余件。其中既有景德镇窑产品,也有繁昌窑产品,它们都是难得的判定北宋影青釉瓷器年代标准器。
南宋吉州窑黑地白花荷花纹梅瓶,高29、口径6.3、底径9.6、腹围54.6,1955年安徽省巢县出土。
这件梅瓶小口,唇外卷,短颈,丰肩,椭圆形腹,矮圈足。该梅瓶是典型的吉州窑产品,胎釉虽稍次于景德镇窑瓷土那样洁白坚细,但却极重视彩绘装饰。这件黑地白花梅瓶,整体图案为荷花、莲叶和莲蓬果组成的缠枝花卉纹图案,纹饰饱满,色调柔和。是吉州窑白釉黑褐彩瓷器中的佳品。
我们常见的吉州窑白釉黑褐彩瓷器,往往是白地黑花,而这件则是黑地白花。早年人们误以为它是吉州窑黑釉瓷器,其实并非如此,只是这件梅瓶的白釉黑褐彩绘工艺更为复杂。做法是首先将梅瓶通体施白色釉,后在颈部以下绘黑褐色彩,以留白的方式饰白花。也就是说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不是绘黑花,而是将花以外的部分描黑,留出未描黑的部分组成了白花。
南宋景德镇窑影青釉带盖梅瓶(二件),通高32、口径3.5、底径8.5厘米,1999年安徽省宿松县孚玉山宋墓出土。
这对梅瓶相对前几件更加瘦削,造型更为俏丽,且附盖,较为少见。它们通体施影青釉,色泽温润如玉,冰清玉洁,且有细密的开片纹,更为其增添了独特的韵味。根据其胎薄而坚实,釉色青白而通透等特点,不难判定其为南宋江西景德镇窑烧造的影青瓷精品。
通常所见的梅瓶多为无盖,或可能是瓶盖遗失,此类带盖梅瓶发现的虽不多,但足以证明梅瓶最初具有盛酒的功用。
南宋景德镇窑影青釉印花八棱梅瓶(二件),高18、口径3.5、底径5.3厘米,1999年安徽省宿松县孚玉山宋墓出土。
这对梅瓶体型较小,玲珑精致,瓶体呈八棱状,肩部一周凸弦纹与八棱组成经纬线,将瓶体分成十六个部分,在每个部分中,采用模印技法,饰折枝花卉纹图案。
模印技法,又称印花,始于北宋中期,受定州缂丝以及金银器纹饰制作的影响。南宋以后,印花装饰在景德镇窑大为盛行。江西省博物馆也收藏有一件景德镇窑影青釉印花八棱梅瓶,其形制、尺寸几乎完全一样,说明景德镇窑当时盛行此类梅瓶的烧制。
以上介绍的七件梅瓶中,有六件出土于安徽省宿松县。一直以来,宿松县境内出土的宋代影青釉瓷器珍品极多,特别是江西景德镇窑产品最为多见。笔者认为这与宿松县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
宿松县地处安徽西南角,是长江流经安徽的第一站,其西南隔长江与江西省鄱阳湖相望。景德镇窑瓷器运销北方的路线,通常是由昌江入鄱阳湖,经湖口入长江。进入长江后,江北正是宿松县。这时“瓷分三路”,一路继续沿长江东下,至京杭大运河北上。另一路则在宿松县上陆,沿大别山东南麓的这条通道,运销江淮各地。还有一路会溯长江而上,运销到湖北省境内。那么在景德镇窑瓷器运销的线路中,宿松县可能是处于中转站的地位。因此,这么多精美的景德镇窑瓷器出土于宿松县,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