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沉船“小白礁号”在象山发掘完成,本报记者登上工作船先睹为快
145件新出水文物,一半是青花瓷碗
14米长主龙骨,16个壮汉都抬不动
沉船被誉为“古代造船技术中西合璧首例实证”,复原需8到10年
本报记者 王晨辉
昨天清晨,象山石浦港码头,微风习习,薄雾弥漫。
宁波象山“小白礁号”发掘主工作船“满洋2004”号静静地停靠在象山石浦码头,船上的水下考古人员和打捞人员们虽然被晒黑了许多,但每个人都面带成功的喜悦,因为他们已经顺利完成了任务。
昨天,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公布:历时40多天“小白礁号”船体发掘与现场保护工作已顺利结束,新出水船载文物145件。据现场专家介绍,“小白礁号”是中外造船技术相互融合难得的实物例证,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科学和研究价值。特别是船体舱壁与框架的互用结构,被誉为“古代造船技术中西合璧的首例实证”。
昨天下午,“满洋2004”号离开象山石浦码头,前往宁波北仑,所有被发掘和保护的文物,将存放在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
在出发前的一刻,本报记者登上这艘工作船,一睹水下宝藏真容。
新出水船载文物145件,其中78件是青花瓷碗
在工作船上,记者看到了作为船体结构的木板,作为压舱石和货物的石板材以及145件文物。
宁波市文物教研研究所副所长林国聪在船上告诉记者,40多天来 ,“小白礁号”水下考古工作队已累计下水作业500余人次,总潜水时间超过27000分钟。
林国聪说,这次发掘工作,新出水船载文物有145件,按质地可分为瓷、陶、木、铜、银、锡、铅等类,其中青花瓷碗78件、豆12件、盘4件、勺3件、杯3件;五彩瓷碗4件、器盖17件、罐1件;青瓷瓶1件;酱釉陶罐4件、壶2件、器盖1件;木砚台1只;毛笔1支;铜质砝码1件;铜钉4件;乾隆通宝、道光通宝铜钱4枚;银币2枚;锡盒1件;测深铅锤1只,另出水有宁波鄞州特产石板材约300块。
记者看到的文物中,以餐具、茶具为主,包括盘、碟、壶等,做工优良,保存完整。考古队员说,他们在水下考古过程中,也发现一些文物已成碎片。
这些文物中,有一枚印章比较显眼,印章上刻着“源合盛记”4个字。专家分析,这应该是商号的名称,也就是说,这些文物,有可能就是从“源合盛记”这家商号运出的。 那么,“源合盛记”究竟是一家怎么样的商号?网上暂时还找不到相关资料。
加上往年出水的青花瓷、五彩瓷、紫砂壶、玉石印章、西班牙银币以及日本、越南年号钱币等,“小白礁号”出水文物(含石板材)共计1050余件。
压船底的石板材,证实船从宁波出发
在船上,记者还看到了一堆石板材,这些石板材上沾满了各种贝壳,这些贝壳已经和石头紧紧连成一体。
林国聪说,这些石板材,都产自宁波鄞州,疑似梅园石,从中可以判定,这艘船是从宁波出发的,石板材既是货物,又起到了压船底的作用。
“这些石板材共有300多块,如果没有这些石板材,那么,船底的材质很可能就被水冲走了,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够找到这么多船体,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这些宁波产的石板材。
有专家预计,这些石板材有可能是运到国外的。“可能是旅居国外的中国客商,因为怀念故乡,想要建造地道的、有故乡风味的房子,所以不惜重金,从宁波运石材过去建造房子。”现场一位专家猜测。
船体主龙骨14米长,16个成人也抬不动
“小白礁号”已出水船体构件244件,包括龙骨、肋骨、肋骨补强材、肋骨连接板、隔舱板、隔舱板补强材、舱底垫板、桅座、船壳板等。
在“满洋2004”号的甲板上,记者看到了一些船体构件,都是大块的木材,工作人员正在为这些木材洒水。
“洒的都是蒸馏水,因为这些船体,在水下已有160多年了,出水后,如果被太阳暴晒,有可能会开裂,洒蒸馏水,是一种初步的保护措施。”考古队员金涛博士一边洒水一边说,这些木材,里面含有盐分和其他可能会腐蚀船体的成分,有一部分已经浸泡在特制的液体中,通过浸泡,把这些有害物质析出来。有些船体构件,已经根据大小,存放在特制的木板盒里。
金涛说,从保护需要出发,这艘古沉船不适合整体打捞,他们在水下已经将船体进行了拆解,由于船体的腐蚀已经很严重,所以拆解工作基本是用人力完成的。打捞到工作船上后,他们对每一块船体进行编号,以便将来重新组装。
记者看到,这些船体,有些比较长,比较完整,保存比较好;也有些腐蚀得比较严重,里面还能看到船蛆生活的痕迹。
其中,最长的船体,是一条主龙骨,长达14.25米。“抬到船上后,我们16个人抬也无法将它抬起来。由于在水下时间久远,所以船体密度非常大,已经超出了水的密度,所以不可能自己浮出水面。”金涛说。
金涛说,这次发掘上来的船体,仅仅是船底的部分,有些船上的文物很可能已经漂散到各个地方,不太可能找到了。
专家分析,从发掘的船体来看,这艘古沉船,当年触礁的可能性比较大。
新闻助读
清代沉船
“小白礁号”
“小白礁号”船体遗址位于象山县石浦港东南约26海里的北渔山岛海域。是一艘从宁波港始发、前往东南亚一带的木质远洋商贸运输船,因故在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年)沉于海底,埋藏在水下约24米的幽深海底。
沉船于2008年度浙江沉海水下文物普查中被发现,2009年实施了重点调查和试掘,2011年进行了遗址表面清理,2012年基本完成船载文物发掘。
古代造船技术
中西合璧的首例实证
沉船恢复原样
需要8到10年
金涛说,“小白礁号”造船所用的木材主要产自东南亚一带。
经多位国内权威古船研究专家分析,“小白礁号”既具有水密隔舱、?料捻缝、铁钉连接船板等典型中国古代造船工艺特征,也保留了一些国外的造船传统,如以密集肋骨为横向支撑、双层结构的船壳板内夹植物纤维状防水层等,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被誉为“古代造船技术中西合璧的首例实证”。
昨天下午,在“小白礁号”船体发掘出水后不久,就立即转运至宁波北仑的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沉船修复展示室内边保护边展示。出水文物与发掘场景也将在基地《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中同时展出,并于今年10月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让社会公众共享水下文化遗产考古新成果和保护全过程。
那么,这艘古沉船什么时候能复原呢?林国聪说,虽然船上的建筑已经找不到了,但他们通过水下三维声呐扫描,获取了“小白礁号”在海底保存状况的测绘数据和三维模型;通过对每块出水船材的三维激光扫描和正摄影像采集,构建了海底古船三维虚拟复原图像。这些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融合,在国内水下考古工作中尚属首例,可以根据这些材料,对古沉船进行复原,但是这个复原过程比较漫长,需要8到10年。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