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一走进广东省首届陶瓷艺术大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霍然均的工作室,瞬间好像进入了一个“动物王国”,憨笑可掬的大熊猫、引颈长盼的长颈鹿、威武勇猛的狮子、缠绵依偎的白鹭……而霍然均就像这个世界里的“狮子王”,将自己的人情意念、心态追求通过独特的陶艺语言,传递给这些“亲密朋友”。
在古老的石湾陶艺历史中,动物陶塑是其重要的一个分支。从清代的“黄炳鸭”,到民国的“霍津牛”,再到区乾的“知时鸟”,无不为人所称道。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单一的动物陶塑渐渐失色于人物,作为中青年陶艺家的代表,霍然均接过前辈的衣钵,在继承动物陶塑技法的基础上,又结合现代前沿的艺术思想,率领着动物陶塑以崭新的姿态活跃在石湾公仔的创作潮流之中。
倾神动物陶塑30年
1964年出生的霍然均从小就在石湾美陶厂附近长大,每天放学后就爱往美陶厂里奔。“上世纪70年代,厂里做动物陶塑的还有很多。”童年时代的他最好的玩具就是美陶厂成片往外倒的工艺瑕疵品。虽然当时不明白看起来完好无缺的小鹦鹉为何会被抛弃,但在耳濡目染与玩乐作伴之中,霍然均也渐渐对陶艺萌发了兴趣。
石湾美术陶瓷厂举办的陶塑10人班在全市招生,19岁的霍然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跟随庄稼、刘泽棉等陶艺大师学艺。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石湾美术陶瓷厂创作室动物组,师从动物名家霍英。
其实,石湾动物陶塑历史可追溯至汉代,当时的陶鸡、陶牛已颇具神韵。清代黄炳将国画工笔技法运用于动物陶塑中,创造了“胎毛”与“镶眼”技法,使动物形象栩栩如生,而民国时期霍津所塑的牛形神兼备,清晰细腻。再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石湾艺坛刘传与区乾双峰并峙,前者以人物陶塑著称,后者则以动物陶塑为人称道。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的动物陶塑归于单一,缺乏新意,渐渐失色于人物陶塑。因此愿意从事动物陶塑的人越来越少,肯钻研动物陶塑的人就更加少了。
出于对动物陶塑的喜爱,霍然均对前辈的作品不断地揣摩、研习,掌握传统陶塑的各种表现手法与技法,同时又在浩瀚的艺术海洋中寻觅自己的陶艺语言。“早期的动物陶塑多数或蹲或坐,一般都是端端正正的模样。”但霍然均认为,自己的作品不应是动物标本的重现,而是通过“物像”去表现人情意念与心态追求。但是动物陶塑不同于人物陶塑,要向将动物的神态动作塑造得浑然天成,所花的功夫比人物塑像大得多。霍然均用上了“笨方法”,“那时天天往广州动物园跑,在那里一泡就是一整天,观察各种不同的动物。”
在总结与借鉴石湾陶艺传统的捏塑、贴塑、刀塑与胎毛技法的过程中,霍然均另辟蹊径,结合现代前沿的艺术思想,合理利用泥土特性,意实结合的刻画手法,逐渐形成自己动静相宜、清雅隽永的独特艺术风格,很好地将动物陶塑技法传承下来,并渐渐地以崭新的姿态活跃在动物陶塑的创作潮流之中。
“南狮王”扬名海内外
尽管在动物园里可以观察到大多数动物的生活习性,但是也有一些素材是无论如何没有办法从实际观察中得到的,比如那些并不实际存在的瑞兽,但瑞兽塑像却往往也是最受市场欢迎的产品。霍然均将现代理念与传统技艺相结合,创作出一系列充满动感和生活情趣的麒麟和南狮,给人们带来与传统的瑞兽形象有所区别的新意,清新雅致,富于情趣,因此他也被外界赋予“岭南麒麟王”“南狮王”等美誉。
石湾的传统狮子多以一对出现,或立或蹲,动态均较为单一。霍然均首先从造型上予以突破,如他的作品《乐融融》,以群体形式表现,构思独特,颇具气势。两只大狮饱含深情地对视着,表情欢快,体态健硕,特别是一雄狮站在雕空的球上,一家之长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而五只活泼可爱的小狮在周围奔逐玩耍,生动、舒展、无拘无束,看到这一家子相互嬉戏,其乐融融的场面,欣赏者也不禁发出会心的微笑。该作品在第三届广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展和首届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作品评比中荣获金奖,在被誉为“中国陶艺界全运会”的第八届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评比中也荣获优秀奖,并成为佛山市在该次大赛中的唯一获奖作品。
除了在造型上予以突破,霍然均也不断地在创作中注入新元素,如将岭南佳果荔枝、苹果等创造性地融入作品中,在塑造手法上,综合运用石湾陶艺传统的搓眼、点珠、搓毛、胎毛等技法,把古典美和现代美恰到好处地糅合在一起,攀上一个又一个创作高峰。
“动物王国”里也有“诗情画意”
中国著名动物雕塑家周轻鼎曾说过,“动物雕塑也应该有诗意。”而这也是霍然均在创作中孜孜追求的境界。
佛山历代陶塑名家大体上都走过一个‘图式??模拟??变异??独创’的艺术历程,最终只有‘我用我法’,才能独树一帜。”霍然均说。正如他的作品《依恋》中塑造的两只白鹭一样,站在老树干上下顾盼,诉说着相守如斯的情怀。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梅文鼎的话来评价,“《依恋》是一首裹满甜蜜爱情,蕴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在制作上,白鹭用石湾传统的贴塑技法和国画中工笔翎毛的手法,打破了一般羽毛只运用同一种技法制作的传统,木批琢毛和辘毛的综合运用,重点刻画了白鹭的神态,并以写意的形式将泥板卷成老树干的形状作为底座。在色彩上,白鹭和棕黑色的树头形成鲜明对比。材质上,霍然均则打破传统,利用了瓷泥与陶土相结合所产生的材质美,增添了作品的野趣。整件作品清新脱俗,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2009年中国工艺美术作品展中荣获了金奖。
情感细腻的霍然均特别善于把握各种蕴含在细节中的情感,并将它用陶艺语言表达出来。在作品《生命之歌》中,他采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小鸡出生时的情景。小鸡眼睛用了镶眼和点睛技艺,羽毛则采用了石湾传统的胎毛技法中的辘毛技艺,而鸡蛋与部分稻草采用了超写实的手法。小鸡们晶亮的眼神,看到同伴诞生时露出无比欣喜的笑容,无不令人感动。该作品在2012年第八届中国深圳文博会上荣获了“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
一专多能的陶艺“多面手”
其实,主攻动物陶塑的霍然均也是一位陶艺“多面手”,不仅陶塑动物栩栩如生自成一家,在陶瓷壁画、浮雕、瓦脊、砖雕乃至器皿方面,亦颇有造诣。
在建筑装饰艺术陶瓷领域,霍然均早年参加创作的新加坡璧山寺大型陶瓷艺术墙《五百罗汉》就曾轰动一时,被誉为石湾陶塑史上的一大创举。“大型壁画更加注重环境因素,而且在材料分割、尺寸精准度的把握上有更高的要求。”在当时的石湾,制作大型室外壁画的经验仍相当匮乏,接到任务的霍然均只能跑遍全国各地去搜集资料,而后又夜以继日地构思了3幅草图交给庄稼大师,从中选出最满意的一幅,历时1年创作,最终凝就成气势磅礴的《五百罗汉》。
多年来,霍然均主持或参与制作的建筑装饰壁画、砖雕、瓦脊等大型作品为数甚多,如宝墨园的《百鸟朝阳》、美国的《六国大封相》、香港的《八仙过海》等。他参与为石湾陶师祖庙重建而设计制作的大型人物瓦脊《群仙贺寿》,也获得了2006年广东陶艺大赛金奖。
7年前,一位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华裔官员为了在该国的唐人街设置两幅大型陶瓷壁画,慕名来到佛山找霍然均。霍然均根据客人要突出中国特色的设想,当场画了两幅草图,客人一看大表赞赏。历经3个月的创作与制作,这组名为《龙凤呈祥》的陶瓷壁画终于大功告成,随后远渡重洋出现在加勒比海岛国的唐人街上,这也是霍然均作品首次远嫁美洲岛国。对于他来说,能够为石湾陶艺争光,那种喜悦心情不亚于再拿一个全国大奖。
“岭南壁挂”挂进人民大会堂
近年来,霍然均佳作频出,在去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他的壁挂作品《丰硕成果》和《丰收在望》双双被选进了人民大会堂,悬挂在广东厅。
作品《丰收在望》是以岭南佳果香蕉为题材,造型上用了现代的设计理念,并进行美感的重构,对蕉蕾和小香蕉进行夸张处理,色彩强烈引人入胜。成熟而澄黄的果实和繁多的花序沉甸甸地挂在硕大的蕉叶上,仿佛风一吹过就能够闻到芬芳,也借此寓意祖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丰厚成果。该作品曾参加过国内外的展览,得到广泛的赞誉,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陶艺学会2008年第43届国际陶艺大会展览“和谐奖”优秀奖,并被中国外交部选为国礼。
另一作品《丰硕成果》则以岭南佳果的木瓜作为题材,其陶塑高仿真的木瓜成熟诱人,栩栩如生,展现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勾画出一派生机盎然、温馨和谐的田园情趣。作品以现代重构手法与写实手法相结合,既有现代感,又有传统元素,构图新颖大气,给人耳目一新之感。部分木瓜及叶子利用了施釉工艺所产生的釉变效果,使其更具真实性及艺术感染力。作品经反复烧制,克服了大件浮雕挂饰烧成难的技术性问题,颇受各界人士好评,并获得第三届广东省陶瓷艺术精品暨第五届广东省陶瓷艺术创作设计创新作品评选金奖。
融合现代审美 走市场之路
在陶艺创作中,如何平衡好作品艺术性与商品性之间的度,是许多陶艺家都在思考的问题。虽然动物陶塑创作多以写实为主,但霍然均却对新兴的艺术模式十分感兴趣。在他工作室里面,可以看到只有头部和一只手的释迦牟尼像,经过抽象画处理变成球状的两只猴子,还有经过卡通化之后变得俏皮可爱的小蛇塑像……无论是喜爱传统文化的老一辈,还是喜欢新式艺术的年轻一辈,都能在霍然均的作品里面找到自己的心头好。
“传统的内容如果一直都是根据老造型来创作的话,迟早会丧失了对市场的吸引力,这对工艺美术来说也是不好的。”如果大家都是依循着老一辈的做法,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渐渐被年轻人所主导的市场淘汰。霍然均意识到,在多元化的今天,简约、质朴、自然、天趣已成为人们的追求,人们需要现代装饰协调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所以动物塑造更需要有现代的意识和现代的审美观念。“只有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技法、突破传统的旧模式,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的陶艺作品,才能将石湾陶艺更好地传承下去。”霍然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