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永杰1 史晓雷2
(1.河南博物院,河南 郑州市 450002;
2.哈尔滨师范大学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市 150025)
河南博物院作为中原地区规模最大、收藏文物最多、最具代表性的文物收藏单位,收藏有相当数量的河南省出土的早期粮食加工器具(含明器),种类比较齐全,年代涵盖了早期的各个时期。由于数量较多,本文仅选取在年代或类型上具有代表性的,加以分类分析、研究。
五、陶碓磨坊
河南博物院收藏有二十多具明器陶碓磨坊,也即同时配置有陶碓与陶磨的作坊。这反映了汉代粮食加工流程化的场景,碓用于初步的脱壳、粉碎,磨用于精细加工。
1.开封送交的褐绿釉陶磨房(图14)
汉代,陶器,开封左宝珍送交河南博物院。高15厘米,红陶胎,分模制作组合为一体。房呈长立方体,左右及后墙上覆有四阿式房顶。前墙高度约为其他三面墙高度的五分之二,辟有门,左右墙上开有圆窗及月牙形缺口,房内设有一盘两扇磨,杵臼及碓杵一套。磨房除底部无釉,余皆施绿褐釉。从陶磨上扇外缘有突出物可判断,这种磨是用手摇曲柄进行操作。
2.三门峡灵宝出土的绿釉陶磨房(图15)
东汉,陶器,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点头村出土。长19厘米、宽22厘米、高11.5厘米,体呈方形,三面有界墙,无房顶。这具陶碓磨坊与上述开封的类似,不同的是碓有两套,而且碓杆后部两侧并无扶手。从碓头与碓杆的联接方式可看出与图七南阳瓦房出土的石碓类似。
3.三门峡灵宝采集的绿釉陶磨房(图16)
汉代,陶器,1972年5月于灵宝县中州汽轮厂采集。高14厘米、进深12.7厘米、面阔27厘米,红陶胎,分模制作组合一体,磨房为三面有墙,顶覆有两面坡硬山顶,两山墙靠前坡处高出坡顶,磨房为前面无墙开敞,除底部及后墙内外,余皆施绿釉,磨房内设有磨、碓、簸箕等工具,并有劳作的俑。这具陶碓磨坊比前述两件更能反映汉代粮食加工的场景,特别是其中的簸箕显然是清选用碓加工后的粮食,然后再用磨进一步加工。两件劳作俑也说明了当时这种加工操作一般要通过协作完成,非一人可以胜任。
六、碾
碾是碾脱谷壳、碾粉或精米的加工工具,由碾台、碾槽、碾磙、碾架等组成。按照石磙的形状又可分为轮碾和磙碾。碾的具体发明时间现在还不能确定,但东汉的文献已有对碾的记载,《通俗文》“石?轹谷曰辗”;《玉篇?石部》“?,同砣”,又说“?,碾滚石。”周昕认为根据距离东汉不远的魏晋时期多篇文献记载到水碾,可以进一步佐证东汉已经出现了碾。到了隋唐时期,碾的使用已经普遍。
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碾的实物模型,是安阳隋代张盛墓出土的陶碾(图17),这件模型现收藏于河南博物院,也是该院唯一的一件陶碾模型。
该陶碾模型是1959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安阳豫北纱厂张盛墓发掘出土,1962年入藏河南博物院。碾高11厘米、碾径15.5厘米,此陶碾系明器,圆盘状,平底,碾盘周围由两个同心圆栏组成碾槽,碾盘中央竖有碾脐柱,柱下段为圆台座,柱上段由圆柱与桃形珠组成,脐柱上套有扁平铲式圆柱形柄,以承凸面带孔圆碾砣,碾砣可以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这件陶碾模型和与其一起出土的陶磨、持铲陶俑、持箕陶俑构成了一组器物??粮食加工作坊(图18)。为白陶模制。磨为两扇,高14厘米,磨与空腔束腰圆台座结合为一体,磨扇之间与座之间均不能分开,两扇之交以阴线纹凹槽表示,上扇磨面有凸出圆栏,中部有两个输粮孔,上扇两侧贴有等腰梯式转柄作对称;两个劳作俑,执铲俑高23厘米、执箕俑高16厘米,皆身材修长,长方形面庞,头顶盘髻,脑后插梳,着窄袖长裙,裙长至地掩足,裙腰高束胸际,裙带下垂,只是执铲俑为站立姿,持箕俑成俯首坐姿,裙裾呈伞式铺地。铲模拟木质,呈方梯形,圆柱形柄。箕模拟柳条编织。
七、簸箕
谷物清选也是粮食加工的一道重要程序。我国最早使用的谷物清选方法大概是利用自然风力的扬谷法,其后人们发明了簸箕,即用簸箕来分离籽粒和杂质。在《诗经》中已有记载,“或舂或揄,或簸或蹂”,说明西周到春秋时期簸箕已经使用。
虽然簸箕的实物很难发现,但有不少陶簸箕的模型出土,并且在出土的陶俑中也能见到不少簸箕的形象。在河南博物院的藏品中,除了前文的陶碓磨坊模型和粮食加工模型中的陶簸箕及陶持箕女俑外,还收藏有多件陶簸箕模型和陶持箕女俑。
1.信阳出土的环?陶簸箕(图19)
战国,陶器,信阳长台关出土。长19厘米、宽17厘米,簸箕形状,后带一鼻。这里应当注意的是,早期的“簸箕”与“箕畚”容易混淆。《列子?愚公移山》“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可见箕畚是盛土的器具。汉代及魏晋时期出土的许多陶俑,一手提箕(畚),一手提锸。如果出土的是孤立的箕状物,判断时应慎重。
2.安阳汤阴出土的红陶持箕女俑(图20)
北齐,陶器,河南省安阳汤阴县马家沟出土。高14厘米,红陶胎,模制而成。俑头梳盘髻,身穿窄袖长衣,呈坐姿态,双手持一簸箕。由于这件“箕”是由女佣坐在地上操作,显然是清选作业的簸箕。
八、风扇车
风扇车又称风车、?扇、扬扇、扇车等,是一种较簸箕更高效的清选工具。谷物经碓或碾脱粒后,用风车来清除谷粒中的糠秕、尘土等夹杂物。西汉时期《急就篇》记载“碓、?、扇、?、舂、簸、扬”。颜师古注“扇,扇车也;?,扇车之道也。”
目前全国还未出土汉代以前的陶风扇车模型,但是已经出土了两件西汉和六件东汉时期的陶风扇车模型,为了解汉代风扇车的结构提供了宝贵资料。河南博物院收藏有一件西汉时期的陶风扇车模型(图21)。此陶风扇车(与陶碓)于1969年12月在济源泗涧沟24号墓出土,考古的年代判定为西汉晚期至王莽时期;1977年10月入藏河南博物院。
该模型所在陶板横23.5厘米、纵35厘米、风车高12.3厘米、俑1高12.5厘米、俑2高7.7厘米。关于陶板上的陶碓,与前述陶碓并无大的区别,只是图二十一中的碓杆与扶手支架均是后来复原的,并非出土原物。陶风扇车位于陶板的一侧,据考古发掘报告称:车箱呈梯形,车箱中部有方漏斗形高槛,槛下有窄缝启门,启门的左右两端各有一个很小的启门轴孔,启门下边的正面作有方形出米口。在出米口右侧的正面箱壁上挖有圆形风口,在和风口相应的对面中心处有一安装风扇的曲轴孔,但风扇和曲轴已腐朽无存。在风扇口后部塑有一个立俑,双手前伸作摇风车的姿态。在槛的左侧为斜坡形空箱,系盛谷糠的地方,车箱前部为出风口。在槛的右边为风轮箱体,这个箱体大体是长方体。车箱上绘制的红色棱形方格纹图案还隐约可见。
从农具发展史上看,这件陶风扇车具有特殊价值。首先,它不同于东汉时期的陶风扇车,就是说它不是全开放式型,而是属于半封闭式,使得风扇产生的风更容易聚集到高槛下方的泻粮口。其次,在启门左右两端出现了启门轴孔,这说明了当时可能已经出现了控制泻粮快慢的机构,至于如何控制,由于缺失相关部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是这种形式的风扇车也有一定的缺陷,就是高槛底部、风扇中心位置较低,待清选的谷物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被分离,因此籽粒与谷壳、糠秕分离的效果就差些。此外,这种风扇车出口位置紧贴地面,而且比较小,排风不通畅。
九、小结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这些早期的粮食加工器具(或明器),大都非常精致、完整,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具有很高的器具史价值与艺术价值,特别对研究我国古代粮食加工的器具形态、结构及作业场景等提供了宝贵资料。比如:裴李岗遗址出土的石磨盘和石磨棒,是裴李岗文化期的典型器具,并且由于其器体完整硕大,又是考古发掘物,可用来作为断代的标准器物,为研究裴李岗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及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洛阳偃师灰嘴出土的石杵臼,成了石磨盘、石磨棒向杵臼过渡的佐证实物;安阳隋代张盛墓出土的陶碾模型,对了解我国早期碾的形制都有重要价值;汉代的陶碓磨坊,反映了当时真实的粮食加工场景;济源泗涧沟24号墓出土的陶风车模型,证明了我国至迟在西汉晚期就已使用了风扇车,从该风扇车模型的结构以及与他处东汉出土的风扇车模型比较可以了解我国传统风扇车的演化进程。总之,河南博物院收藏的这些我国早期粮食加工器具(或明器),是当时农事生产的见证者或历史缩影。
(本文受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资助,编号:13YJC77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