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瓷器陶艺

> 陶瓷艺术家霍冠华:乐见石湾雄鹰飞入千家万户

陶瓷艺术家霍冠华:乐见石湾雄鹰飞入千家万户

http://feicui168.com 2015-03-02 16:16:23
《愉悦》 《愉悦》 《傲雪》 《傲雪》 《领头羊》 《领头羊》

  石湾窑“国大师”系列之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霍冠华??乐见石湾雄鹰飞入千家万户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 刘丽琴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霍冠华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佛山人。他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鹰王”曾良,并博取前人所长,逐渐形成个人特色。他塑造的鹰,严谨、工整、写实,宜动宜静,犹如一幅立体的工笔花鸟画;他融合各种泥料和釉料的特性创作出“白头白尾鹰”,被人称作“新一代鹰王”。但相比美誉,霍冠华更看重传承,着重培育石湾公仔的大众市场,“我更乐见我的鹰能飞进千家万户,受到大众喜欢。将石湾陶艺的鹰题材一直发展下去,这也是我的责任”。

  顺应市场潮流 提升生肖公仔的品位

  霍冠华1959年生于佛山,1979年进入石湾南国彩瓷艺术训练班,1986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曾良,确定了他今后在陶瓷创作上以鹰和动物为主要题材和方向的定位。所以,霍冠华告诉记者,他的作品中有一大部分是做生肖动物的。属相(生肖)是中国风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佛山陶艺家就开始尝试创作生肖公仔。对于佛山人来说,过年时摆个生肖陶艺公仔在家,就像新年买年桔年花一样,求的是好意头。而佛山也很重视这一文化,每年陶艺家到了年尾都要“斗”生肖公仔,“这是每年的创作任务,并且每年还会评选出10个经典生肖,技术好不好,市场受不受欢迎,放到一起评比,高下立现。”因为带着任务和考虑市场需求,霍冠华认为这样的创作尽管自主性受限、艺术性稍逊,但同样具有难度。

  虽然每年的作品都大同小异,但生肖公仔做了二十多年后也逐渐有了一定的规模和气候,成为了一种风尚和潮流。霍冠华清楚记得,24年前也是一个羊年,那时生肖公仔的产量已经从几千件上升到几万件,再到现在已是十几万件了,数量上升了很多倍。“生活水平提高了,品位和审美趣味也出来了。以前的生肖公仔带有浓重的传统色彩,比如公仔上会装点金银元宝、如意和鱼,表示意头好;颜色上多用红、黄,表示喜庆,所以一般公仔都要上釉,不这样做就很难卖,但现在看来,这些产品就有些土了。现在的生肖公仔一般都是单一动物,比如,羊就是羊,或者一只,或者三五只,通过数字来表现好意头,比较含蓄。而现代人重精品收藏,所以现在生肖公仔的造型会更讲究,釉色也是根据每年的作品而定,不再是大红大紫。比如,我们现在会做白色的羊,若是放在24年前,这样的羊是没多少人买的。”霍冠华说。

  但不管怎么变,生肖公仔的创新都必须根植于石湾传统,“到目前为止,石湾公仔的创作一直没有离开石湾的传统,无论是造型、手法还是文化内涵,都没有离开传统的精、气、神,市场上,也仍然是传统的作品受欢迎。比如鼠年有人推出米老鼠之类的创新作品,就挺难卖的,因为米老鼠这样的卡通形象不仅离开了石湾,还离开了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佛山每年评选出的生肖公仔,都没有脱离传统的作品,即便少数走大雕塑的路线,出来的效果也没有离开石湾的风格”。

  用淡泊宁静来中和鹰之凶猛凌厉

  作为“鹰王”曾良的嫡传弟子,霍冠华特别善于塑造鹰的造型。他师古却不泥古,在传承的基础上尝试各种创新,找出不同的题材,赋予不同的思想,经过30年的塑鹰之路,创作鹰130余款,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如今,霍冠华已经接过“鹰王”曾良的衣钵,被誉为“新一代鹰王”。在霍冠华的工作室里,记者见到了造型迥异的雄鹰,或洞若观火,以犀利的眼神、矫健的身姿屹立在山石之上,或展翅高飞翱翔在天际、浪尖,给人志存高远、坚韧不拔的正能量。

  霍冠华的工作室里还挂着他的人生信条:“不争天下,顺其自然。”他说,自己不喜热闹,追求宁静,“除了是需要我来讲一讲师父的,会无条件出来,其他时候能不出面就不出面”。

  这样的个性是如何去表现鹰的桀骜不驯呢?霍冠华说:“也是巧合,我的内敛、不张扬,恰好中和了鹰身上的猛禽之气,反而更受市场的青睐。另外,鹰的气质也并不只是桀骜不驯。我就曾在家里养过鹰,据我的观察,鹰有野性、向往自由的一面,也有通人性、流露出柔情的时候。”霍冠华的新作品《神鹰早晨》,就是看着自己养的鹰而创作的写生作品。他觉得鹰每天早上对自己大叫一声,似乎是在问候自己“早晨”。而在另一件新作《愉悦》中,他则着力表现一对鹰父子。小鹰和老鹰相互依偎,气氛恬静。老鹰沉稳,小鹰的眼神流露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期待。两只鹰身上用了石湾传统的点珠釉。点珠釉一般会用在大佛的眼睛、下巴上,表示眉须,而把它用在鹰身上,却很可爱,产生令人亲近的效果。对此,霍冠华颇感自豪地说:“毕竟摆在家里的装饰不宜太凶猛,我塑造的鹰因此可以飞进大众的家,这点我最满足。”

  霍冠华的作品多以写实为主,而一些写意作品也别具一格,颇具艺术气息和深邃意境,比如为2008年南方雪灾而作的《傲雪》,雪白的釉料表现出冰天雪地的严寒,以大写意塑形的雄鹰,屹立于苍松之上,“当时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我想,表现感情和心灵的碰撞,不需写实的细腻,用写意带出意境更合适。我用了三天时间就创作出了这件作品。也是天意,泥、釉、火都达到了我的要求。”据悉,这件作品的复制品,曾到乌兰巴托去展览,受到好评。

  对话霍冠华??石湾陶艺亟需新鲜血液助其“过长江”

  广州日报:同为“鹰王”,您的鹰和师父曾良的鹰,有哪些不同之处?

  霍冠华:囿于当时的条件和技术,师父做的鹰不能把翅膀张开到那么大,因为那时的技术还达不到,翅膀张开太大,烧出来会裂、会塌、会变形,所以师父做的鹰,大多是站着、翅膀收起来的。现在我做的鹰可以展翅高飞,随心所欲地张开翅膀。不过,这是行业的进步,不是我个人的超越。

  另外,釉色上,我的特色是白头白尾鹰。这种鹰现实中也有,欧洲和美洲较为多见,但在中国较少见。白头白尾,要在颜色上把层次拉开,才能达到这种效果。所以,鹰头部的泥土和身子不一样,身子是石湾陶泥,头是瓷土,在塑型和烧制时要兼顾两种泥巴的温度、收缩,有一定的难度。

  广州日报:塑鹰最难的地方在哪儿?

  霍冠华:一个是传神的问题,具有动物野性的鹰,如果普通人也想去亲近、把玩一下,我需要在鹰的凶猛和可亲之中做平衡,去思考如何做到让人接受。

  另一个还是造型的问题。鹰只有在展开翅膀时,其开阔、大气及搏击长空、拼搏励志的精神,才能表现出来。但石湾公仔要经过煅烧,虽然设备、材料等有进步,但仍不能像大雕塑那样随心所欲。我现在想在造型和材料上做更多的创新,但还是受到泥、火、釉三者的制约。在市场上,你也能看到振翅高飞的鹰,但它的翅膀和身子是分开烧了后,再拼上去的。我就不想这么做。

  广州日报:写意的造型更受年轻人喜欢,是否以后的创作会走写意的方向?

  霍冠华:工作任务之外,我也常常做写意的作品。不过做得少,多是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随心所欲而做的尝试之作,创作风格也没有定形。

  不过,接下来,我计划在三五年后把以前的东西全推翻,开始大胆创新,写意作品也是其中的一个方向。

  广州日报:就像您的低调一样,石湾陶瓷是否也曾因为低调而“过不了长江”,艺术价值得不到认可,而且在收藏市场上还是稍逊色于其他名瓷?

  霍冠华:不管是低调、内敛,还是高调、张扬,市场需要多元化,大家各司其职,做到互补就好。

  不过,我认为,与其他名窑相比,石湾陶瓷目前确实需要进一步扩大区域,而不能只局限于珠三角。其实,历史上,石湾陶瓷早有个别作品“过了长江”,比如,上世纪50年代,石湾陶艺大师刘传就到中央美术学院去讲课,这说明人们还是欣赏石湾陶艺的艺术特色的。此后也许是因为不张扬,不走出去,所以石湾陶艺的发展慢了。目前,从整体上看,石湾陶瓷的名气还没有“过长江”,因此在收藏领域,其价值尚处洼地。石湾大师的作品基本就七八十万元,而人家一个茶壶就上百万元。未来,我们整个石湾陶艺界都需要努力,同时还需政府的扶持。在创作上,无论是文字理论的高度还是不同流派的年轻艺术家的加入,我们需要这些新鲜血液的促进作用。

  霍冠华,1959年生于佛山,1986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曾良,以塑造雄鹰为主要创作题材,并以石湾胎毛动物陶塑为创作方向,2010年被评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作品《傲雪》、《君威》、《鹰扬天际》等多次获得国家级金奖和银奖,被誉为“新一代鹰王”。

  大家简介

  霍冠华,1959年生于佛山,1986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曾良,以塑造雄鹰为主要创作题材,并以石湾胎毛动物陶塑为创作方向,2010年被评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作品《傲雪》、《君威》、《鹰扬天际》等多次获得国家级金奖和银奖,被誉为“新一代鹰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