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瓷器陶艺

> 紫砂因书卷气而楚楚动人

紫砂因书卷气而楚楚动人

http://feicui168.com 2011-07-16 08:57:57
《佛手》 张正中 《佛手》 张正中 《清香》潘岷 《清香》潘岷 《国粹系列?中国民居》 蒋新安 《国粹系列?中国民居》 蒋新安

  专题文/图 吴聿立

  宜兴紫砂壶以其温润朴茂的材质、独具匠心的表现形式、气韵生动的造型艺术、精湛唯美的手工工艺赢得了无以数计的收藏家的盛誉。紫砂陶之所以能从生活日用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陶瓷艺术独树一帜的“瑰宝”,究其原因,除了艺人对紫砂文化内蕴孜孜不倦的追求外,喜爱紫砂的文人墨客也功不可没,因为他们和艺人联手,不断提高紫砂陶文化与艺术品位,让紫砂陶有了浓郁的书卷气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从而楚楚动人。

  本月22日至31日,由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和宜兴市陶瓷艺术研究中心主办的“2011无锡工艺学院紫砂陶艺作品展”在广州市二沙岛岭南会展览馆举行,届时将展出中国陶艺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及高级工艺美术师们最新创作的150件紫砂作品。展览期间,主办方还要举行宜兴紫砂鉴赏及收藏讲座、小型专场交流会和紫砂壶现场制作等活动,而大型工具书《中国紫砂陶》也同时在穗首发。那些洋溢着书卷气的作品和系列紫砂鉴赏活动,或许能为紫砂陶爱好者提供一个鉴赏宜兴紫砂陶的良机。

  紫砂充盈着文化味和书卷气

  宜兴紫砂因其具有文化的独特性、唯一性和系统性,列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江苏陶瓷工业志》将紫砂归为特种工艺陶瓷类:紫砂陶是采用质地细腻、含铁量较高的特种黏土为原料,用1100℃左右的高温半烧结而成的精细炻器。宜兴紫砂尤以紫砂茶壶的独特功能性为世人称誉。归结前人论紫砂,总是“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不失味,色、香、味皆蕴”,紫砂壶“注茶越宿,暑月不馊”。紫砂壶还具有养壶的把玩功能,使用越久,器身色泽越发光润,玉色晶光,气韵温雅。那么,如何鉴赏紫砂之美呢?安迎旭先生把紫砂壶之美总结为“三美”,颇为合理精辟。

  一是材质的天然美:所谓“紫玉金砂”,就是对紫砂原矿材料的古朴自然风骨的一种赞美,这就要求紫砂艺人在处理和加工紫砂时要遵循必要的美学法则。紫砂壶需“光华内敛”,泛黯然之光,其神采在不经意间倏然一亮,而不像陶瓷、玻璃一样耀眼炫目。清乾隆时期,供奉宫廷的紫砂壶装饰繁缛奢靡,虽不乏力作,却失于匠气过重,紫砂的自然机理美感被破坏,艺术魅力大打折扣。如今,人们出于商业需求,追求展示效果,对壶胚刻意抛光打蜡,力求“水色”夺目,其实是一种破坏。此外,壶身上的刻画、书法均需服从主题效果表达,并非每把壶上都可书画,书画的内容也应和壶的神韵一致,如在秦权、仿鼓、秦钟、掇球、石瓢等壶身上刻古代仕女,就显唐突了。

  二是体现华夏魂魄的民族文化韵味美:宜兴紫砂壶既是物质产品,又是精神产品,它吸纳、交融诗、书、画、铭,充盈着浓郁的文化味和书卷气,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与鉴赏需求。从历史上看,不少著名的文化人、诗人、学者、书画家、名人,都曾以各种形式参与紫砂壶艺的创作,并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影响着紫砂壶艺的发展,如董其昌、陈鸿寿、吴昌硕、吴大?、蔡元培、黄宾虹、吴湖帆、李可染、启功、吴作人等等,不胜枚举。

  在紫砂艺术发展历程中,这种艺人与文人的如此紧密结合的现象,是其他工艺美术门类所罕见的。一代代紫砂艺人正是在这种文化艺术的熏陶与传承中,十分注重不断提高自己学养,在结交文人雅士之后,耳濡目染,专题切磋,交流合作,碰撞出文化艺术的创作火花。许多知名艺人久经磨砺,具有相当的文化艺术修养,尤其在书法方面往往功底深厚。还有一批文人学者专门研究紫砂,为宜兴紫砂陶著书立说,为艺人树碑立传,承传了紫砂的历史,使后人研究紫砂有了典籍依据,确立了紫砂陶在中国艺术之林的地位。

  三是和谐自然的意境美:“天人合一”是中国人传统的精神追求,而紫砂完全可以被赋予人的性格。这种互为置换的关系和谐地反映出“天人合一”的人性追求。

  当代紫砂文化价值回归

  新世纪十年,当代紫砂陶瓷艺术在各种危机的冲击、考验下,实现了跨越性的、堪可告慰的转型,更加以文化内涵作为艺术定位,逐渐在当代中国各门类艺术发展中,巩固进而凸现出自己的存在地位和存在价值,乃至成为艺术收藏和艺术市场新的追踪热点。此次展览展出的紫砂作品,就是地处宜兴的无锡工艺学院的教师和陶艺大师们上讲台、进陶坊,勤奋实践,勇于创新,既尊重传统,又蕴涵现代意识所创作的紫砂陶精品力作,其原创性强,风格各异,制作工艺精湛,体现了学院派陶艺家的创作实力和宜兴当代陶艺风貌。

  对于真正的陶艺家来说,艺术是灵魂最好的载体,陶艺家将对生活的体验转化为一个个崭新而独特的艺术生命,陶艺家的思想与情感便得到了很好的寄托。对于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方向,西安财经学院文艺系教授沈奇先生提出了三个观点,正契合此次展出作品的整体风貌与艺术追求。

  简约化:东方美学的基质在于简约、自由、合心性。具体而言,就是虚静为本,澄怀观照,空纳万境,静了群动;就是以少胜多,不以多为多;就是天人合一,法自然、师造化,自然为大美。但长期以来,受主流意识形态倡导的宣传、代言、主旋律等影响,以及西方文化潮流的影响,当代中国艺术界一直是在“做加法”,无边界也无中心地探索求变,唯新是问,唯视觉冲击力和展览机制是问,失去了素宁内敛的文化根性。现在不少紫砂陶艺家纷纷回过头来“做减法”,守住“化繁为简”的底线,重新在“简约”的本质特性上下工夫。

  精致化:比之古典陶瓷艺术来说,当代陶瓷艺术从创作理念到制作工艺、技术手段,都要丰富精良得多,但为什么所成就的作品却没有古陶古瓷耐看?问题的关键在于缺少“静气”。今天的艺术家们大都过于急功近利,很少能像古人那样静下心来,别无挂碍地把一件事情尽善尽美地做到极致,习为广大而难成精微。越是粗制滥造鱼龙混杂假冒伪劣成风的时代,真正的陶艺家越需要沉得住气,抱元守雌,精益求精,品质为上,苛求完美,才能脱平庸、超时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认证,免蹈昙花一现或各领风骚三两年的覆辙,这点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并逐步在作品中体现出来。

  文化化:观赏宜兴紫砂壶,外行看器形、看纹饰;内行品气息、品内涵。紫砂泥的资源固然有限,也有优劣之分,但却不是作品价值评判的关键因素。判断紫砂壶的价值,贵的不是原料,而是其文化含量。作为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精神的器物化,紫砂壶若没有深厚隽永的文化气息和精神内涵灌注其中,那就只是一件好看而不耐品味的“形而下”之物件而已,比之“古董”低价,比之“工艺”掉价。经由泥与火的熔融,赋予紫砂壶以诗的灵魂,方是紫砂壶艺术存在的真谛。一方面,今人不能做古人,陶艺家必须进入现代语境,表现现代人的生命体验和文化思考;另一方面,面对西方强势话语影响的焦虑,如何表达我们自己的现代感,以及再造我们本源性的艺术精神与审美感受,已成为现代陶瓷艺术深入发展的关键。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从文化的角度切入思考和探求,仅仅依赖一点点观念的更新和技艺的琢磨,显然是不够的。说到底,生逢其时的当代陶瓷艺术家们,面对机遇与挑战,最终的命题还是那个绕不开的老话题:回到修养??更为全面和更为超迈的文化修养,进而以文养心,以心养陶,“道”和“器”并重而抟土为玉!

  紫砂壶鉴藏七忌

  就紫砂壶型创作而言,通常有七病,可做赏析紫砂参考之用,收藏时也当忌此类作品。

  一忌臃肿:造型之道,多一分则胖,少一分则瘦。

  二忌繁赘:实则匠心过重,在壶身上做繁杂的雕、塑、刻,破坏应有之简洁。

  三忌懈怠:线条处理拖泥带水,壶嘴胥出无力、壶把收放不够精神、身筒没有拍出气势。

  四忌纤巧:一是大气洒脱的作品在改制作小容量时未必能小中见大;二是局部比例失调,过于纤细。

  五忌驳谬:将极不相干的题材生硬地组合在一起,缺乏内在的联系。比如茄段的身筒配个南瓜的壶把,东坡提梁壶的盖子上坐着两个小狗熊。这类形式上有谬、意境相驳的壶型均属病态。

  六忌媚俗:一是纯粹迎合客户和市场需求,盲从市场流行,不考虑壶形应有之意。如流行如意纹装饰,于是不分壶形统统刻上如意纹;又如流行壶身刻竹,就连合欢、西施壶身也刻竹,没有一个正确的艺术定位。二是作品的立意庸俗,高调不高雅。

  七忌失位:没有装好流、把的位置,或高或低,刻画构图不均衡。

  此外,如果说收藏紫砂壶还有什么要注意的话,那就是要找对圈子。如同艺术有诸多流派一样,收藏也有不同的圈子。圈子是自发性质的,不同于商业行会、行政组织。玩壶的人,都想找到自己的圈子,不然会很寂寞,即便是再耐得住寂寞的藏家,身边也总会有三几知音。艺术本来就需要共享,作为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没有什么人可以永远占有,所以,作为爱壶之过客,时间很短,如白驹过隙,找到适合自己的圈子,和相熟的知己聊聊壶,谈谈茶,以及茶与壶之外的感受,确实是一种难得的人生享受。



来源:新浪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