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四五千片残瓷碎片,这不足为奇。难的是,年逾古稀的吴忠信竟独辟蹊径,设计制作了400余件镶银瓷片,化残缺为艺术。他觉得:“残存的瓷片都不美,只有搞陶瓷研究的人会喜欢它,但是瓷器残件就整体而言,它是残件,就残件上的某个花纹来讲,它又是完整的。我就想像摄像机的特写镜头,放大取材,再配以银线装饰。管中窥豹,以小见大,这样,更宜于超越时空与古人对话。”
吴忠信喜欢收藏残瓷碎片,这不足为奇。难的是,年逾古稀的吴老竟独辟蹊径,设计制作了400余件镶银瓷片,化残缺为艺术,美妙绝伦。
江西省东北昌河边的小城,是73岁的吴忠信老人每个星期必定要光顾的城市。吴忠信在一处处被挖掘出来的民窑旧址上,痴迷地拾掇着残瓷碎片。老人掏钱把这些在他人眼里毫无价值的碎瓷片尽可能地带回家,日复一日,几十年来已经收集了四五千片。
这四五千片瓷片标本,左一箱,右一箱遍布吴忠信老人家的桌上、床下、阳台、书橱。吴老说,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明,都被外国人发扬光大,推动了人类的科技进步。唯独瓷器,时至今日,还能一枝独秀。
吴老本是九江瓷厂员工,在瓷厂工作了大半辈子,虽然不是陶瓷工艺美术师,但长期浸淫其中自然而生出对瓷器特别的喜爱。
景德镇是闻名遐迩的瓷都,瓷器在艺术品市场上已被炒到天价,吴忠信却选择收藏不名一文的残瓷碎片,甚至卖掉自己早期所藏的、具有巨大升值潜力的名家作品来支持现在对碎瓷片的收藏爱好,这令许多人百思不解。
对于这个,吴老自有考量。他说,完整器的收藏需要耗费巨大的资金,非一般人的财力所能承受。他收藏瓷片,不为着投资挣钱,若从考古、研究、赏析角度出发,不论碎瓷还是其他瓷器,其内在的人文与历史价值并无巨大差别,都共同反映了一段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和人们对艺术的认识与追求。
相较于官窑,吴老更钟情于表现平民历史的民窑。“官窑更注重器形,民窑则没有那么多的讲究,我更欣赏民间艺人在表达创作上的个性化和多样性。”近几年,出土的瓷片中,民窑青花瓷片数量居多,再加上他对青花瓷碎片上的明代画法情有独钟,因而,最终选定的收藏方向为景德镇明代和清三代的民窑青花瓷片。
“我玩瓷片,主要是从民窑青花的绘画上去学习和研究。从洪武到崇祯,明代的民窑青花,它的技巧、它的风格、它的流派、它的内容,是景德镇陶瓷史上空前的个性化的现实主义杰作。这大群瓷画家,一人一物、一花一鸟、一山一水、一树一石,白描也好、工笔也好、写意也好、泼墨也好,总是在无拘无束,似与不似之间挥洒神来之笔。”
吴老收藏到的瓷片,其上的绘画图案基本有五大系列,有人物、山水、花鸟、草虫、走兽。每个图案都蕴含着不同的历史故事或寓意,而他自己玩瓷片几十年,还有很多瓷片所包含的信息量是他所不能了解的。他说,收藏瓷片是很费心和费精力的一件事,别人替代不了。每周,他都会穿着最朴素的衣服,从九江到景德镇的瓷片市场,跟摊贩们聊天、交朋友。摊贩们去吃面条,他也跟着去吃上一碗面条,摊贩们去窑口,他也坐在摩的后面跟着上窑口。
吴老收藏瓷片,到了痴迷的程度。他在跟我们展示一只带“野猪”图案的瓷片时,回忆起自己曾错失一只“家猪”的故事,至今还扼腕叹息。他说,明代250年是朱家的历史,为避讳,极少有在瓷片上绘制猪的图案。吴老为了集齐以12生肖为图案的瓷片,到处去找猪,而且以家猪为上,但遍寻不可得。一次在小摊上看到一明晚期民窑瓷片,绘着一只家猪,欣喜若狂。后来因为被摊贩的一句话惹恼,心气甚高的吴老竟拂袖而去。等到想吃回头草的时候,唯一一个家猪已被人买走。吴老至今耿耿于怀,称其为收藏生涯中最遗憾的故事。家猪至今没找着,后来拖朋友辗转了五六个城市,只找到这头野猪。
吴老从1996年开始玩瓷,两年后,他竟从中玩出了另一番境界,这是他自己和其他藏友都未尝料想到的。
1998年,当吴忠信的藏友千里迢迢从江苏跑到九江看他时,惊奇地发现吴忠信从锦盒中取出的一件件青花瓷片,面貌已迥然不同。材质还是那些不规整的明、清残瓷碎片,经过精心切割打磨,一人一物,一山一石,一鳞一爪,一花一朵,一鸟一虫,皆剪裁成一幅幅独立而又完整的瓷画图案。不仅如此,每件瓷片还作了镶银装饰,成了一件件无与伦比的艺术品。
吴老不知道自己真有把残缺变成完美,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他最初萌生这个念头,只是为了瓷片能更易于被大家接受。“残存的瓷片都不美,只有搞陶瓷研究的人会喜欢它,但是瓷器残件就整体而言,它是残件,就残件上的某个花纹来讲,它又是完整的。我就想像摄像机的特写镜头,放大取材,再配以银线装饰。管中窥豹,以小见大,这样,更宜于超越时空与古人对话。”
从最初有这个奇思妙想已10年有余,吴老一边继续收藏碎瓷片,一边已经以银装饰了400多件。大的可以作屏,作摆件;小的可以作挂件,作项链、手链、耳饰。一件件形状各异的精美之物摆在面前,令人们目不暇接,正是读懂了碎瓷的内涵,吴老才决定让碎瓷重新焕发生命。这样做,既是老人玩瓷的必然结果,也是对历史的另类解读。吴老说,在他眼里,碎瓷都是生命的造化,教他知识,明其眼力,润其心田,悟其人生。“玩”得他不知老之已至。
在旁人看来,吴老非但爱“玩”,他对收藏的态度也近乎执拗,“很多了不起的收藏家,家缠万贯,最后一贫如洗,这是典范。”他说。
“整器收藏不如残瓷。整器太大带不走,我临终前手里必定是要握着瓷片的。”他不避讳死亡,竟饶有兴致地说。
Q&A
收藏十问
Q:你最喜欢的藏品是什么?
A:瓷片。
Q:你记忆中最早的藏品是什么?
A:青花釉里红鲤鱼盘。
Q:你怎么走上收藏之路?
A:先有爱好,后才有收藏意识。
Q:你的“收藏之道”是什么?
A:独辟蹊径,化平凡为神奇。
Q:你的藏品主要通过什么渠道购买?
A:景德镇瓷片市场。
Q:知道自己有多少藏品吗?
A:4000到5000件。
Q:你觉得自己是收藏家吗?
A:爱好者。
Q:有一天你能放弃你的藏品或捐出吗?
A:捐给能保存留传下来的人。
Q:你觉得收藏带给你的最大乐趣是什么?
A:养眼、养情、养心。
Q:收藏中遇到过赝品或挫折吗?
A:上当受骗经常有。所以,有一块钱眼力就买一块钱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