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获悉,西郊发现了三组唐代陶窑遗址,并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少见的是,有6座陶窑共用一个工作坑。考古专家推测,这里位于唐长安城西城墙外侧,那时应是一个手工作坊区,为居民提供建筑材料。
罕 见
6陶窑呈“非”字形 共用一个工作坑
今年1月,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昆明路西段附近发现三组唐代陶窑遗址。
据悉,共发现砖瓦窑9座。陶窑开口在土层下0.6米深,由3组窑组成。第一组就是6座陶窑共用一个工作坑(窑道),呈南北走向,6座陶窑两两相对,依次开掘于东西两壁上,平面呈“非”字形。这处窑道残存长度13.9米,北宽3.8米,南宽3.4米。
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翔宇告诉记者,过去发现过唐代窑址最多就是两三个窑用一个工作坑。这次发现6个窑用一个工作坑,可见陶窑本身的规模很大。而且平面呈“非”字形的砖瓦窑群在西安地区并不多见。
另外两组陶窑分别是,两座陶窑用一个工作坑以及一座单体窑。据悉,最后一个单体窑由于取土破坏,窑道情况不详。
外 形
陶窑似“马蹄” 出土逼真“马头”
记者了解到,这三组唐代砖瓦窑址的每个单体窑室由人工在生土层中旋削而成,平面成马蹄形,口小腹大,共分为窑道、封门、火塘、窑室、烟道五部分。
考古人员在窑内出土了大量残损窑具、瓦当、筒瓦、板瓦、壶、碗、俑等器物。其中筒瓦、板瓦、条砖、方砖等建筑构件居多,还有大量陶罐、陶碗残片,夹杂少量窑具和陶俑残片。其中,一些出土的瓦当、方砖正面装饰莲瓣纹,筒瓦、板瓦表面通体磨光,背面多印有布纹。此外还有陶质模具等。
记者看到,出土的陶俑有残马俑头、镇墓兽角等,马俑头为红陶制成的马俑构件,马头作回首顾盼状,神态逼真。
依据出土瓦当纹饰特点、筒瓦、板瓦的形制特点,考古人员初步认定此地为一处唐代以生产建筑材料为主的陶窑遗址。
用 途
为陶窑附近居民提供建筑材料
这次发掘面积有限,因此还不好推断这处陶窑遗址到底有多大面积。但是目前判断这里应该是唐代一个手工作坊区。这处陶窑遗址生产出的产品主要销往哪里?
张翔宇告诉记者,这处陶窑位于唐长安城外的西侧,出土文物中还没有发现官用特征的建筑材料。因此可以推断是就近生产销售,主要为唐长安城外西郊居民或村落提供建筑材料。本次发掘还出土了大量碗、罐日常生活器皿以及陶俑残块等明器模型构件,可以推断这三组陶窑在当时还可能同时烧造生活器皿和墓葬明器。
据悉,“非”字形的陶窑群也为研究唐代陶窑的结构、烧造流程以及陶器手工业发展情况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