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吴桢(上海)
中央电视台有一个著名的广告: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对一个中国藏家而言,在中国艺术市场蓬勃发展的今天,在世界艺术市场的这个舞台上,视野有多宽广,舞台就有多大。钱伟鹏,中国著名的古陶瓷鉴定家、收藏家,天物馆馆长,天物馆1号中国陶瓷投资信托基金发起人。他让我们看到了新一代收藏家的视野。
从扬州到伦敦
同很多知名藏家经历相似的是,三十年前的扬州文物商店正是钱伟鹏事业起步的地方。而钱伟鹏和他们不同的是,他最终把目光落到了伦敦,把视野放到了全世界。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文革结束不久,百废待兴,文物经营人才严重匮乏。钱伟鹏因为年轻好学,遂被单位派往杭州瓷器培训班学习,由此踏上瓷器鉴定之路。在成长的道路上,他先后得到冯先铭、耿宝昌、叶?民、汪庆正、张浦生、黄云鹏等国内顶级大师的传授和培养,鉴定水平迅速提高,1988年荣获江苏省文化厅古陶瓷鉴定第一名。由于扬州地处古运河交汇点,是历史上著名东方大港,南北名瓷均在此汇集、出售或外销,古城地下蕴藏了各个朝代丰富的瓷片遗存,对瓷片遗存的发掘工作为钱伟鹏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八十年代初,古城改造建设开始,当时土建为人工挖掘,于是他每天下班后都会到工地去捡瓷片,多年的坚持以至于鞋都跑坏了几十双。 1983年10月8日他捡到唐代青花玉璧底大碗残片,为断定唐代始烧青花瓷器提供了确凿证据,改写了我国的陶瓷发展史。
从1982至1992年,钱先生跑遍了中国各大古窑址,采集了十几万片珍贵的标本,进一步为其古瓷器鉴定打下坚实基础。1984年钱先生出任扬州文物商店副经理,短短几年间便以出众的专业眼光和经营才能极大地提升了该店的知名度,今天的扬州文物商店更成为全国最大的瓷器交易中心之一。在商言商,成绩好、营业额高,本应该高兴才对,可钱先生的心却越来越沉重。看着一件件美轮美奂的文物流向国外,或将从此杳无音讯,他萌生了去海外寻回国宝的想法。
当时我国仍处于困难时期,外汇极度紧张,出口文物是国家赚取外汇的重要手段,故而我国文物自鸦片战争以来长期处于单边输出的状态无法改变,文物流失严重。同时因为信息的不对称以至于文物的定价权完全被外方所垄断,我们对国际艺术品市场行情一无所知,当时伦敦有位华侨甚至以两万英镑从上海外贸公司购买到整整五个集装箱的文物。而这些都深深刺激了钱伟鹏。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后,我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联系逐步加强,关系得到改善,中国的经济与文化受到了世界的空前关注,有识之士此时意识到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必须予以保护。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落实,国家经济实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党和国家领导人适时提出文物工作应该改变思路,文物应该双向流通的方针。1993年,钱伟鹏先生由于业务突出,被国家文物局选派到英国任驻外文物专家,专职从事中国文物回收工作。国宝有望重归故乡的同时,钱先生也就此登上了国际艺术品交易的崭新舞台。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视野有宽广,事业就有多大。钱伟鹏的事业从扬州做到了世界。
从光华路到天物馆
初涉英伦,人地两疏。所在公司经费十分困难,面对动辄价值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英镑的艺术珍品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钱先生和他的团队硬是凭借其超凡的鉴定功力及敏锐的商业嗅觉,靠“捡漏”生存。在仅仅四年的时间里,不仅在伦敦站稳脚跟,并使数件重要国宝文物回流国内。现存于上海博物馆的青铜重器??春秋时期的“子仲姜”盘和元代的一批五彩瓷正是通过钱先生的发现并参与组织得以回归祖国的。在此过程中,钱先生不但收获了藏品与经验更赢得了欧美同行们的信赖与尊重。他与Julian Thompson、Eskanasi、Marchant等国际知名鉴定与经营名家结为好友,经常切磋技艺,进一步开拓了国际视野。1997年与国家文物局的工作合同期满后,钱伟鹏先生随即被英国奥林匹亚古董检查委员会主席Peter Wain聘为高级顾问,并同时兼任多个英美顶级艺术机构的顾问。但他并没有就此固步自封,一个更远大的人生目标逐渐成型。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企业家的经济实力不断壮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西方经济面临巨大挑战,许多欧美私人收藏家包括艺术机构面对经济压力和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出现了恐慌性抛售,大量艺术珍宝低价涌向市场,对中国当代收藏家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艺术品投资机遇。钱先生开始组建私人博物馆收藏,帮助北京某企业投资上亿元,在一年时间内从海外收集明清官窑瓷器四百余件,于2009年创建北京光华路五号艺术馆并出任馆长。面对海外市场一再出现的重量级国宝文物,钱先生越来越觉得个人力量的有限,而一旦与机会失之交臂将可能成为终生遗憾。于是,2010年10月,他与好友艺术爱好者淳大集团主席柳志伟(微博)先生共同创立上海天物馆文化艺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11年5月天物馆又迎来?内知名企业美特斯邦威董事长周成建(微博)先生加盟。天物馆以个人投资和基金招募的方式筹集了超过8亿人民币,再次从海外购入800余件明清官窑瓷器珍品,其中不乏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孤品”,有些品种甚至填补了故宫(微博)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微博)和上海博物馆的收藏空白。
这三位天物馆的创办者毫无疑问是中国艺术品回归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们发现价值,挖掘提升价值,进一步实现价值。让流失海外的国宝回归祖国怀抱乃是众望所归,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先生参观天物馆北京分馆时高度评价了该馆的工作,表示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从商人到学者
扬州自汉唐以降便是商贾云集,文人荟萃,既为经济重镇又是文化中心。这种经济与文化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至清代康乾盛世达到顶峰,形成了扬州盐商文化,它的核心就是士商合流,士由商起,商自士出,亦儒亦商。身为盐商当然腰缠万贯,富甲一方,却个个以崇尚文化著称,经商的同时不忘治学,“邗上时花二月中,商翁大半学诗翁”的诗句不难看出当时的文化风气。今天这种基因似乎仍然在扬州人的血液中流淌,身为地道扬州人的钱伟鹏先生就向我们展示了当代扬州儒商的风采。
正如当年的扬州盐商,无论他们是有意或无意地成为了文化艺术的赞助者和时尚消费的引领者,他们的确以富可敌国的雄厚财力支撑起了扬州的独特文化并极大的撬动了经济的发展。中国儒家传统立德、立功、立言,而《天物馆藏瓷》的出版,将钱伟鹏的事业推到了立言的层面。由广陵书社出版的《天物馆藏瓷》收录天物馆藏瓷一百六十余件,图文并茂,文字包括瓷器尺寸、款识、简介和赏析等内容,既专业精炼,又通俗易懂,如实反映了钱伟鹏和他的团队的视野、敬业和严谨。
今天以钱伟鹏先生为代表的文化商人,不仅带给我们艺术的震撼,更以国宝回归这种方式稍稍抚平曾经的那段屈辱历史留给国人的伤痛,真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