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瓷器陶艺

> 陇上黑陶王和他的非遗绝活

陇上黑陶王和他的非遗绝活

http://feicui168.com 2012-03-29 16:43:06

  黑陶文化又称龙山文化,是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距今约4350?395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大汶口文化出现的快轮制陶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普遍采用,磨光黑陶数量更多,质量更精,烧出了薄如蛋壳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

  近年来,考古学界在甘肃的马家窑、齐家文化等遗址中发现了一些保存相对完整的黑陶制品。但在古老的陇原大地上,古代究竟有没有烧制黑陶的技艺呢?这个问题,多年来研究界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一位当代民间艺人却通过他的努力让黑陶制作在甘肃重放光彩。

  这个人,就是被成为甘肃黑陶王的王金明。

  文化背景

  黄河中下游地区汉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约诞生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存在于公元前2900年至2100年。1928年在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遗址首次被发现,故称龙山文化。其中黑陶被视为龙山文化的典型标志,故又称黑陶文化。

  黑陶文化兴盛的时候,中国的社会进程正处于一个向父权制集中的分水岭时期。据有关史料记载,在这个时期陕西地区的农业和畜牧业较仰韶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数量及种类均大为增长,快轮制陶技术比较普遍,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占卜等巫术活动亦较为盛行。从社会形态看,当时已经进入了父权制社会,私有财产已经出现,开始跨入阶级社会门槛。

  而距今4600年的黑陶文化,就主要分布在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2000年的华夏文明发祥地黄河中游。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制陶工艺达到了空前的发展,也先后向人们展示了制陶实用性转向审美要求的历史过程。有研究者认为,龙山文化处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存在于公元前2900年至前2100年。

  甘肃黑陶的渊源

  龙山文化与甘肃发现的部分齐家文化中的黑陶制品有着怎样的关联?在甘肃考古界的专家们来看,这种文化遗存对于了解古代甘肃的制陶史有着怎样的意义?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郎树德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齐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其名称来自于其主要遗址甘肃广河齐家坪,年代为公元前2000年?前1900年。是继马家窑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宁夏等地。这一时期,彩陶数量下降,以黑陶彩绘为主。“齐家文化受龙山文化影响很深,对于这一影响的形成,有两种说法,有的观点认为是一种先进文化的传播而形成的影响,另一种观点认为是一种民族迁徙而产生的影响。”郎树德认为,前一种观点得到的认可度更高一些。

  “考古发现的甘肃黑陶中,一些陶龟、陶盒从器形上看和龙山黑陶类似,但是制作技艺远没有达到龙山那种程度,即使个别好的黑陶,(制作技艺)也只是接近而已。”郎树德认为,从甘肃考古发现的黑陶的器形和技艺上来看,都是和山东龙山黑陶有明显区别的,特别和龙山文化的蛋壳陶相比区别尤其明显。

  从专家的推断中,我们不难理解,不管是民族迁徙遗留的痕迹,还是甘肃本土工匠自制的原始黑陶,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黑陶制品或黑陶制作技艺曾经一度在甘肃的土壤中存在着。

  窑街的黑陶制作

  红古窑街因为有着丰厚的煤矿资源而闻名遐迩,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封建社会最鼎盛的时候,窑街还是一处小有名气的“瓷镇”。据《红古区志》记载,窑街制陶业可以追溯到清顺治五年,即1648年,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在当时,当地的黑陶制作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黑陶文化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孕育的又一颗明珠。它是继彩陶之后中国新石器时代制陶业出现的又一个高峰,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黑陶在“彩陶之乡”甘肃省马家窑文化、半坡文化和马厂等文化遗址中有少量出土。由于工艺偏于繁琐复杂,传播区域小,黑陶制陶技术逐渐在陇原大地上消失。

  关于甘肃黑陶制作技艺失传的原因,近年来省内一些考古界研究者认为,甘肃的黑陶制陶技术失传的大致时期是在明清时期。

  现在,一些关注甘肃黑陶的爱好者认为甘肃重拾黑陶制作技艺的时间大概就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王金明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真正接触黑陶技艺的。

  1963年出生的王金明,质朴稳健,半路出家的他对黑陶制作有着极高的天赋。王金明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在兰州硅钙厂上班的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被厂里派到西安去学习,学的就是黑陶的制作技艺。“现在也说不清楚当时厂里怎么会突然派我出去学这个(黑陶),大概听说厂子里要上一个项目。”王金明说,那是他生平第一次知道了黑陶及纯手工制作黑陶的技艺。学习结束后,他就回厂开始制作黑陶,并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黑陶的发扬和传承上。经过几年来的悉心钻研和不断的烧制完善,在原来的基础上使黑陶的制作技艺又有了创新和发展。

  王金明的心愿

  “在甘肃本土把黑陶制作技艺传承和发展下去,是几代制陶人的心愿。”王金明说。

  经过漫长的艺术创作,凭借扎实的美术功底,其作品“仿半山文化彩陶黑陶罐”、“犀牛酒樽”分获甘肃省第十届工艺美术百花奖、制作创作设计一等奖、制作技艺二等奖等奖项,作品类型也发展到花瓶、台灯、笔筒、萝卜瓶、花熏、镂花瓶等40多个。2007年4月,“窑街黑陶制作技艺”、“窑街陶瓷制作技艺”被兰州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5月,红古黑陶制作技艺暨传承人王金明被列入甘肃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参展作品不断获奖及藏品不断被国内外陶瓷业内人士认可,王金明终于迎来了做陶生涯的春天。

  “甘肃省第七届工艺美术百花奖”创作设计一、二等奖、“甘肃省第十一届工艺美术百花奖”一、二、三等奖,看着墙上挂满的这些荣誉证书,王金明并没有满足。“黑陶制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做好这件事一定要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王金明告诉记者,因为他有着相对完善的黑陶烧制技术,又有自己多年来潜心研制的制色秘方,这些年来有一些人多方打听后找到他,希望他能够把技术和方子高价卖出去,但每一次都被他婉言谢绝了。“我也希望生活过得好些,但我不能昧着良心去赚钱啊。要是把技术和秘方卖给那些别有用心的人,那就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

  “我会尽自己的全部力量把黑陶制作传承和发展下去。”王金明说这是他最大的心愿。




来源:新浪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