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鉴赏(八)
从目前国内外发现的传世和出土的长沙瓷器,以及长沙窑窑址地层出土瓷片标本来看,长沙窑青瓷釉下彩绘至迟在唐宪宗元和年间(公元 806~820年)开始烧造,并一直延续至晚唐五代时期。长沙窑青瓷釉下彩绘主要着色剂是铁和铜,早期色彩比较单调,只有釉下褐彩,或釉下绿彩,其后出现褐、绿两彩,或褐、绿、红多种色彩并现的情况。这几种色彩的交替或重复运用,使彩色产生多变效果,并利用釉料在高温中与瓷胎相互渗透的原理,形成深浅浓淡的层次。纹饰也由以斑点组成的简单几何图案,发展到描绘花鸟、人物、山水以及诗文的画面。长沙窑釉下彩的图案虽然大多比较简单,但它融绘画与书法艺术于陶瓷装饰之中,为后世瓷器的彩绘装饰,开辟了新的天地。
长沙窑釉下彩绘的图案题材非常丰富,见有人物、花鸟、花草和各种动物等。在各种图案中以花鸟画中鸟的画法最具特色,其所绘鸟的头部一般较大,颈粗、短尾,大部分在草丛中作跳跃状。此外,用长短不一的诗文作为瓷器装饰,也是长沙窑釉下彩绘的一大特色。这些诗句一般多写在壶流的正中处,或书于枕面和碗碟内。每个器物或只题一首诗;或单一句;或一联句,四言、五言不等。其中有古老的民谣、谚语、格言、警句,也有成语或俗语,字体多为行书,也有少量草书。长沙窑瓷器中,还常采用模印、贴花等装饰手法。模印的纹样有人物、狮子、葡萄、椰枣、西域舞女和力士等,贴花的部位多见于壶流、罐系的下方和洗的腹部。
唐代长沙窑的产品,还用作外销,目前在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以至东非等地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发现过传世的唐代长沙窑瓷器或出土标本,其中尤以日本和伊朗出土遗物最丰富。从这些国外发现的长沙窑瓷器精品来看,虽然其输出的时间晚于越窑和邢窑,但由于器物的造型和装饰能适应销往国家的需求,因此长沙窑成为唐代生产外销贸易瓷的主要窑口之一。
(故宫(微博)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黄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