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7月1日讯(记者 韦轶婷 孟园)郑和曾七下西洋,从各国带回了大量物品,如绚丽斑斓的名贵宝石、浓艳青翠的“苏泥勃青”青花钴料,这些遗留至今的文物见证了郑和生活过的辉煌年代,见证了中国与海外贸易的往来,作为2012中国航海日系列活动之一的郑和时代特别展在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多功能厅开展,将跨越历史长河留存下的珍贵文物集中展示,纪念这位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先驱。同时为广大市民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历史的机会。
宝船遗踪再现造船盛世
郑和下西洋所用的船只,有许多是南京龙江船厂营造的,2004年为了配合南京宝船遗址公园的建设,南京市博物馆对明代龙江船厂遗址中的“六作塘”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在作塘底部清理出造船基础遗迹34处,出土船用构件、造船工具、船工用具等珍贵文物1000余件。“当时出土了大量的造船工具和用具,有斧、凿等铁质工具,长钉、短钉等各式铁钉,还有木制的锤、桨等造船用具。”南京市博物馆副馆长吴阗告诉记者。
“这里展出的主要是造船用的器具、船上用的东西以及船工生活遗迹都是属于龙江船厂出土部分。”在吴馆长的介绍下,记者看到,有六个大小不一的石球,而它的作用有可能是船上火炮所用的炮弹,也可能是船上的压舱石。“这些青花瓷碗,应该是当时造船工人使用的生活用品。”吴馆长告诉记者,遗址塘内出土了大量青、白、青花瓷质地的碗、杯等器具,而部分瓷器上残留有油泥的痕迹,说明也被当做工具使用。
墓志铭为研究郑和下西洋提供资料
本次展览中有十四张明代墓志拓片,均来自明初功臣及其家属的墓葬。其中,洪保的寿藏铭的内容直接涉及了郑和下西洋的史实。“洪保是明都知监太监,曾任郑和下西洋副使,比如这个墓志里有提到‘五千料’,主要是说明了郑和出海大船的规格以及吨位状况。”吴馆长告诉记者,这些墓志里提到的内容弥补了史料的不足,为研究郑和下西洋以及明代造船技术成就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青花瓷见证下西洋海外贸易的点滴踪迹
郑和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强盛的巅峰,中外文化和贸易交流日渐频繁,西亚地区的文化影响等因素将制瓷业、金银细工等手工业推向了一个高潮,南京地区明初功臣墓出土的一大批精美文物是那个辉煌时代的见证。“郑和下西洋时带回了一种名叫‘苏泥勃青’的原料,制造出来的青花瓷器成为那个时期所独有的。”吴馆长说,展览中展出的一只青花缠枝莲纹碗,代表了青花烧造最高水平的永乐、宣德青花,发色浓艳明理,这种高铁低锰的进口钴料烧造后呈现蓝宝石般的美丽色泽,局部有褐黑色似铁锈的结晶斑点,极具异国风情。
展品中有一只“龙泉窑暗花牡丹纹瓶”烧制于明代,后出土于南京市郊,为当时王公贵族所使用。碧绿的瓶体上镌刻着一朵朵牡丹,近千年的风雨竟丝毫没有抹去初生时的华美。同时也有明代的“步枪”铜火、铜号已经铜喇叭等展出。据介绍,展览将持续两个月的时间,有兴趣的市民朋友们可前去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