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专家为市民现场鉴定珠宝玉石。曹 铭摄
本报讯 (记者姜艳秋)今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13日、14日两天,本报与天津市宝玉石协会联合举办了珠宝玉石免费讲座与鉴定活动。在鉴定现场,近200名读者拿来了自己购买的“珠宝玉石”,但经鉴定50%以上为假货。
此次鉴定反映出的突出问题是产品定名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如标注为“和田玉”实际为“染色和田玉”、标注为“珍珠”实际为“染色珍珠”、标注为“水晶”实际为“托帕石”等。据宝玉石协会会长毛俊明介绍,珠宝玉石没有统一的市场定价,商家在销售时常常是漫天要价,有的甚至鱼目混珠。如成本仅几元钱的“石英石”、 “大理岩”材质的饰品标为“和田玉”后就可以卖到几百元钱,把材质为“处理翡翠”的饰品标签上的“处理”两字去掉,价格就能高很多。
对此毛俊明提醒市民,购买珠宝玉石要注意以下问题:一、要选择信誉高的品牌。二、要到管理规范的商场、商店购买。三、索要珠宝鉴定证书,并要确保所购珠宝与证书相符。同时消费者还应注意,出具证书的鉴定机构是否有足够可信度。如果所购买的珠宝饰品没有相应的鉴定证书,则应到珠宝鉴定机构去进行咨询鉴定。四、向商家索要正规发票,且发票上一定要用中文标注宝石的名称。
来源: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