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技艺世代传
从腾冲现场去往梁河,一路稻苗青翠,30公里处公路边两块广告牌,在这样的乡村公路上异常醒目??“腾冲县雨伞玉雕农民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的概念或许听起来有些生疏,但腾冲县“荷花乡”这个地名却是远近闻名,100多年来,荷花乡都是腾冲
翡翠的后方加工基地。雨伞是荷花乡的10个自然村之一,自去年7月成立了“中国玉雕合作第一社”??玉雕农民专业合作社后,荷花乡作为腾冲
翡翠后方加工基地的新突破,富起来了。
分散小作坊 变 规模合作社
腾冲县雨伞玉雕农民专业合作社坐落在一片田野之中,在周边翠绿的稻苗和玉米的映衬下,白色墙体的建筑更显得一尘不染。合作社大门上挂着这样一幅对联:雨润祥云青山蕴翡,伞荫福地绿水含翠。上下联首尾巧妙暗含“雨伞”和“翡翠”,用心别致。
合作社理事长张再航介绍,2007年4月1日他们7人发起建合作社,得到了村里玉雕户的集体赞同,有120户参与,每户平均投资2。3万元,共投资526万元建成。
合作社内所有铺面均参照前店后厂的建盖方式,前面的铺面销售加工出来的成品,后面的厂房现场加工翡翠,二楼是住宿和库房。张仕府是参与村民之一,他告诉记者,以前村里的玉石加工全是分散的家庭作坊式,一家一户每人最多加工费用30元,现在一家一户每人雕刻费用是原来的3倍,高的超过100元。
据初步预测,合作社正式营业以来,120个商铺无一空缺,每户的平均纯利润不少于9万元。张再航说,合作社已经进行了注册,全国仅此一家。
出门寻买家 变 在家迎客来
合作社入口处的1号商铺店名叫“刘三姐珠宝”,店家女主人在家中排行老三,而刘家已是世代5辈人从事雕刻玉石。
正巧刘家第四代玉雕传人、今年54岁的老人刘家美在店内,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有了合作社当然好,这是我们荷花乡玉雕人世世代代的梦想。”刘家美告诉记者,以前雕刻好玉石后就用个小袋子装好,每天天不亮就赶3个多小时的路到城里找客人,有时一天卖不出去一块,晚上又得回来。现在有了合作社,不用自己去找销路了,腾冲、大理、昆明、广州、上海的珠宝玉石商人都慕名而来,生意越来越好做。
据了解,以前荷花乡的玉石加工主要以来料加工为主,合作社成立以后,各家各户的来料加工和自产自销各占一半,大大提高了各家各户的盈利能力。
技艺世代传 变 外引新工艺
“以前荷花乡的玉雕工艺是世代相传的,基本互不相干。如今这里的玉雕工艺不仅大家互相比拼,共同进步,还从外地请来专家指导雕刻,并送人员外出学习新的雕刻工艺,以带动荷花乡玉雕工艺的进一步发展。”荷花乡党委副书记李明娅介绍,荷花乡玉雕历史已经有100多年了,目前全乡有530多户专业雕刻户,从业人员已达近千人。
据了解,18日,雨伞村又选送了25名学员去上海工艺美术学校学习深造,食宿费全由保山市政府补贴。此外,合作社还成为了腾冲县乃至全省多所职业技术学校玉雕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玉雕人才的培养正呈现勃勃生机。
有了合作社运作体制的保障,玉雕人才培养不断推陈出新,荷花乡这朵“玉雕荷花”正美丽绽放。
来源: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