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林先生最近很心烦,近3万元购买的
翡翠手镯,本市权威检测单位竟然不肯为其出具检测报告。可是在林先生的手中明明有一份来自某省同样权威的检测机构为该手镯出具的检测报告。同一只手镯,两个权威检测机构,给出截然不同的判定,林先生的手镯到底是真,还是假?
林先生于今年的2月购买了一款价值28888元的天然翡翠手镯。在购买的同时经销商还出具了某省宝石鉴定检验中心的鉴定报告,报告标明该手镯为A货,即没有经过任何化学处理的天然翡翠。可是今年6月,林先生发现这款手镯竟然出现了变色的现象,原本呈现紫色的手镯,竟然慢慢变灰,于是林先生怀疑该手镯为假货。于是将该手镯送至上海宝石鉴定检验中心进行鉴定。
充蜡过多手镯遭质疑
经检测,上海宝石鉴定检验中心有关人员很遗憾的告知林先生,这款手镯,他们无法出具鉴定报告。虽然这款手镯的确是天然翡翠,但是由于在工艺过程中该手镯的充蜡过多,在上海宝石鉴定检验中心这些专家眼里,这样的手镯无法得到A货的鉴定报告。随后,林先生找到商家要求处理,但却交涉无果。在奉贤消保委的积极沟通下,林先生的翡翠手镯终于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经销商同意林先生调换另一款翡翠手镯,并承诺会提供上海宝石鉴定检验中心的鉴定报告。
专家呼吁完善玉石标准
投诉虽然得到了圆满处理,但让林先生仍旧疑惑的是某省宝石鉴定检验中心出具的鉴定报告,和上海宝石鉴定检验中心无法提供鉴定报告成了一对矛盾。同样是国家的鉴定机构,对于同一件商品,为何鉴定结论不一样?专家解释,国家对于天然翡翠的充蜡工艺没有十分明确的规定,是导致两家权威机构形成矛盾的关键所在。消保委呼吁,在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购买天然翡翠玉器也是十分平常的小事,但是如果遇到林先生这样的情况,普通消费者定会一头雾水。因此出台相关标准,规范该行业的经营迫在眉睫。此外,具有鉴定资格的机构也应更为审慎,不妄下结论,以免误导消费者。
来源:新闻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