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海白玉填补了目前市场上中档白玉的空缺,身价在不断看涨,每年增值幅度在30%以上
青海玉欲说还“羞”
上个月,李女士在某珠宝商处买了两只白玉手镯,店主称是
和田玉,正赶上“3?15”消费者权益日,国家珠宝检测中心的检测人员在商城一楼设立了专为消费者提供的免费检测服务,李女士心想何不再次验证一下刚才店主的说法。专家把手镯放在仪器上看了一会儿,没下结论,只说手中仪器不全,建议李女士再到别的地方检测。旁边一位消费者也拿了一块
和田玉挂件,掂了掂李女士的手镯,“从重量上掂不像是
和田玉,一只真正的和田玉手镯市场上怎么着也得两万多。”听了这话,李女士赶紧找到店主,刨根问底,店主说了实话,告诉李女士手镯的料子是青海玉。
商家正是利用消费者认识不足出售各种白玉,因而类似李女士的消费者很多,一不小心就掉进了白玉的陷阱。某私企老板春节前花1.5万元买了一件羊脂白玉,后请教行家方知,这件羊脂白玉只是白净度较好的俄罗斯玉,价值1200元。日前,郭女士前往某美玉专卖店,咨询一件青海白玉。郭女士见该店大小相似的青海白玉仅售288元,而她的却花了380元,显然是吃了亏。
近两年收藏和田玉热持续升温,导致资源过度开采几尽枯竭,可供市场上出售的和田玉很少,有真品也早被藏家收起来了。据记者近日调查,目前北京市场上销售的和田玉其实绝大多数是青海玉、俄罗斯玉,许多珠宝商城里少有真正出自和田的白玉,羊脂玉更是难觅芳踪,某大型珠宝城负责人对这一事实并不否认。
由此看来,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白玉基本上是青海玉这一事实早已为珠宝业内人士所共知,但商家对消费者并不如实相告,说明了市场对青海玉的接受程度不高。
青海玉与和田玉
资料记载,青海软玉发现于上世纪90年代初,产于青海省格尔木市西南、青藏公路沿线100余公里处的高原丘陵地区,至今已开采的矿点大约有3处,在产出早期有昆仑白玉、昆仑玉、青海翠玉等不规范的名称。
青海玉是一种由微晶透闪石集合体构成的单矿物玉石,透闪石含量多数大于99%,杂质矿物较少。具有产地不同而形成的鉴别特征:灰白-腊白色、黄灰色的白玉,有比较特征的石花、脑花、絮状僵花、“水线”、“水露”,翳状斑点;透明度较高的白玉,硬度稍低;以山料为主,少量的山流水料(戈壁料)产出,但未发现有籽料产出;抛光后的视觉感受是水气大而不是油性强,透视看得见玉里有水线(玉筋),而和田白玉没有。青海玉以白玉为主,内多有辫子状的条纹,直观比较容易识别,这是青海玉不会与和田玉相混的重要特征。
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为主,并含有蛇纹石、石墨、磁铁等微量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硬度为5.5度至6.4度。和田玉的经济价值评定依据是颜色与质地纯净度,其主要品种有:白玉,含闪透石95%以上,颜色洁白、质地纯净、细腻、光泽莹润,为和田玉中的优良品种。羊脂白玉,质地纯洁细腻,含闪透石达99%,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泽,同等重量玉材,其经济价值远高于白玉,汉代、宋代和清乾隆时期都极推崇羊脂白玉。
在坊间,还有一招用来区分“青海”与“和田”。和田玉有个很有趣的特征,就是它有类似人类皮肤一样的细小“汗毛孔”,是和田玉本身结构特征给人形成的外在感觉,而青海玉则没有这样的“汗毛孔”。据说在和田,当地人向买主推荐的第一个鉴别方法就是这个。这个比喻很形象,又直观,不相信可以用放大镜仔细看看。
地质专家、新疆宝玉石检测研究中心岳蕴辉认为:“依据国家GB/T-16552标准中有关产地不参与定名的规则,青海玉产出地段属昆仑山脉东沿入青海省部分,西距新疆若羌县境约300余公里,与东昆仑山沿线、尤其是若羌、且末等地产出的和田玉,在地质构造背景上有着密切的联系。青海软玉与和田玉在物质组分、产状、结构构造特征上基本相同,只是在产出特征、结构、物性的某些方面与传统的和田玉略有区别。青海玉在质量上达到和田玉分级分类公认的一般通用要求时,不必也不允许单独分类命名,可以与且末、若羌、喀什、叶城等地的玉石一样,列入和田玉的范畴。”
市场接受青海玉有待时日
青海玉在地质上可以列入和田玉的范围,商家可以据此对消费者有个交待,但作为新产地玉,青海玉被市场接受是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自1994年以来,新疆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产于青海省的软玉制品,由于其特征与传统和田玉有明显的不同特点,供货量大,价格相对低廉,一时对软玉市场造成较大的冲击。
最初一些商家对经营青海软玉有不少顾虑,有不少信誉好的珠宝商行将青海白玉制品送到宝玉石检测中心做鉴定。据说有些商家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对外宣称不经销青海玉,以向消费者表明其经销的和田玉品质纯正。也有行业内人士担心青海白玉会毁了和田玉市场;玉石收藏者和消费者也对青海软玉产品心存疑虑。在近年的珠宝市场上,一些青海白玉制作的精美工艺品常因为担心市场接受程度而不愿言明原料产地,但在这些雕件上看到的“烟灰色的云雾”(烟青玉)和“翠绿色点缀”(翠青玉),正是青海软玉无法掩饰又不忍丢弃的“胎痣”。
专家分析,造成青海软玉在市场上不易被接受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一是产出地带行政区划属青海省,在新疆销售是冠以“和田玉”名似乎名不正,称“青海玉”消费者又难以接受。因为名称问题有过许多争论,鉴定机构为此也颇费心思;
二是产量大,1994-1995年以及2003年以来是青海软玉生产的高峰期,其中又以白玉为主,产量达到每年数百吨;
三是品质不佳,多数青海白玉颜色呈灰白-腊白色,质嫩色新,被称为新坑料,不太符合和田玉评价的传统眼光,一时难以被同行接受;
四是矿山开采成本低,管理无序。青海软玉产出地属于高原丘陵地区,相对高差小,又靠近青藏出路,交通较为便利,因此开采成本大大低于和田玉;
五是对青海玉科学研究不足,缺乏正确的宣传,没有及时地研究和推广。
青海玉行情看涨
业内人士指出,近十年来和田地区大面积的在玉龙喀什河等地进行开采挖掘,现在和田已很难采到小似枣儿的白玉籽料,像鸽子蛋般大小的白玉籽料就是稀世珍品,要采到已近绝世的羊脂白玉那就更加难以想像了。
随着消费者对白玉需求的旺盛,应该说,不管市场意愿如何,如今青海玉已在市场上大行其道。据了解,从1999年以来,青海软玉白玉、青白玉的优质老坑料在市场上得到认可,因其质地细润、水头好、有灵气、杂质少,价格并不比新疆产的青白玉、青玉低,特别是优质青海白玉原料价格,由1992年的每公斤5元,飞扬到目前每公斤数千元甚至上万元。据说许多人为没有及早地认识青海软玉在其价位低廉之时错失商机而抱憾。
以扬州玉石加工为例,由于和田玉石的价格成倍疯涨,多数玉器厂家纷纷采用青海白玉来代替和田玉,也带动了青海白玉的价格出现普涨。据报道,扬州玉雕企业以前一般使用和田玉石雕琢小型的玉器产品,自从和田玉石涨价以来,扬州玉雕企业开始采用青海产白玉作为大件玉器的雕琢原材料,青海玉已成为和田玉石的首选替代品。
据商家反映,近年来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青海白玉填补了目前市场上中档白玉的空缺,因其销售价格与目前玉石消费者的消费水平相适宜而受众广泛,青海玉的身价也在不断看涨,尤其是白玉价格近两年在全国珠宝市场中一路走强,每年增值幅度在30%以上。
由此看来,李女士买的那两只手镯不但不亏,说不定过几年也能价格翻番呢。
来源:中时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