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来参观中国世博会的人来说,无疑他们想看到的,应该是中国独特的美。 如果有什么可以代表中国美学理念的话,我想应该是玉。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有五德者。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之方也。” 中华的美,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她的表现更多是在道德层面、文化层面。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玉表现的,其实是和谐包容之美。 这也正是世博会所体现的,海纳百川、和谐共存的理念吧 。
中华8000年的玉
中国最早的玉器大概出现于8000年前,这些玉器出土于内蒙古赤峰附近的兴隆洼,以装饰品为主,比如其中一个青玉的玉?,据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玉耳饰。就算以现在的眼光看,这件玉色温润、打磨细腻的玉器,还是有它的美感在的。
而上海最古老的玉器,应该是出土于青浦的崧泽和重固,包括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各个时代。其中,崧泽玉器中最具特点的,是出现了玉?,也就是含玉下葬的形式。在死者的嘴里含上东西再下葬的仪式,全世界都有,据说是为了不让灵魂从嘴里溜走。中国人选择玉的原因,是因为她的美还是因为相信她的灵性呢?在上海博物馆,有一件飞鸟兽面纹玉琮,是重固福泉山出土的良渚文化玉器。这件玉器雕琢得异常精美,飞鸟包围中的神面,有一种奇异而庄重的仪态。
商代最出色的玉器,大多出土于妇好墓。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也是他勇猛的将军,曾经扫灭过二十多个小国,同时还担任着商朝的祭司,有着自己独立的封邑,不但如此,她还似乎获得了武丁终身不渝的感情,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很难得的。妇好墓中的玉器,很大一个特点就是出现了新疆出产的和田玉。
据说,武丁曾经和一个叫做鬼方的国家打过仗,并消灭了这个处于现在蒙古、贝加尔湖一带的西北大国。新疆的玉石,或许就是来源于此吧。 春秋战国时期,玉器的道德含义越来越彰显。孔子在《礼记?聘义》中回答他弟子子贡的问题:为什么人们那么看重玉呢,因为玉有十一德。这里面他还引了《诗经》里面的一句:“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这句话后来,就变成了一句连武侠书里面都用的话:“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这大概是中国人对玉的最本质概括。 汉代玉器,最著名的应该就是国宝金缕玉衣了。能和这种奢侈的葬品相媲美的,也许只有埃及法老的金棺。但是,以玉为衣、以金为缕的这种不动声色的奢华,在我看来是更为惊心动魄的。 唐宋时代,玉器逐渐不再仅仅是皇家专属的礼器,而逐渐成为日常的生活用品和装饰品。而一些少数民族的玉器,比如女真、契丹的“春水玉”、“秋山玉”,游牧风情和粗犷简练雕工的组合,充满了新鲜感和活泼的生命力。 明清是中国玉器的鼎盛时代。中国什么东西要兴盛,大抵都是要皇上家喜欢。比如乾隆,就喜欢玉喜欢得不得了,不但自己喜欢,还四处推广。故宫博物馆收藏的“大禹治水”山子雕,就是那个时期的产物。那时候的玉雕,也分为了“京作”、“苏作”、“番作”等工艺风格。
参与世博会的上海玉雕
上海玉雕风格大约形成与19世纪初。那时候上海开埠,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城市,苏州、扬州等周边地方的玉器基本上都在上海出口,所以,很多苏州、扬州的玉雕艺人干脆就跑到上海来,开起了作坊。上海洋人多、有钱人多,也让上海的玉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到了民国25年,上海的玉器作坊、店铺已经有了200多家,专门雕刻玉器的玉工2000多人。除佛像、仕女、香炉和花瓶等玉器摆件外,还做水晶球、人物头像、钮扣等小件。那时候,专门为了洋人的趣味来制作的,叫做“洋装派”;承袭以前苏州玉工老手艺,专做玉首饰、花饰、把玩件为主的,叫做“本装派”;还有一种,专门做青铜器造型和仿秦汉古玉的,叫做“古董派”。其中最具地方特色的是炉瓶、兽件以及玉石俏色利用的玉雕器件。
上海的玉雕和世博会的关系也是相当深刻。1915年,翡翠珍珠塔参加巴拿马世界博览会,拿到了超等工艺奖,1933年,“翡翠大宝塔”参加芝加哥国际博览会,成为了整个博览会中最受人注目的展品之一。这座塔式样仿造龙华塔,高50英寸,重75磅,有三级台阶,完全仿造北京故宫太和殿台阶式样,塔前有一座三户牌楼,牌楼前两个翠雕狮子,剔透如画。1939年,这座翡翠塔再次参加旧金山世界博览会,因为时局的关系没能再回到中国,后被旧金山博物馆收藏。
和谐如玉
世博会期间,面对全国乃至世界的参观人群,如何让世界了解中国玉器和其中包孕的中华文化内核,如何制作能够表达世博理念、城市风格的上海玉雕作品,也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议题。 比如这款以“和之玉镜”为题的玉鉴,模仿秦汉铜镜的样式。唐太宗说:“以史为鉴,可以兴国;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五千年从不间断的历史脉络,所给人的镜鉴也许是世界上最深厚的,其中最核心的,也许就是这个“和”字了。以和谐兴国,以和谐面对世界,这是中国所表现的态度。 镜背后的底纹为“锦绣格”,周围一圈“绵长文”,取“锦绣河山、幸福绵长”的口采,也是中国传统的吉祥“兆头”,这里面包含的心愿,我想是每个中国人都期盼的,也期望呈现给世界的一种祝福吧。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