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宝石的光芒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图为:玉石的价格逐年上涨,翡翠开始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图为:金银珠宝消费已“渐入寻常百姓家”
据楚天金报报道:
提要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武汉的商场内出售的也就是些镶嵌着人工宝石的饰品。如今,金银珠宝店遍地开花,各种金银首饰、宝石饰品“飞入寻常百姓家”。不过,面对真真假假的珠宝市场,捏着钱的市民疑惑了:谁能借我一双慧眼,挑到称心如意的珠宝呢?
标价2。8万实卖1200元
珠宝销售折声一片的背后
“现在的玉石标价,让我看得心惊肉跳。”为给12岁的女儿买块玉做生日礼物,裴女士周末特意从汉口赶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以下简称“地大”)附近的珠宝一条街。“喜欢哪一块,可以随便看。”一进门,店员热情招呼。一块翡翠吊坠让裴女士甚是喜欢。可一看标价,2。8万元,顿时让她吓了一跳。店员连忙解释,标价只是一个形式,价格好商量。10分钟后,店员愿意以1200元价格出让。
另一家珠宝店内,店员直接称,翡翠在标价上打三折,但裴女士看中的一个标价1。98万元的翡翠,最后也让步到3000元。
两个小时后,裴女士仍两手空空。商品价格标得虚高,让人望而生畏,店家折扣越低,越让她这种对玉石一窍不通的人对还价没个谱。
裴女士的遭遇并非个案。珠宝打折风,在江城已经盛行多年。记者探访了一下江城数个商场,珠宝专柜内,钻石、玉石类商品,有的可低至5折,遇到逢年过节,折扣还要低。“黄金、铂金的价格,都按照克来算,怎么这些玉石、钻石不能跟金价一样,有个指导价?”不少顾客显然对于商家打折的做法显得有些泄气。“不打折就没有人买。”一商家向记者透露了为何标高价、低折扣的苦衷。他说,许多顾客一来就问有无折扣,没折扣的话掉头就走,打折也是吸引消费者的一个方式。
武汉金饰珠宝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尤斌称,珠宝“打折”是一种市场行为,一般情况下,大商场里的珠宝折扣,5折以上较正常,两三折就比较离谱了。但珠宝究竟价值几何,同一件珠宝在不同卖家手里定价也有区别。翡翠为例,张家定五千,李家定一万,不同的人欣赏角度不同。譬如一个纹路,可能有的认为是瑕疵,有的则认为就是给玉添色不少。哪个的定价与价值相符,不好判断。“不过,尽管钻石、玉石等珠宝没有一个指导价,但都有市场‘游戏规则’”。李尤斌说,4C(克拉重量、颜色、净度、切工)为判断钻石价值的标准。此外,尽管标价玄乎,但随着从业人员的增多,暴利时代已过去。顾客了解一定常识,购买时货比三家,还是可以买到好产品。
为了规范珠宝价格,武汉金饰珠宝行业协会已起草了相关法规,对珠宝商品价格进行指导。
原产地就是便宜?
上当受骗多是“外采”
今年年初,小何单位组织员工到泰国旅游。尽管去之前,大家都被打了预防针,不要在景点购物上当受骗。但是,被导游带到中国人开的珠宝商店,听到店员信誓旦旦地称不欺负同胞且低价优惠,终于深信不疑,纷纷掏出了腰包。
回国后,游客中的两名老师总觉得事有蹊跷。于是,他们将购买的5颗红宝石拿到地大做鉴定。结果让两人大跌眼镜:花了5000多元买来的天然红宝石,全部是人工合成的,成本只要5块钱。他俩庆幸买的不算多,同行的有人一次买了十几颗。
“拿来送检的假冒伪劣产品,七成以上是外地购买的。”地大珠宝检测中心徐力工程师坦言,不少人以为,在原产地购买珠宝便宜,实际上买回来的珠宝要不质量差,要不是假货,要不多花了冤枉钱。一方面,大多消费者不懂辨认,在旅游景点被销售方吹得天花乱坠后就一时冲动,买下假冒伪劣产品;另一方面,就算旅游结束后发现问题,由于维权比较困难,消费者只好自认倒霉,一定程度上让那些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商店有恃无恐。
有关人士还提醒,露天“搭台唱戏”促销珠宝饰品的也不可信。这些非法商家,口口声称“促销价、亏本价”回馈顾客的产品,实际都是一些包金饰品,镶嵌的也是一些次宝石,给的证书也是假的。他们开的收据上面含糊其词,不说明产品的具体成分,甚至只写个货号,目的就是为了规避风险,好跟执法部门“耍赖”。
鉴定证书面临信任危机
不可无书亦不可尽信书
时下,制作精细、仿真性极强的仿制珍珠、翡翠、钻石、各类黄金饰品充斥着市场,一纸鉴定证书曾经是绝大多数消费者拿来抵御奸商的“尚方宝剑”。然而,当越来越多的国际、国家级、省级、市级鉴定证书满天飞时,鉴定证书也开始出现信任危机。
计划今年“十一”结婚的孙小姐准备买枚钻戒。可周末接连转了四家大商场和一家专卖店,发现同样是钻戒,不同品牌、不同商家出具的鉴定证书却是五花八门。
其中,一号称来自意大利的珠宝公司说,专柜30分以上钻戒,均是全英文的国际证书。促销员称,国际证书是对裸钻进行鉴定,比国内的证书更加权威,鉴定水准也更高,钻石如果要估价,国际证书才有效。另一品牌珠宝专柜出示的是国家级鉴定证书。究竟该信哪家机构的认证,小孙的心里七上八下的。
武汉金饰珠宝行业协会李尤斌称,一般来说,国际证书在国内是没有说服力的,如果钻石需要进行典当,要的是国内的证书。事实上,国内授权鉴定机构的标准比国外要严格。市民在购买时,最好要求出示国内鉴定证书。
不过,有鉴定证书的也不见得是真的,有的机构并没有出证书的资质却出证书,还有的商家伪造证书混迹其中,结果乱了市场。市民钱小姐去年在一商场内购买的钻戒,附有商场出示的珠宝检测证书,上面标明钻石的等级是VS级。可戴了一段时间后,她觉得钻石的颜色有些暗黄,拿到地大珠宝检测中心检验,结果检验出钻石的纯度只有S1级。
“全国各地在深圳所设的鉴定机构就有30家左右,更不用说每个省自己设定的鉴定机构了。”检测中心工程师徐力告诉记者,一定要看鉴定机构是否有资质做鉴定,顾客可通过鉴定证书来鉴别,证书上要有计量认证的CMA和机构授权的CAL标志。
还有个确认方法是,正规的鉴定机构都会在出示的证书上留有查询电话,市民在购买时可电话查询真假。徐力称,电话查询也有技巧,询问时,一定不要告诉对方自己购买的是什么品种的珠宝,而是要对方告诉这件珠宝的品种以及相关信息,如果说的相符,说明这件商品确实是做了鉴定。
此外,以水钻仿冒红宝石,以水晶玻璃仿冒水晶,以托帕石冒充蓝宝石,以马来玉冒充翡翠,以普通钻石冒充南洋钻石等造假手段也普遍在国内存在。
珠宝更多用来装饰
贪大求好不如量力而行
之所以能够占珠宝消费的七成比例,钻石除了能折射出华丽夺目的光彩,更多人还看中了它的增值效益。“五年前与现在相比,钻石饰品不论大小,都涨了近一半价格。”李先生早些年花近4000元给爱人买了一款24分的钻石吊坠。前不久结婚纪念,两人打算再买一个留作纪念。没想到商场里一瞅,同等大小的吊坠已经涨至7000多元。想到当初,爱人坚持50分的钻石才有升值空间,两人差点因此吵了一架,李先生突然觉得自己当年的决策相当英明。
钻石越大,级别越高,越能保值,不少市民都有类似的看法。事实上,在国内,不论钻石大小,每年的卖价都有10%左右的递增。问题在于,在珠宝首饰领域内,除了足金首饰,包括钻石首饰在内的其他商品都没有保值回购的规定。典当行也许是消费者唯一能够通过合法手续将钻石首饰变现的渠道,但估价师除了要看钻戒的成色、钻石的4C标准外,还要看款式、是否刻字等细节,当金远不及零售价。
业内人士认为,所谓的“钻石保值”,只能理解成在国际市场价格上扬的前提下,原来卖5000元的钻石首饰现在要卖6000元了,但这一价格波动只体现在零售领域。对于普通市民而言,购买钻石饰品应当视其为消费品,而不是能任意兑现的硬通货。因此,贪大图好不如量力而行,买自己喜欢的就可。
除了钻石,国人对翡翠情有独钟,收藏者与日俱增。对于有些人动辄数十万购买一块晶莹剔透的A货翡翠,专家认为,目前,即使一二百元的翡翠亦有升值潜力。
江城珠宝消费蛋糕越来越大
个性化消费渐成时尚
珠宝消费,在江城也经过了十来年的“预热”。“1982年,黄金首饰市场开放,人们才可以在商场买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镶嵌饰品,不过那个时候卖的都是“半宝”,人工合成加工的。1996年铂金出现,但当时工艺不够好,人们感觉铂金跟银子差不多,不愿意购买。1998年开始,铂金工艺大有提高,一下子成为市场的宠儿。2001年开始,新世界(600628行情,股吧)珠宝率先降价,让昂贵的钻石‘飞入寻常百姓家’。”武汉金饰珠宝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尤斌感叹,珠宝消费的蛋糕在江城越做越大,而且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上涨,价值上万、几十万元的珠宝,经常是被消费者眼睛不眨地买走。
而钻石珠宝消费在国外市场,更看中的是个性化消费。徐力称,外国人讲究个性化,珠宝消费价格不菲,贵就贵在设计与做工,不少人专门定做。
一只红带黑点的瓢虫,慵懒的趴在一片青翠欲滴的树叶上,这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耳坠,现在专属小张一人了。这是去年9月的一天下午,发生在武汉广场的一幕。珠宝设计师现场为顾客设计首饰,引起大家极大的兴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顾客对首饰的选择最优先考虑的是款式,其次才是价格和质量。但目前国内的饰品大多款式雷同,模仿的多,有创意的少。于是,个性化消费风生水起。在武汉,要求设计珠宝的顾客往往是带着珠宝原料而来,或是拿着旧式首饰要求改制,设计费一般在1000至5000元不等。而珠宝设计的核心在于优秀的创意,好的创意往往会大大提升珠宝首饰的价值。“珠宝首饰个性化设计在国外已经很流行,他们会专门聘请某品牌珠宝店的师傅为自己量身定做珠宝首饰,在国内的大城市,如上海也出现了专门的珠宝设计工作室。不远的将来,个性化首饰将征服珠宝首饰舞台。”武汉金饰珠宝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尤斌预言。
来源: 和讯网 作者:于丽娟 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