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高温高压、强酸、填充、漂白、做旧等一系列程序,一件普通的石头立刻成为价值不菲的“天然”
翡翠,今年3?15晚会上曝光的造假
翡翠令人触目惊心。其实,在我们身边,被这些美丽“翡翠”欺骗的市民还真不少。记者从市质检院了解到,近一年里,市民送检的100余件翡翠中,半数出现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情况。
B+C经常冒充A货
最近几年,翡翠价格持续暴涨,同时,越来越多的造假者以假翡翠、低档翡翠冒充天然翡翠,令投资者损失惨重。
日前,市民石先生受朋友委托带了两串满绿的翡翠项链,到市质检院宝玉石检验站检测。据他介绍,这是他朋友花了近百万元从市场上购买的,购买时没向商家要鉴定证书及凭证。后来,朋友觉得事有蹊跷,便委托他来检测。
经检测,两条翡翠项链均为翡翠处理(俗称“B+C”),是经过漂白、充填、染色的。论价值也就几百元一条。
“B类、C类翡翠的市场价格很便宜,如果原料不好,还可能具有放射性。”一珠宝店商家向记者表示。
据统计,近一年里,市民送往宝玉石检验站检验的100余件玉石翡翠,近半数存在问题,其中以B类、C类翡翠冒充A类天然翡翠为多。
在今年我市3?15大型广场纪念活动中,宝玉石检验站现场为市民免费检测的40件珠宝玉石中,也有7件出现掺假。据介绍,这类问题翡翠多购自云南、珠海等旅游点。
市民应从源头防范
市宝玉石检验站站长王旭光介绍,目前,一些不法商家通过漂白注胶、注入高分子聚合物等手段,使得低价翡翠在外观上极其近似高档翡翠,作假水平已到肉眼难辨的程度。
王旭光建议,要避免买到问题翡翠,应从源头上防范。
首先,不要贪图便宜,品相好的天然翡翠价格肯定不菲,以远低于市场价买到高档天然翡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其次,尽量避免从旅游地购买,市民一旦发现问题,由于已离开当地,也很难维权。因此,购买玉石珠宝还是要选择正规商场,同时索要鉴定证书及购物凭证,并让商家准确注明玉石名称、等级、重量等。
此外,对金额大的翡翠交易,有条件的一定要先检测再付款,不要单凭经验就下定论,毕竟合成的、染色的翡翠往往看起来卖相很好,很容易让人上当。
来源:温州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