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在古代只是达官贵人的玩赏之物,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翡翠开始活跃于民间收藏领域。近10年来,翡翠的价格平均上涨了几倍,部分珍品上涨几十倍。翡翠艺术品在国际、国内拍卖会上均被列入重要拍品之列。在1997年香港佳士得秋季翡翠首饰拍卖会上,一串由27颗纯翠绿翡翠组成的珠链,珠链上配上一颗10克拉的钻石链扣,拍出了7262万港币。在1999年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上,一枚椭圆形蛋面翡翠戒指以1850万港币成交。在2004年的艺术品市场上,北京翰海秋拍上,一只乾隆年间的翡翠雕双凤耳二龙戏珠纽三足炉以385万元的高价成交。而在上海崇源的一次拍卖会上,一串罕见的老坑玻璃种质的翡翠珠链以143万元的价格拍出。 不过分析近几年翡翠市场的走势,可以看出国内藏家关注更多的是年代久远的翡翠艺术品,而当代翡翠饰品的市场还不是很理想。如在去年的秋拍上,中国嘉德推出了59件翡翠珠宝饰品,但仅成功拍出了其中的3件,拍卖成绩并不理想。不过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大部分消费群体还没有到拍卖行购买高档翡翠的习惯,而专业收藏人士关注的往往是老的翡翠艺术品。从拍卖预展的参观人数来看,人们对现代翡翠的关注程度还是在不断增加的,现代翡翠的市场还需要进一步培育。 其实,翡翠的价值并不一定按年代的久远来判断,收藏翡翠要选择纯正的天然正品,还讲究“种”,即翡翠的质地与结构,质地越细腻,玉质就越晶莹剔透;“色”,是指颜色,色彩均匀,色正、浓、翠为上品;“水头”即透明度,光泽晶莹、通透清澈为上品,通常所说的“玻璃种”就是透明度很高的翡翠。 在2004年中国嘉德秋拍上,第一件落槌成交的是一件18K白金镶嵌满绿而又质地细腻的翡翠弥勒佛吊坠,配镶钻石,以3万元落槌;第二件是质地细腻、透明度好,翠色与无色之中略带些许紫罗兰色彩的翡翠手镯,落槌价为4万元;最后一件成交的是一条由35颗颜色纯正带玻璃光泽的紫罗兰色翡翠珠子组合的珠链,落槌价是6万元。 内行一般将翡翠分为A货、B货、C货三类。A货翡翠是纯正的天然产品,B货翡翠则因原料含有杂质较多,成色浑浊不透。一些翡翠商采用强酸对B货翡翠进行浸泡、腐蚀,去掉杂质,再用高压将环氧树脂等高分子聚合物灌入因强酸腐蚀而产生的微小裂隙中,起到充填、固结裂隙的作用。这样处理的翡翠耐久性差。C货翡翠是经过染色处理的翡翠,这类翡翠光泽不亮,在灯光下细看,颜色不是自然地存在于硬玉晶体的内部,而是充填在矿物的裂隙中,呈现网状分布。另外,还有一种B+C货,其经过多种处理。在这些类别的翡翠中,只有A货翡翠才具有保值性。 眼下我们在古玩市场和百货商场所见到的翡翠多为低档翡翠,其零售价格多为几百元到几千元一件。低档翡翠具有一定的观赏、装饰价值,并有一定的增值空间,但真正具有收藏价值的是高档翡翠。在缅甸,由于生产高档翡翠的玉石资源面临枯竭,因此高档翡翠的价格一路飙升。上世纪60年代,100多元港币可买一块上佳“老坑玻璃种”翡翠,现在动辄数万元,对于特级翡翠,其价格更是惊人。 藏界人士建议,在翡翠的收藏投资中,资金雄厚者应以经典成套首饰或艺术品摆件等为首选品种,所需资金从数十万元到百余万元不等;中小投资者应以单件或小套件首饰为主,所需资金为万余元到十万元左右。 (马文会) 信息来源:中国商报 新华网 2005年02月03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