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爱玉,尤其是爱白玉雕像;最近才发觉十多年前购藏的几件雕像原来不是软玉(包括白玉),而是硬玉(
翡翠)。
令他混淆及疏忽的主要原因,乃该几件硬玉全无翠青,而且水分佳(俗称“水头足”),显得晶莹剔透,易令鉴玉功力不足者误以为是种质上乘的软玉。像附图的李白醉酒小型雕像,看似属白玉;其实是“冰种”的无色(无青)翠玉(硬玉)。翠玉的“冰种”也迹近“水种”,昌体的颗粒结构如高档的“老坑玻璃种”般,成纤细润与凝灵通透。
它们的价值远不及“老坑玻璃种”,就是因为缺青,没有亮丽鲜艳的满绿。其种质虽佳,但身价仍远不及特级白玉。软玉讲求温润坚结,白如截肪(如羊脂);但“冰种”硬玉则只属晶莹通透,难言“温润”细腻;常使人产生“一见钟情”之感。软玉并不通透,但手触玩时却潮润如羊脂之感,差别很大。
硬玉必有天然玉纹,其晶体颗位呈柱状,有长有短,紧密排列一起,但仍不免有接连的边界,放大看如微绺或“割纹”;但软玉则不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