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地珠宝的董事长,侯舜瑜算得上是广州本土珠宝业的元老之一。中国地质大学科班出身的他当年敢为天下先,带领一帮年轻人艰难创业,最终获得了今天的市场成就。
侯舜瑜与他的几位创业同仁是文革之后第一批从中国地质大学毕业的学生,并分配进入了广东地矿局。
集体下海谋出路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矿业,仍然停留在经营单一、创新匮乏的阶段。例如,在当时,贵金属与稀有矿产的开掘主要是为了重工业生产的原材料需求,殊不知不少被成吨开采的石头却在国际上成为了按克计算的珠宝首饰。1983年,侯舜瑜就曾在西北地区的某矿业基地,看到工人将上好的整块萤石材料彻底粉碎,提取用于生产机械钻头的贵金属元素。而当时他在香港的姨妈刚送给他家一套从欧洲买来的萤石工艺茶具,价格在2000元以上。
一边是丰富的矿石资源和潜在的市场机会,一边是每月的拮据工资,这一切不禁让侯舜瑜与他的几位同仁产生了开辟副业的想法:为什么不利用专业优势做中国人自己的珠宝生意呢?
于是,在报请领导批准后,几个小伙子拿出各自为结婚攒下的钱,选出在单位里担任处长的侯舜瑜做带头人,开始谋划第一次生意。他们深知,国内的珠宝市场还没有起步,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加工企业,所以,必须先从原材料采购生意入手,谋求与国际珠宝产销企业的合作。
第一批和田玉卖了好价钱
为了保险起见,他们打算从中国香港与东南亚市场上旺销的软玉生意做起;于是,侯先生带队,去了新疆和田地区,开始了艰辛的“籽料”(未经加工的上等玉原材料)征集工作。在当时来说,让国有厂矿的领导把东西卖给广东的新兴“民营企业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侯舜瑜他们动用了所有的公私关系,软磨硬泡,许以高价,终于说动了两家企业。
问题是解决了,但侯先生却思索:按照如此的效率与成本,这个生意简直得不偿失,必须另想办法拿货。通过观察,他发现了一个重要现象:由于有赏玉玩玉的文化传统,当地的民间玉器加工业一直没有中断,而老百姓手中也有着丰富的收藏。侯舜瑜决定,直接从民间挖掘“宝藏”。
这一下可了不得,由于多年来缺乏便捷的销售渠道,当地居民手中的“陈年货”数量非常之多。在一户退休老人的床底下,就一口气搬出了30多块堪称极品的“籽料”,每块的直径都在40厘米以上。不到一个月,他们就用低至900元/公斤的价格收集了多达10吨的上好“籽料”,经过简单处理后,转手卖到原材料稀缺的香港市场,一次就赚了几十万元。
“夹缝”中求发展
有了开头的成功后,侯舜瑜与同伴们希望走品牌发展的道路。于是,一边继续扩大原材料贸易的范畴,另一方面,他们开始组建自己的公司,上世纪80年代末,广地珠宝终于诞生,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生产加工企业,一下子便在刚刚富裕起来的广州市民中打开了市场。
然而,好景不长,香港资金雄厚的珠宝企业很快杀进了广东。与之同场竞争,土生土长的广地珠宝就相形见绌了。但广地珠宝并没有胆怯退让,而是积极寻找应对方法。侯舜瑜想,广地珠宝既然是土产企业,那么量身定做、有求必应的订货服务完全可以成为广地珠宝的“招牌菜”。于是,广地珠宝对外打出了这样的承诺:顾客但凡有购买稀有宝石材料的需求,广地珠宝就负责替其找到并加工。
这一招果然立竿见影,因为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广州的收藏市场已经起步,很多民间收藏家都想寻觅更有升值空间的宝石,而广地珠宝提供的平台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背靠地矿局的丰富资源也是广地珠宝的一大优势。侯舜瑜挖掘出一批业务能力强的“科班”行家,专门在柜台对顾客进行“扫盲”工作,吸引了很多诚心求教的收藏者,而普通顾客也因为工作人员的专业而更加放心,良好的口碑令客户群越做越大。
不出两年,在香港竞相圈地的过程中,本土的广地珠宝也从夹缝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自营店开了一家又一家。面对未来,侯舜瑜的目标是,培养与挖掘更多的职业经理人,使广地珠宝的管理更有成效,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到内地珠宝商家的翘楚。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