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图为:标价1680元的翡翠实为石英岩。
图为:标称鸡血玉,实为用染料染色而成。
记者周芳 通讯员夏琦 李伟
编者按
您买的玉镯子会不会被人工充胶?您用的电梯安全吗?您盖的蚕丝被真是百分百桑蚕丝吗……日常生活中,或许您也曾心存疑问。9月,全省质监系统实验室开放月中,质监部门将对普通百姓开放实验室,邀您现场观摩一系列事关民生的检测,教您如何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俗话说“神仙难识寸玉”。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分辨玉石真假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上周末,走进省珠宝质量监督检验站,狄敬如副教授正在鉴定一批客户送来的红宝石。她小心翼翼地把红宝石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内部特征。“这是天然红宝石。”狄敬如说,只有经过专门训练的检测人员才能分辨真伪。长年工作在珠宝检测一线,假冒伪劣产品难逃她的火眼金睛。
狄敬如介绍,该检验站既负责社会上珠宝玉石的委托检验,也承担仲裁检验、公正检验的职能,每年都参与质监部门组织的质量监督抽查。
多次市场抽检中,她发现珠宝玉石存在的问题比黄金等贵金属存在的问题多,消费者更容易被欺骗。
最常见的要数用人工处理过的翡翠冒充天然翡翠。狄敬如透露,检测人员曾发现,市场上有些标志为天然的翡翠,实际上是经过“酸浸、注胶”等化学方式处理的翡翠。
制作者先用酸、碱浸泡翡翠,去除其间的杂质,然后充填高分子材料增加其透明度,让翡翠看起来更漂亮;也有制作者把染料渗进翡翠颗粒之间的空隙,将无色翡翠变成绿色等多种颜色;还有少数商贩用染色石英岩等低档玉器或人造玻璃冒充翡翠。
标志不规范的问题较为突出。检测人员发现,有的卖家把十分普通的黄色石英岩标为“黄玉”;有的把绿色或黄色的染色石英岩标为“翡翠”;有的把合成水晶标成“天然水晶”;有的则故意用些含混不清的名称,如“蓝晶”或“阿富汗玉”等,让人摸不着头脑。
此外,市场上销售的足金、千足金、18K金、铂金、银等同样存在标志不规范的问题。依据国家强制标准,首饰上必须要有印记,印记上必须包括材质、成色和厂商代码三方面信息,而生产厂家为图省事,经常标记信息不全。
狄敬如建议消费者,购买珠宝玉石、金银首饰等贵重物品最好到正规的大商场去,拿货时要看看有没有权威机构提供的鉴定证书。一份可信赖的证书必须要有质监部门认可的计量认证标志CMA,如果同时有质量认可授权考核标志CAL、国家实验室认可的标志CNAS则更好。“珠宝检测机构承担着仲裁检验、公正检验的职能,若经检测证实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请及时拨打12365投诉热线。”省质监局科技认证处负责人提醒说。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