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
如果和“资深”玉器藏家交谈,会发现他们时常提到“春水秋山”。这指的是一脉相承的两种“程式化”玉器,说得确切一些,应该把“春水秋山”拆开,称“春水款玉器”和“秋山款玉器”。之所以说这两款玉器一脉相承,是由于它们的出处和工艺基本相同??首先,它们都源于辽金皇室;其次,玉器的主题都是飞禽走兽;第三,大都采用俏雕和镂雕工艺。
春水秋山辽金玉
“春水秋山玉”其实反映的是满族皇室的两大盛事??春围和秋围。早在满族祖先契丹、女真统治的辽金时期,游牧出身的皇室就有春猎冬狩的习俗,契丹语和其后的满语都将狩猎称“打围”,“春围”就是春季在水边河畔渔猎,“秋围”则指深秋时节在山里捕猎。“春水秋山”中的春水款玉器与“春围”景象相对应,秋山款玉器则与“秋围”场景对应。辽金皇室的“春围”往往在刚解冻的河畔进行,目的是用驯养的海东青捕获从南方返回的天鹅。海东青是一种产于我国东北的猛禽,学名叫矛隼。春围开始后,先由侍卫将正在湖畔栖息的天鹅惊起,天鹅飞高后,立即放出海东青,灵巧的海东青迅速追上笨拙的天鹅,用两爪擒住天鹅头,然后俯冲到地面按住不放。此时皇帝策马赶到,杀死天鹅??春水玉雕琢的正是海东青啄住天鹅的场面。辽金早期的春水玉大多刻画鹅隼之间激烈搏斗,至明朝初年图案趋于简单和程式化,或者隼落鹅头,或者天鹅飞翔、矛隼张望,两者之间相安无事,寓意也由表现游牧民族的豪放转为吉祥喜乐。
与“春围获雁”相比,“秋围获鹿”则要危险得多。“秋围”的地点是深山老林,但是皇帝的秋围基本属于礼仪,选好一片开阔的山林后,也是先由侍卫把林中野兽惊起,并朝皇帝设好的伏击圈轰赶,在猎犬和侍卫的协助下,闯进伏击圈的猎物最终被皇帝射杀,而射杀场面就成为“秋山玉”雕镂的题材。辽金早期的秋山玉造型繁复,既有张弓搭箭的猎手,也有惊慌失措的小鹿和茂密的森林?岩,明朝以降删繁就简,成为鹿(虎)、石、叶“三物观秋”的固定模式。
和田料外也有春水秋山
传世所见“春水秋山”玉全部采用透雕工艺制作,或满雕,或镂空,将几种鸟兽刻画得惟妙惟肖。在选料方面,由于当时的辽金控制着包括西域在内的广大地区,占有和田玉、独山玉、岫岩玉这中国古代三大玉石资源,故可随心所欲。早期玉器大多挑选黑白、红白或金白双色玉料,采用俏雕手法,不仅使动物的颜色各异,而且营造出季节感。上海博物馆收藏一件金代春水玉饰黑白两色,白玉部分雕成一只天鹅,黑料镂雕一只猛啄天鹅头部的海东青,是玉器俏雕的典范。宋辽至明初中国北方连年战火,用来俏雕的玉料无以为继,这个时期的“春水秋山”玉器品次下降,几乎全部是白料。清代之后满人的狩猎崇拜日渐消弭,这两种玉器样式也随之式微,被其它更奢华的玉器取代。
收藏中要注意两点。一是样式,春水秋山玉不是观赏器,而是配饰器,所以没有庞然大物,也没有固定外观。目前所知的春水秋山玉用途基本有三种:带板、挂件和发饰??扣在腰带上、挂在衣服上、插在发束上。用作发饰的春水秋山玉大多一头镂雕,插发的一头细长,极易辨认,另两种都有玉孔,用来结带穿绳。如果见到没有玉孔的春水秋山玉,注定是赝品。二是玉料,并不是所有双色玉料都是和田玉,独山玉和岫岩玉中的河磨料都有多色搭配,而且河磨玉中的糖白两色料要比和田料漂亮得多。所以,在鉴别时不能犯先入为主的错误??和田料之外也有春水秋山俏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