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福州洪塘乡有个曹学?,字能始,进士出身,官至礼部尚书。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曹学?因得罪蜀王被罢职回乡,建石仓园,搜罗奇石,叠成假山。一日他闲步到洪塘街,见一个北岭樵夫,扁担的一头挑着一捆柴禾,一头用绳子绑着一块石头。学?问:“这石头做什么用?”樵夫说:“压担子。”原来那捆柴禾不好再分为两半,所以扁担的另一头只好用一块石来压担子,挑起来轻松。曹学?对石头本来就有很深的感情,见这块压担子的石头有些奇特,便商量着说:“你开个价,这头的柴禾我买了,另一头的石头我也买下。”樵夫见没用的石头也能值钱卖人,无限欢喜,便都卖给了曹学?。曹学?更是欣喜非常,又多付了一些零头钱。
曹学?买石头原是用来叠假山的,可是用手一摸,温润生津,忙用水洗个干净,又见剔透玲珑,特别是黄卡卡的像黄金一般,便爱不释手了。
曹学?是个大学问家,便知道是块寿山宝石。当时寿山石已经风行全国,只是品种还不十分多,想问一问?他又到洪塘街,找到了樵夫。樵夫以为买主反悔,拼命地逃跑。曹学?也死命地追。一个跑,一个追,追了许久时间,曹学?气喘吁吁大喊:“老板,老板,我问一问,这石块是什么石头?”樵夫才放了心,停了脚步说:“我是寿山人,不知是什么石头,随便从田里捡了一块压担子而已。你若不要,把钱退还给你就是。”曹学?大喜:果然是块寿山石,连口说:“我要,我要,只是给你的钱太少了。”说罢又送樵夫一把银子。因为是从田里捡到的,又黄得可爱,曹学?就把石头称为“田黄石”。自此在寿山石系列中,多了一个“田黄石”的珍贵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