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美誉 “玉出云南”,但是,随着上世纪玉石原料以及商品流向的转移,广东、泰国等珠宝玉石加工产业的崛起,使得云南的玉石核心加工地位渐渐丧失,曾经有着巨大翡翠珠
宝交易销售优势的云南市场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困境。昆明玉器城作为云南重回玉石交易中心的重要环节,从定位到奠基,再到全面动工,玉器城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国内玉石市场的神经。
曾经的玉石集散中心
作为一种玩赏自然,追求和谐,文明精神之艺术,从远古兴隆洼文化、河姆渡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龙氏文化时期,中国就有大量以玉制作的工具、礼器。从以往单一的佩戴功能发展到集装饰佩戴、艺术欣赏、保值收藏于一体的社会化商品,玉文化是传承和发展的,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将其由原来传统意义上的装饰品、工艺品和奢侈品发展为具有增值性、艺术性和货币价值的大众化商品。
云南是中国的珠宝资源大省,翡翠文化的发源地和珠宝玉石的集散交易中心,并长期处于我国乃至南亚、东南亚地区珠宝产业的核心地位,“自古以来,玉出云南”的美名天下传扬。 早在 13 世纪,玉石毛料就从中缅边境经云南进入中国。几百年来,在云南中缅边境地区,常年从事玉石开采、运输、加工等的人数以万计,云南腾冲成为中国翡翠贸易之都,以无可比拟的地理优势,成就了“玉出云南”的辉煌历史。依托于自身的优势,更是首开世界翡翠加工之先河。云南翡翠更是成了云南旅游的形象产品,成为缅甸翡翠的集结、销售和中转中心,“买翡翠到云南,游云南买翡翠”也成了国内外旅客脑海中的一个美好的记忆。
边缘化的困境
记忆终究只能是记忆,如今有着巨大翡翠珠宝交易销售优势的云南逐渐面临边缘化的困境,“玉出云南”的美名却已经逐渐趋于虚名。
从上世纪 90 年代,为了控制翡翠原料的私下交易,缅甸政府对翡翠资源的管理日益加强,并规定“翡翠毛料一律要到仰光参加公盘,只有通过公盘的原料才可以出境,同时停止了翡翠毛料从陆上运往滇缅边境口岸的许可”,这一变化,让数百年以来的玉石商品流向发生了改变:翡翠毛料都改走水路,从仰光经马六甲海峡到香港,再通过深圳运往广州进行加工,最后批发销售到全国,人为地割断了云南延续数百年的玉石产业链,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云南已经渐渐失去了翡翠贸易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催生出广州、泰国等新的玉石交易市场。
现阶段,云南玉石加工业的集体失语,市场上云南加工的玉成品更是鲜有,云南市场高档的玉饰品大多是香港、广州等地从云南买进原料进行加工返销的。在失去交易中心地位的云南,发挥本土珠宝玉石产业传统优势,塑造特色产业,重现 “玉出云南”,如何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已经是迫在眉睫,昆明玉器城应运而生。
重回 “玉出云南”
投资35亿的昆明玉器城,坐落于“云南玉石出滇第一关”??茨坝?石关?花渔沟,连接昆明的副中心??北市区, 依傍昆明龙脉??长虫山, 占地 1153 亩, 建成后将形成以昆明为中心,联动四片的中国玉石产业基地。
旅游产业和矿产业列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后,每年数千万人到云南观光,这为云南发展珠宝产业提供了广阔的人流资源和旺盛的市场需求。 “人气旺,商品流” ,这是推动珠宝玉石销售的商业基础。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为云南发展珠宝业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 目前云南省已形成以昆明为中心, 腾冲、 瑞丽、 盈江、河口等口岸为支撑,大理、丽江、版纳等旅游名城为营销终端的三级市场网络。
以云南珠宝玉石文化的博大精深为底蕴,依托宝石资源,借助于云南丰富的旅游资源的优势,昆明玉器城与云南康辉国旅、云南商务国旅、云南海外旅游总公司、云南中青国旅等多家旅行社进行合作,深度挖掘旅游市场资源,通过人流带动客流,刺激昆明玉器城品牌旗舰的壮大。目前昆明玉器城已与缅甸、泰国、印度这三个国家珠宝供应商签订了毛料供应的长期合作协议。通过昆明玉器城的建设,恢复翡翠玉石毛料陆路进入内地市场的传统通道。
集传统民间文化,翡翠拍卖、加工、批发、零售、科研、博览,珠宝人才培育、民族餐饮、民族商品展销等多功能为一体,昆明玉器城将形成国内一流的以珠宝玉石为核心的旅游文化复合型产业基地,打造辐射东南亚、南亚的珠宝玉石经贸大商圈,成为面向世界的珠宝玉石合作的贸易平台。
记者 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