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在东方素有'东方绿宝石'之美誉,其色彩非常丰富,除了我们常见的'翡'色和'翠'色外,其他还有白色、红色、墨色、紫罗蓝等。这些天然色泽又因其结构与质地的不同,交融编织成千姿百态的颜色,从而产生一种非常含蓄的意境,给人一种高贵的气质与优雅的感觉。
中国的雕刻艺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翡翠雕刻讲究“喷涂必有意,意必吉祥”。中国玉雕刻历史悠久,现在就我们穿越时空回到清代,看看那时的玉雕刻风格是怎么样的。
那时的雕刻风格大多线条流畅,方圆合乎规矩,雕工细致,圆滑,注意磨光,特别是乾隆二十五年以后玉器增多,玉雕达到高峰。清代官雕玉器在乾隆时期有较大发展,故宫博物院藏“大禹治水玉山子”就是其中一件题材新颖、雕刻工艺精湛的代表作品。乾隆时期的玉器造型规整,刻画精致,抛光细腻,底面十分平整,阴线刻画细如毫发,琢玉工艺之精,为后人叹为观止。清代前期雕刻精美,使用圆雕、浮雕、深雕、线刻、阴文、阳文、压地、铲地的技法,磨光较少的玻璃光多为蜡质光。在装饰手法上采用“开光”的方法,把不同题材组织到开光内外构成完美图案。清中期以后,则较为庸俗。
清代玉器雕刻题材广泛,受当时绘画艺术影响较大,造型和纹饰以人物、飞禽、走兽、昆虫、山水花草、亭台楼阁居多,器物中器皿减少,日常生活用品增多。纹饰内容以民间故事内容居多,特别是谐音、吉祥图案大为流行,所谓“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翡翠雕刻风格发展到现在,除了保留先前的一些好的雕刻艺术外,还结合了西方的一些风格,使得中国玉雕刻更显得惟妙惟肖,贴近生活。
来源:揭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