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15日,南京南艺后街第三届奇石博览会盛大开幕。占地500多平米的展览现场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家奇石展商汇聚一堂,并带来上万方奇石在此展出。宜昌的三峡石、安徽的灵璧石、云南的黄龙玉、东北的玛瑙石、山东的泰山石、广东的黄蜡石、大漠的风砺石、黄河的图案石等备受奇石爱好者的欢迎。其中,一种叫做“天然肉石”的石种在本次奇石展上尤为抢眼。此种石头形似生肉,有五花肉、猪蹄等多种模样,能以假乱真到可以欺骗专盯肉类的苍蝇,吸引了不少奇石爱好者纷纷慷慨解囊。此外,还有长2.22米、重900多斤的大型巴基斯坦玉如意,天然龙头形状的灵璧石……都是本次奇石展的主角之一。据悉,此次展览在主办方的严格筛选和控制下,无论从石种品类来说,还是从档次上来看,都是迄今为止最高的一届。
活动主办方南艺后街市场表示,石文化在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此次石展也是将石文化与南京这座“石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同期,南艺后街正在室内展厅举办滕氏六杰书画展。滕氏六杰,是以滕黛梦、滕玉梦、滕蔚梦三姐妹为代表的家族书画家,加上弟弟滕士健、滕士强,滕黛梦之子滕达,滕氏家族是上海画坛实力派书画之家。滕黛梦诗书画兼并,她的作品构图严谨精妙、气势恢宏,曾赢得法国国际名画家一等奖和十八国国际金杯奖,刘海粟大师赞誉她为“世界女画王”。滕玉梦擅画顽童,画技别具一格,充满民间的泥土味。她的作品形象生动,曾获中韩建交和亚太地区书画名家交流展“中外优秀书画家”及“杰出书画家”殊荣。滕蔚梦尤爱画猫,她继承了全国画猫名家曹克家先生的技法,她的作品在国内外书画大展中屡次获奖,曾被上海新闻界授予“新猫王”之称。本次书画展“江南猫王”画家陈莲涛得意门生丁寿宝也来助阵,“滕氏六杰书画联展”共展出他们七人书画作品80多幅。
程岚岚 李嘉熙
汉代玉蝉
丧葬之礼在我国起源很早,在旧石器时代已有随葬的器物及风俗。由于人们相信玉有保护尸体的作用,所以对坚硬不朽的玉,充满迷信,不但把它作为神圣之物消灾辟邪,而且以玉敛葬,祈求再生。葬玉就是指专门为保护尸体而制作的随葬玉器,西晋葛洪在《抱朴子》中说:“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不朽。”这话道出了当时人们使用葬玉的目的。因此,在出土的墓葬中保留了各个时期众多的精美玉器。
汉代厚葬之风日盛,葬玉更是极为普遍,玉?就是其中之一,玉?是指含在死人口中的玉石。在汉代,非常盛行含蝉形玉,古人以蝉做?,“取其清高,饮露不食”。两汉玉蝉多采用新疆白玉、青玉雕成,质地很好。淮安市博物馆藏西汉时期玉蝉,长6厘米,宽2.8厘米,厚0.7厘米,采用新疆和田白玉料,玉质洁白温润,刻工精细,线条简洁明快,以直线、弧线勾勒蝉首、双翼、腹、尾等,通体光素无纹,打磨光亮,蝉体扁平,呈片状,双目、吻部、双翅尖、尾尖均突出体外;玉蝉整体形象生动,形态逼真,立体感强,雕工技艺娴熟,刀法细腻洗练,双翼两侧边沿较薄,有透明之感,两翼末端尖锐,尖峰扎手;整体造型新颖质朴,刻画简练,神韵尽在。这件玉蝉是典型的“汉八刀”工艺,玉器刀法简单,粗犷有力,刀刀见峰,其艺术风格也反映了汉代玉器阴线刻饰的工艺手法和强烈的写实性,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极具特色的表现手法。
汉代玉蝉也有作为生人佩饰,在尺寸上略大,蝉头有穿孔,佩蝉于身表示高洁;除此之外,基本上都是用作口含的葬玉,意寓精神不灭,生命往复。 淮安市博物馆 马涛
真的好爱你,宜兴“五色土”
金秋,阳光如水般柔情,静静地洒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站在宜兴丁山的紫砂老街的巷口,蜿蜒而去的不只是这条街的漫长,而是她所承载的在我心中留下的厚重的紫砂五百多年的历史。吴云根、任淦庭、顾景舟等紫砂前辈的故居,让我对紫砂的情感多了几份敬重。
三个月来,我从南京往返宜兴丁山10多次,行程万里,为的是在五色土中,探寻是什么让紫砂有了那么神奇的光辉;每次到了这里,总是如沐春风,倘若逢上惬意的秋雨,那种幸福的暖流总是涌上心头。
《砂壶图考》曾记郑板桥自制一壶,亲笔刻诗:“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饥寒便自豪。量小不堪容大物,两三寸水起波涛。”郑板桥的这首诗,让人感受到了“壶小乾坤大”的意境以及文人墨客对紫砂壶喜好至极的原由。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是一个充满智慧和不辞辛劳的小镇。五色土就是在他们的手中变成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在顾绍培、吕尧臣、鲍志强、谢曼伦、曹婉芬等大师的家里,到处可领略到大师的智慧和创作的激情。一杯宜兴红茶,总是我和大师们品茶赏壶的意趣所在;望着银丝满头的顾绍培大师仍在工作室打泥片、拍身筒,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勤耕不止、担当责任的大师精神。
著名“邵济公”邵家声、世界陶瓷艺术大师曹洪喜,他们是典型的清贫艺术家,人在尘世不染尘,守得清贫谈富有,陋室中满怀紫砂艺术世界,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境界?
在“范家壶庄”采访,你能感受到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范伟群在传承与创新范大生的壶艺事业中的艺术追求和人格魅力;吴顺华能书善画,能塑擅刻,是能创作个性作品的不可多得的艺术家,与他的简短一晤,他对紫砂创作和艺术的理解,给我带来了悠长的回味;不擅言语的高级工艺美术师吴祥大,把自己关在1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用一年之时,创作“孙子兵法”壶,与我半个多小时的交流,让我对他的执着追求肃然起敬;朱可心传承人之一的鲍红华,身患重病,仍坚持伏案制壶,带给我更多的是感动;马金旺大师的传承人、“金旺百式”策划人周汝平对生肖壶的创作感悟和“光辉历程壶”的理解,使我深得教益;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蒋蓉传人蒋小军、藏珠阁主人王俊峰、工艺美术师鲍雯君、陈小培、张子威、蔡俊、蒋惠娟、杨乐华、黄顺达、吴俊杰、沈云兰等等,正是因为有了像他们这样很多很多的人,正是因为他们制作的一件件紫砂精品,给我们带来了精彩,带来了神韵!
一万里路云和月。在最后我还要感谢对我紫砂研究与追求给予莫大理解和支持的妻子,她让我体会和理解到了爱与事业的和谐是那么地需要,是多么地重要!
真的好爱你,宜兴的五色土! 江苏省收藏家协会紫砂专业委员会主任 李冲
江苏徐悲鸿研究会十周年庆典在南京召开
11月5日,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成立十周年庆典在南京华东饭店隆重召开,近百位艺术家共同见证了这一盛典。庆典由邵晓峰副会长兼秘书长主持,张广才副会长宣读了廖静文的贺信,毕宝祥会长做了研究会十周年的回顾报告,南师大党委书记文晓明、江苏省文联书记处书记叶飚荣、著名画家喻继高为研究会十年华诞进行了精彩的讲话。毕宝祥会长还为研究会的长期合作伙伴??南京市宜兴商会、南京市新城市商业置业有限公司、远东集团、天地龙集团颁发了“十周年特殊贡献奖”。
近年来,徐悲鸿作品不断刷新中国画家的世界拍卖纪录,徐悲鸿的影响力在当代依然很大。这些离不开当代艺术家对徐悲鸿的研究与传承,在这方面,江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2001年,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正式成立,到今年已成立十周年,历经三届,前两届的会长是范保文,第三届会长是毕宝祥。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下,研究会十年来为徐悲鸿艺术与精神在当代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概括为十件大事:一、成功举办“新世纪首届徐悲鸿学术研讨会”;二、出版《世纪丰碑??新世纪首届徐悲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促成南京徐悲鸿纪念馆的修复;四、赴新加坡举办“中新艺术交流展”;五、举办“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书画收藏展”;六、成功举办“首届‘徐悲鸿奖’中国画展”;七、创建研究会网站和会刊《斯风》;八、成功举办“首届‘徐悲鸿奖’中国画提名展”;九、成功举办“第二届‘徐悲鸿奖’中国画展”;十、推出“江苏国画名家”电视栏目。这些实事使研究会得到了广泛赞誉。今后,研究会仍将开拓进取、精诚团结,为弘扬悲鸿精神、促进中国艺术的繁荣而不懈努力。徐锴
江苏省文博职业培训学校首届研修班学员顺利结业
10月27日,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主办的“古玩器物经营管理认证”培训项目“苏皖地区第一届古玩器物经营管理高级研修班”学员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经过一周的紧张学习,在江苏省文博职业培训学校完成相关课程考试,顺利结业,不日将获得由人保部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颁发的“古玩器物经营管理师”证书和铜牌,此证书既可作为培训学员从业的凭证,也是代表行业准入的凭证和证明,具有国际的法律性和权威性。
江苏省文博职业培训学校由原南京博物院院长、江苏省收藏家协会会长徐湖平先生亲自担任校长,聘请了国内一流资深文物专家授课。该校是人保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古玩器物经营管理培训项目苏皖地区唯一指定培训基地,首届高级研修班共招收来自江苏各地的学员20多人。这批学员或经营、或收藏,具备了一定的文博知识和实战经验,但由于缺乏权威专家指导,导致其知识凌乱,不系统,在关键问题上模糊,在鉴定时常常拿不准,这届高级研修班的开办可谓顺时应势,在文玩圈受到普遍欢迎。
据了解,学员在一周时间内完成了瓷器、书画和玉器三门课程的学习,授课专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提纲挈领地为学员梳理相关理论知识,还通过大量的实物比对讲授鉴定要领及实战中的技巧和诀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一位来自徐州的学员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次研修班时间虽然短,但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了,学到了很多鉴定技巧和不少密不传人的实战诀窍,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眼界,可以说这几天学到了自己五年都没学到的知识,对一些一直困惑的问题也一下子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无锡的学员张先生引用徐湖平校长在10月21日开学典礼上的话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我们参加这次高级研修班,不光是为了一个本子、一个牌子,关键是实实在在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水平,同时还要结交一帮朋友,结识一批专家,进入一个圈子,更好地促进自己收藏和经营事业的发展。
据江苏文博职业培训学校分管教学的左勇副校长介绍,首届研修班已经圆满结束,获得了学员的一致好评,目前已着手进行将于11月中旬开班的第二届研修班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他还透露,在条件成熟时,将考虑把研修班直接办到安徽和江苏的各市去,以方便学员,更好地为学员做好服务。王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