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翡翠新闻

> 意境之美 用心雕琢

意境之美 用心雕琢

http://feicui168.com 2012-02-22 23:22:50

张炳光正在指导学生们进行翡翠造型设计。

  □记者 陈镇文
 
  特约记者 夏浩真
 
  从广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到中国礼品设计大赛金奖、中国玉器百花奖金奖、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张炳光多年来屡获省级和国家级大奖。
 
  从荣获“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评定为高级工艺美术师,到受聘为揭阳市珠宝玉器商会顾问、揭阳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名誉会长,张炳光近年来获得了诸多的荣誉。
 
  成功来自勤奋。从事过漆画、壁画的张炳光,在与玉雕结缘的20年来,孜孜不倦地勤奋耕耘,锲而不舍探索技艺融合的发展新路。
 
  荣誉就是责任。以感恩心做人、用报恩心做事的张炳光,正在为揭阳玉器产业的做大做强、为传统民间工艺的传承发展积极奉献。
 
  勤奋成就工艺美术大师
 
  艺术之路充满艰辛,大师之所以能成为大师,无不经历过勤奋刻苦的磨练。当代书画家范曾说过:“在艺术上我决不是一个天才。为了探求精深的艺术技巧,我曾在苦海中沉浮,渐渐从混沌中看到光明。 苍天没有给我什么独得之厚,我的每一步前进,都付出了通宵达旦的艰苦劳动和霜晨雨夜的冥思苦想。”
 
  的确,正如古语所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要想成就大器,必须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练。玉雕是一种磨炼意志的艺术,没有一个长期艰苦的实践过程,是不可能取得成就的。
 
  勤奋不是先天生就的,而是后天自己养成的。从小就对画画有浓厚兴趣的张炳光勤奋好学,1980年高中毕业时,正是改革开放之初,带着对艺术的热爱和获得谋生技艺的实际需要,先是师从国画家魏明亮学国画,后又师从揭阳著名金漆画艺术家陈晨光、陈惠标(两人后来都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学习漆画等。传统漆画工艺复杂,学起来难度大、很辛苦,但张炳光不仅坚持了下来,而且还给自己加压,同时学习壁画和图案设计。学有所成后陆续参加大型古建筑的美术设计,成为仙桥一带小有名气的画匠。
 
  张炳光的勤奋,在而立之年与玉雕结缘之后,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30岁那年,已转行从事玉雕、取得不俗成绩的师兄林潮明(后来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动员他到阳美发展。这对张炳光来说,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转行从事玉雕意味着一切必须从零开始,而此时他需要赚钱养家。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张炳光来到阳美重新当起学徒,凭着良好的工艺美术基础和每天比别人多学四五个小时的勤奋刻苦,用三年时间掌握了玉雕技艺。随后,因为生活的需要,他又给别人雕玉赚取工钱养家,直到36岁时才重新回到阳美办玉雕工场,开始自主创业的历程,也开始其个人玉雕风格的不断探索。
 
  如今,张炳光已成为集创作、设计、制作于一身的大师,但依然勤奋如斯。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他,坚持勤于思考和雕琢,坚持挤时间进行国画、壁画的创作,并热情收徒授艺培养玉雕后备人才。他笑言自己已习惯于“自我加压”,不少作品就是这样“逼”出来的,有时灵感也是这样“逼”出来的。
 
  融合创新追求意境之美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随着各种玉雕机械的应用,玉雕似乎变得简单多了。在张炳光看来,玉雕是体力活更是脑力活,虽然玉雕设备已越来越先进,但好的原料也越来越少,需要玉雕师有巧妙运用玉材的智慧和独具特色的创新,以精妙的构思、独到的设计和精湛的技艺,把每块玉石的最大价值体现出来。
 
  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张炳光为玉雕技艺的创新、个人玉雕设计和制作风格的形成而积极探索。在其与玉结缘的20年间,阳美从全国有名的玉器专业村,发展成为 “中国玉都”揭阳的核心产业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阳美翡翠玉雕,更好地得到创造性的保护,产业化路子越走越宽。享誉海内外的阳美玉都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河南、扬州等地的玉商前来落户,也汇聚了大批有着不同玉雕风格的玉雕师傅。在这所没有围墙的 “玉雕大学校”里,张炳光与各地玉雕师互相学习交流,不断地博采众长,不断地融会贯通,逐步形成个人的玉雕风格追求。
 
  艺术是相通的,技艺融合有利于艺术的创新发展。张炳光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从传统艺术吸收营养,把国画、漆画所追求的意境和诗情画意,融合到玉牌、玉璧的设计和雕刻上进行创新。如圆璧,传统圆璧以传统图案为主,以夸张变形的鼓钉、螭龙等纹样图案为主,他以风景画配以古诗词,形成一种意境美和诗情画意;对“花鸟牌”,则改变传统玉雕图案用圆滑线条的做法,把国画的笔法线条融入其中,雕刻的线条粗劲有力,使“花鸟牌”有了国画的意境美,耐人寻味。
 
  在技艺融合创新中的同时,张炳光积极进行玉雕题材上的拓展创新,通过题材的古今融合,丰富玉雕作品的意境美。获得省级和国家级金奖、银奖的玉雕作品中,既有《灵猴献瑞》、《一路连科》、《花好月圆》、《龙凤呈祥》、《瑞寿富贵留香》等传统题材的代表作,也有《奔向2008》、《廉洁清风》等现代题材的代表作。
 
  感恩之心雕琢精彩人生
 
  “做玉就是做人,对玉负责是一种道德。”这是张炳光一贯的坚持。在他看来,玉石不仅有灵性,而且有生命,只有用心尊重、用心雕琢,负起体现玉石最大价值的责任,才能真正雕好玉。
 
  正是对玉负责的坚持,张炳光以技艺为手段,用真挚之心雕琢玉石,让每一块玉石在自己的手底下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提起玉雕摆件《廉洁清风》的创作,他为自己的坚持感到欣慰。那是一块质地像羊脂一样洁白细润、带色部分为豆阳正气的翡翠玉石,可惜裂纹太多。合伙人主张锯片取绿去白,做成在市场上容易卖的小摆件,但张炳光认为翡翠中像羊脂白一样的玉石质地极为少见,这样做浪费了一块做摆件的好材料。在说服了合伙人后,他用了2个月时间进行精心设计,根据玉石特点,设计成以“廉洁清风”为主题的摆件。其后又经8个月的雕刻、2个月的抛光,作品才终于完成。这件富有文化内涵的精品摆件,将具有传统寓意的莲花、莲叶与白鹭等组合, 用缕空雕刻技法着重调水调色,并增加作品的层次感,使玉质更加通透晶莹,豆阳部分更加正气,完美地表现了“廉洁清风”的主题。比原来增值6倍多的这件精品摆件,参加了上海世博会期间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获得了金奖。
 
  对玉负责的坚持,体现的不仅是大师的艺术追求,更是大师的感恩情怀。正是这种感恩情怀,让他为家乡榕城区仙桥街道屯埔村的雨污分流工程捐款而不张扬,为阳美翡翠玉雕的创新发展和玉雕后备人才的培养积极作出贡献。正是这种感恩情怀,让他一直感念师恩,经常看望老师,因此也把积极探索揭阳传统漆画、壁画的传承新路当作一份责任。
 
  张炳光认为,传统民间工艺的艺术价值很高,现在却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这需要政府的重视,也需要工艺美术界积极进行艺术创新的探索。借鉴阳美翡翠玉雕产业化的成功路子和自己在玉雕技艺融合创新的实践,张炳光表示,已联系师兄和揭阳的多位国画家、工艺美术大师,准备共同努力,将国画的一些技法运用到壁画、漆画中去,通过技艺的融合创新后将产品推向市场。目前,已投资进行漆屏技艺革新的小批量生产尝试,如果成功的话,将考虑把壁画、漆画的老艺人重新组织起来,通过产业化的路子,创造性地保护和发展这两种传统民间工艺。
 
  艺无止境,德为其首,德艺双馨才能不断提升事业和生命的高度。不断探索艺术融合发展新路的张炳光,在将一份赖以谋生的职业演变为一条艺术创造的新路子,用心雕琢艺术意境之美的同时,也在用心雕琢自己的精彩人生,弘扬着玉德之美。
 
来源:揭阳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