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莉萍
2月26日,上海拍卖行举行了首场田黄、鸡血石专场拍卖,上拍作品800余件,成交率78%,除传统印章受到藏家争相竞价之外,田黄小摆件和鸡血石雕件也成交活跃。“大摆件在价格上占优势,但人气方面却是文玩小品更受买家欢迎。”上海拍卖行副总经理陈克涛告诉记者,精品田黄的收藏潜力巨大。从重料到兼顾材质和工艺
据陈克涛介绍,除了传统的重量小、实用性强的田黄、鸡血石印章受到众多藏家争相竞价之外,田黄小摆件和鸡血石雕件也人气高涨,特别是价位不高的文玩小品,受到了买家的普遍欢迎。“印章是传统收藏,有一定的市场基础,而且过去田黄和鸡血石雕琢成摆件的情况很少,大都做章料。其中优质的田黄石稀少价高,且体积较小,拳头大小的田黄就堪称国宝了。雕琢田黄讲究尽量减少损失材料,大都是薄意雕,几乎没有深雕。虽然白玉、翡翠都很珍贵,但浮雕、深雕、镂空雕几乎无所不用。可以说,目前人们对田黄雕件的审美水平还不够高。”陈克涛表示,“与2011年的杂项拍卖相比,这次田黄、鸡血石专场拍卖的成交率基本持平,而成交额则略高于去年,高于此前的预期。”
田黄、鸡血石收藏如果只重材质而轻工艺,显然不能体现其文化的博大精深。陈克涛认为轻工艺的现象已经有所改变,“其实买家已经开始从重材质向材质工艺兼顾转化了。在评价田黄、鸡血石的价值方面,其材质固然是首先考量的要素,但作为高附加值艺术品,雕琢的附加值应是其设计水平、工艺价值、纹饰题材等因素,材料价值只是一个基准价。材质好、体积大的田黄、鸡血石难得一见,藏家往往舍不得切割刨开。举个例子,这次拍品中有一件鸡血石雕件,起拍价18万元,最后成交价20万元。这件鸡血石雕件如果做成印章,最少可以做4对大印章,以20万元的成交价计算,平均每个印章5万元,明显比市场价低得多,买家捡漏了。雕件开始受市场欢迎是因为买家意识到其性价比更高。”
田黄石及雕件更具收藏潜力
一位参与竞拍的买家告诉记者:“昌化既产鸡血石也有田黄石,我去昌化时发现,即便是在当地,鸡血石价格也不低,品相接近大红袍的印章价格达到数百万元。据说开采成本越来越高,很多矿开采一年一件好石料都没有。这次专场中有大红袍印章起拍价是几万元,预展时我来看过,性价比较高。”
对于田黄、鸡血石的变现,陈克涛认为拍卖是最便捷、有效的方式。“在征集田黄、鸡血石拍品时,有多位资深藏家拿出藏品和我们协议价格。其中有一位在昌化本地开采、经营鸡血石的藏家,提供了几对品相较高的鸡血石印章。我对其印章给出了5万-6万元一对的价格,最终和他50万元一对的叫价相差10倍。即便印章本身质地很好,但价格没有市场竞争力也很难出手。于是我请他为那件起拍价18万元的鸡血石雕件估价,他的估价高达80万元,又有很大的差距。其实对田黄、鸡血石市场价格指导性更强的无疑是拍卖价。”
陈克涛告诉记者:“在一级市场,几百万元一方印章只是叫价,能够真实成交的很少。去年可能有买家以百万元的价格接手一方印章,但这个价格往往出自产地,还要在合适的时机有合适的买家,不可能随时变现。我们和拍品持有人协商价格时,要求其价格低于市场价的50%-60%,有潜力的拍品,买家自然会竞价,最终的成交价也会接近市场价。我们这批拍品来自几个资深收藏家,都是他们20年前的藏品,那时一方精品印章两千元而已,现在10万元变现,涨幅已经很高了。”
陈克涛认为田黄石及其雕件的收藏潜力更高。在清代,田黄石就有“一两田黄三两金”的说法,随着其价格的不断上涨,又出现了“易金十倍”之说。有数据显示,2005年,田黄石平均价格是4000元/克,而目前的平均价格达到了10000元/克,其中有些精品的价格超过了3万元/克。陈克涛以一件田黄小雕件为例分析说:“这件田黄雕件质地很好,金黄色、通透、薄意雕,以4万元起拍,最终5.5万元成交。这件田黄雕件重61克,按照市场价格10000元/克来计算,其市场价值就是61万元,而这一价位极有可能有价无市。这次进场的买家80%都是新面孔,他们对标的的选择趋于谨慎,高价拍品流拍现象多于低价拍品,性价比高的拍品竞价很激烈,最终成交的拍品都是精品,买家越来越有眼光。”
如何辨别假冒田黄
对于田黄的收藏价值,业内一直存在争议。有专家甚至提出“田黄不算真玉,高价收藏田黄有风险”的观点。对此,古玩商张冰告诉记者,“这几年高档玉石、翡翠、田黄、巴林石、鸡血石都涨幅惊人。特别是红里透黄的顶级田黄石,藏家低于5万/克不会出手。价格暴涨有游资炒作的原因,而且现在玉石价格已经出现了回落。其实很多工艺品店、印章店和古玩店都出售田黄印章,其价格并不像市场中传闻的那么高。另外,田黄的收藏价值是与中国古代尚黄的皇权文化密切相关,是与皇权交织在一起的,而明清以前田黄石并不值钱。此外,关于田黄石资源稀少一说也有待推敲,除了福建寿山田黄,浙江昌化也发现了田黄;从最早发现昌化鸡血石,到巴林鸡血石也充斥市场;和田玉除了有俄料替代,现在还出现了韩料……无疑很多玉石矿种都是从发现一处到多处开花,那么田黄的产地在全世界范围内究竟还有多少?”
陈克涛认为,顶级田黄的收藏价值经得起市场考验,“田黄石是从山上母矿中分离出来的寿山石。从山上经水流冲击,滚落至水田并被埋入1至2米深的土壤中,经过成千上万年泥土和地下水的浸润,在各种机缘巧合的作用下,一块没有棱角、皮色独特的田黄石才能形成,所以田黄石也叫‘独石’,就是说它具有唯一性。田黄石没有完整的矿脉,‘无脉可寻,无根而璞’。不但历来产量很低,而且大块的田黄石极为罕见。历经数百年的不断挖掘,精品田黄石的数量很少,优质的寿山田黄现在一年也出不了一两块。而市场上流通的寿山田黄,主要是昌化田黄石。所以顶级田黄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进入流通领域的假冒田黄或以次充好的田黄并不鲜见,在鉴定过程中,藏家的眼光和经验尤为重要。张冰告诉记者:“就形质而言,田黄石基本为卵状,没有明显棱角,质地非常滋润通透,呈现半透明状,石中还有萝卜丝纹、橘囊纹等纹路。色泽以黄为主,还有红色、白色、黑色和绿色。在造假方面,人工合成的假田黄比较好辨认,手摸没有冰凉感,眼观缺乏天然色泽。有一种用绿泥石染成黄色冒充田黄的现象,分辨起来也不难,田黄质地软,用指甲就能够留下白色的痕迹。不过对于借用鹿目格、碓下黄、连江黄等以次充好的情况,藏家需要仔细辨认,由于欺骗性较强,所以最好能请专业人士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