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念亲(微博):著名玉器鉴定专家、央视《鉴宝》栏目玉器专家、河南卫视《华豫之门》栏目鉴宝专家、江苏省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副主任
用玉祭天,古而有之,在西周初年,周公作礼乐,规定了祭祀制度,在《周礼?春官?大宗伯》中有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周礼中所提到的“璧、琮、圭、璋、琥、璜”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六器”即“六瑞”。下面介绍“六瑞”之一的玉璧。
新石器时代晚期各种文化大多出现了玉璧,而又以环太湖流域良渚文化玉璧(图1)最为代表,一般认为玉材采用的是当地所产的透闪石质玉材,多数不纯,含有较多的青灰色、红黄色杂质,土浸后常呈白雾状。早期的玉璧大多显粗糙,边缘不够规整,璧体厚薄不均匀,表面留有明显的切割痕迹。到了中期,器型仍比较简单,素面无纹,但璧身圆整光滑、制作精细。这时期的玉璧尺寸较大,一般直径在1尺左右,强烈地表现出显贵阶层最大限度占有玉料的愿望,而与这种愿望相对应的主要是一种财富的观念。玉璧自早到晚的嬗变体现出追求圆大和精致并重的趋势,显示出璧在良渚文化中的地位逐步提升的过程。
商周时期玉璧成为贵族阶级专用的礼器。祭天所用的玉璧分大璧、谷璧、蒲璧。三者统称为“拱璧”,因皆须两手拱执。在礼器中的玉璧应该是圆形玉璧,玉料采用的应该是青玉,象征着巨大的天体。商代玉璧多素面无纹;周代大璧无纹,小璧则有雕琢精美的纹饰。纹饰题材主要为龙、凤、鸟纹(图2)。刻法常用宽细阴线加隐起阳纹相结合的手法,宽阴线斜挖而成,线条自然流畅,动物造型柔美,极具特色。
春秋之后,由于礼制衰落,玉璧开始大量被用来作佩饰玉和丧葬用玉。这一时期玉璧(图3)的用途相当广泛,形式多样,难以一概而论。从总体看春秋与战国虽同属一种风格,但在具体的表现上,仍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特点。战国时期,玉璧质地较佳,多用青玉、白玉。璧的尺寸因用途不一而异,一般佩戴的系璧尺寸较小,直径在10厘米以内,殓葬用璧和作为礼器的璧稍大,直径在15至25厘米之间。战国玉璧无论大小,璧体均较薄,厚度在1厘米以下,琢工规整,打磨光亮。内外边沿用阴线刻出,剖面呈三角立棱状,此为战国玉璧的典型特征。在造型上此时开始出现出廓玉璧,即在内孔或外缘上镂雕出生动的动物形象。战国玉璧的装饰纹饰丰富繁杂,前期流行蟠螭纹、蟠虺纹、勾云纹等,后期谷纹(图4)、蒲纹和龙凤纹、兽纹等占据了主导地位,还出现了两组到三组不同纹饰带状布局的组合纹饰。雕刻技法普遍运用粗细阴线相结合,粗阴线碾压成隐起效果,视之同浅浮雕一样;细阴线能刻成像毛发一样细劲而流畅的线条,后人称之为“发丝雕”,被誉为战国玉雕的绝技。
汉代时,玉璧在整体风格上沿袭了战国的风尚而略有变化。玉质仍以白玉、青玉为主,但璧的形体普遍加大,璧形略厚。1983年广州南越王汉墓出土了一件玉璧,直径达54厘米,堪称中国之最。造型上,镂空玉璧和出廓玉璧在汉代大为流行。璧上纹饰仍以谷纹、蒲纹、龙凤纹为主,但和战国相比发生了两点变化,一是谷纹、蒲纹的颗粒大而稀疏,二是组合纹饰更为流行,两组或三组纹带装饰的玉璧(图5)相当普遍。饰以吉祥内容的文字,也是汉代玉璧的特色之一。但从总的水平看,汉代玉璧不及战国的精细。1983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山西汉南越王墓出土了一块兽首衔玉璧(图6),这件器物由一块玉璧和双目圆睁的兽首组成,通高18.2厘米、横长13.8厘米,可上下转动,是中原常见的铺首形状,是门上的装饰物,但不同的是它在造型上打破了中原器物的对称格局,表现出标新立异的风格,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明代玉璧实物看,数量比前三代均多,玉质多选用青玉、白玉制作,加工不精。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一面玉璧浅浮雕螭虎纹,一面雕仿战国时代的谷纹、云纹或是卧蚕纹(图7);二是根据古文献记载中的玉璧式样加以仿制,璧的两面均饰有仿战国、汉代的谷纹、云纹或卧蚕纹,然后在璧体的边沿外增加其他装饰。明代开始出现八卦纹饰的玉璧。
清代玉璧质料极佳,以白玉、青玉为主,主要是用于玩赏,其中除帝王所用的礼器和玩赏品以外,在民间也流行系璧和仿古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