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玉石雕刻艺术家冯志文的作品《鸿业有成》。新华社资料图片
在北京展出的玉石雕刻作品《碧玉纹饰对碗》。新华社资料图片
或许只有在资本的潮水褪去,石头与珍宝才能显现各自的价值。记者近日走访我市多家玉石市场,发现因近年价格暴涨而被喻为“疯狂石头”的玉石收藏品,在今年第一季度销售暗淡。“与紧缩的经济环境有关,也是玉器价格周期性盘整的结果。”市收藏协会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市场波动给消费者上了宝贵一课。
低端玉石价格缩水
近日,北京玉器收藏专家古方受深圳市收藏协会之邀,在深圳市博物馆举行玉器收藏讲座,报告厅里因市民络绎前来而不得不临时加座。到场的既有普通市民,也有玉器经营者,在聆听专家报告同时,他们不少人对时下市场表示隐忧:中低端玉石价格已现跌势,近年来涨势惊人的高端玉石明显停止上涨,“市场的风向变了!”
“现在不会把价格报得虚高了,这样一款龙年吊坠,如果有顾客真心买,1500元就可以成交,去年这种坠子报价在2000元左右。”在市内某古玩城经营一家玉器小门店的李先生向记者展示的
翡翠吊坠如指头大小,颜色绿中带黑,色泽也显得不够温润,在玉器中算不得好品质。
市收藏协会玉器收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刘寒冰表示,现在市场上中低端的玉器,包括马来玉、水墨
翡翠等制成的佛像挂件、手珠手链、十二生肖吊坠,普遍比去年同期低了20%?30%。
与价格下行相伴随的,是交易量的缩水。在龙岗一处大型水晶玉石交易市场,记者昨日看到,即使是周末,客流也显得不是很多,一些较大规模的独立店铺还有一两个人在静待顾客,而一些玉器商场内的小柜台连个值守的人也没有,有些是好几个柜台委托给一家照看。
“以往是元宵节后门店便开张,今年开门特别晚,我们到现在也才经营了20多天。”一户商家向记者表示,这样清淡的生意,近2、3年都少见。
未来市场或两极分化
时下略显冷清的市场,与半年之前宛如冰火两重天。记者在罗湖一处珠宝城的一个销售专柜看到,各种白玉、青白玉、翡翠的饰品和挂件标价从几千到数万不等,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仅去年一年价格就调了四五次,每次都会上涨20%?30%。”
实际上,以翡翠为例,据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资料显示,2000年到2010年,翡翠价格平均每年涨幅约为20%,然而近两年其价格却翻倍上涨。“一些高档翡翠,去年起码上涨了3倍。”刘寒冰表示。
“以前人们购买玉石最主要的是自己佩戴或送给亲朋好友,但近两年来,以投资作为主要目的的购买者越来越多,已经占据了整个玉石消费市场的大半江山。”有业内人士认为。
过高的玉器价格,已经远超普通消费者购买力,变得有价无市;而从去年开始国内经济趋紧,原来囤积玉料的商家首先抛售中低端原料来回笼资金,买卖双方的合力,开始挽紧“疯狂石头”价格狂飙的缰绳。
在市场趋淡的背景下,记者也发现高端玉石价格目前只是放缓节奏,基本没有大的降价出现。“无论是原料商,还是终端零售商,对高端玉器还是惜售心态,而且这一部分市场不受普通消费者购买力影响,目前只能说是持平。”刘寒冰说。
新疆
和田玉原料市场交易信息联盟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中低端的
和田玉籽料价格比去年11月份下跌了15%?20%,但高端的
和田玉籽料价格目前还是维持在3万元/克左右,并没有下跌的趋势。
业内预计,未来市场或将出现两极分化:中低端玉器将淘洗泡沫,而高端玉器由于原料昂贵或产自名家,价格盘整后将稳步上扬。
价值投资才是王道
“玉器价格止涨,有经济大环境因素,也有自身周期性调整的原因。”市收藏协会秘书长韩昌晟表示,一叶知秋,自2010年来的奢侈收藏品热降温已经不再遥远。
记者连日走访市场发现,红木家俱、拉菲红酒等近年热销奢侈品也频频遭遇价格“红灯”。
在福田一家艺术品交易市场,经营红木家具的周老板介绍,眼下中低档的红木降幅最明显,“像缅甸花梨,去年高价的时候大概2.4万元/吨,现在跌到了2万元/吨左右,跌幅近20%;大红酸枝也从去年的16万左右/吨跌到了11万左右/吨了。”
而在国内红酒市场一度呼风唤雨的拉菲红酒,去年以来也遭遇“滑铁卢”。“1982年的拉菲两年前售价曾达到1.6万元/瓶,如今仅售8000元,还少有人光顾。”一家进口葡萄酒代理商对记者表示,拉菲价格的跌幅已经高达45%。
“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奢侈品收藏市场的过度繁荣将出现一个转折,尽早转向更理性的价值收藏,是市场给消费者上了宝贵一课。”有业内人士表示。
“拿玉石收藏来说,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北京玉器收藏专家古方在深圳讲座时说,比如藏家要多学习玉石知识,并且定好长远计划,计划每年投入多少资金,主要投入到哪一类的收藏中等等。要持之以恒、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收藏。可以说,未来的收藏方向是逐渐降低对价格的考虑,转而逐渐重视文化内涵,事实上,当一件玉石有了内涵,还用得着担心它的价格吗?
藏家指点
大师作品更具升值空间
“今天的玉器收藏,市场化扮演着重要角色。”玉器收藏专家、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委员会副秘书长古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化对于玉器收藏的最大影响在于它把玉器收藏变成大众化,带动了席卷全国的藏玉、玩玉的热潮。目前的玉器市场大概可以用“金字塔”的形状来比喻,即高古玉、明清玉和现代玉。
古方介绍,“金字塔”最上面一层是高古玉市场(指汉代或汉以前的玉器),俗话说“高处不胜寒”,高古玉往往数量少,鉴定不易,收藏的群体也很小。高古玉没有固定的价格,差异很大。收藏高古玉一定要有常年不懈努力的学习和鉴赏的经验,只有多年的经验积累,才能达到独立收藏的水平。高古玉所蕴含的文化内容是最丰富的,也最值得收藏。
“金字塔”中间一层是明清玉市场(也称晚期玉),收藏的人不少,由于明清时期距离现代较近,玉器多不入土而在市面上流行,因此玉器的存世量也很大,是众多玉器拍卖会的主力。明清玉器分宫廷作和民间作两类,目前市场价值较高的是宫廷玉器,往往雕工、用料精致,并带有年款,数量很少,升值空间很大。
“金字塔”下面一层是现代玉市场,收藏的人多,玉器流通量也很大,成交额占整个玉器市场的三分之二,构成了玉器收藏与市场的基础。古方表示,现代玉的投资方向重点应放在当代海派和苏派玉雕大师的作品上,海派和苏派的玉雕作品具有用料好、雕工精、创意新等特点,是最具升值潜力的代表。
而投资玉雕大师作品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位玉雕大师的创作黄金期只有20年左右(35-55岁),如果按每年创作8-10件佳作,其一生总共创作仅为160-200件,如果投资每年购买某位大师一半作品(约5件左右),连续投资若干年后就会掌握该大师一半以上的作品,从而控制该作品的定价权,投资少且见效快。
记者手记
盛世收藏要有盛世心态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龙年伊始,收藏市场迎来转折,然而充其量,这一价格扭转只能算收藏市场起伏波线的一个小波段,然而即使是这个让狂热市场冷静下来的小波段,也足以让人们理性思考:对资源竭泽而渔、对社会公平罔顾的暴炒,会给盛世收藏带来怎样的影响?
今日中国收藏热,实际只有短短30多年的历史,让我们放眼百年,曾经鼎盛的收藏热也隐藏在历史中:受乾隆帝的影响,清中晚期至民国,古玉成为古玩中最重要的品种,民间藏玉和玩玉蔚然成风,大家珍品不可胜数。
然而至上世纪20?30年代,中国处于动荡时期,昔日珍品风卷云散,美国古董商包尔(A. W. Bahr)曾描述说“那个动乱的年代,中国的收藏家们(被迫)带着他们最喜爱的少数珍宝逃掉,我既不费力也不费钱就能搞到很稀罕的玉器。”这也是今日最具中国文化内涵的高古玉藏品大多收藏于海外的原因。
鉴史知今,收藏品真正的价值,其实不在原料的珍贵、雕琢的精巧,而在于一个平稳、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与社会基础。而山石草木受无尽止的资源掠夺,游资炒作备受推崇、藏品拍卖成行贿手段等等,当这些成为收藏“盛宴”的时候,盛世收藏梦又还能做多久?
收藏是有历史纵深的,收藏也是有生命的,今日收藏市场理性回归的不应仅是价格,还应是每位置身其中的收藏者的人心。(沈勇)
相关新闻
万家作坊鲸吞玉石原料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沈勇)“目前,中国玉石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制玉工艺对玉料消耗过快。”古方表示,据统计,我国现在有不下1万个玉石作坊,其中不少是不分昼夜地无节制、无序、无规划地进行玉石加工。
照目前这种消耗速度,5年以后,籽料很有可能会被消耗光,到时,整个玉石界将会陷入“无米之炊”的境地。就算有,那也是囤积后的籽料,也是价格大大提升后的籽料,“随便一雕琢,就雕下一大笔钱,谁还能竭心尽力地创作?”古方因此提倡,玉石工艺大师们应该起带头作用,使用一般玉料,如和田玉中的青玉和碧玉等来进行创作。加大设计含金量,增加玉的文化内涵,从而化腐朽为神奇,淡化玉料在整件艺术品中的价值比重。这样起带头作用之后,玉石设计和创作水平在玉石价值中的比重会慢慢增加,从而逐渐改变市场中对玉料的过度关注和消耗。
来源:深圳特区报 记者 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