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近日,一份涉及中国文物的《地下作旧产业调查》公布。该调查对中国庞大的文物造假体系产业链进行了分析,并对文物造假按照类型进行分区。如陶瓷造假分布全国,重灾区在景德镇等地。(3月18日《金陵晚报》)
文物古玩造假的“技艺”,已经可谓罄竹难书。估价24亿元的假“金缕玉衣”骗取银行贷款7亿元,拍卖2.2亿元的“汉代玉凳”竟是邳州人粘出来的……甚至在古玩市场上,还流行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双蓝圈,六字款,不是河南就是老陕,买得多,遭得惨”。意思是目前古玩市场上所谓“明清官窑瓷器”,其实基本都是来自河南、陕西等地的新仿瓷器。此前媒体报道称,据有关资料显示,这种集文物仿制、运输、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目前在国内拥有超过10万从业者,每年收入超过百亿元。
如果说打着专利擦边球的“山寨货”还有些情有可原,那么,以坑蒙拐骗为全部要义的古玩造假则与打劫几无差异。赝品满天飞、泡沫陷阱随处可见,一边是铺天盖地的“鉴宝”节目,一边是倾家荡产的悲怆经历??文物艺术品市场已经成了骗子练就“厚黑大法”的天堂。以至于在2012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毅进专门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玉器及工艺品市场规范管理》的建议,要求严惩作出假鉴定证书的专家与鉴定机构,甚至将其踢出市场。
文物艺术品市场乱象纷呈,直接原因在于两个层面:一是法纪不彰、管理不当,2002年颁布实施的《文物保护法》主要对文物考古、挖掘、馆藏文物的保护进行了规范,基本无涉民间收藏鉴定,对文物造假牟利行为缺乏得力规制。二是标准流失、机构专家兴风作浪,譬如“汉代玉凳”之所以能够乱真,恰恰在于一些职业“跑老件”的人、鉴定专家、拍卖公司联手推波助澜所致,“鉴宝专家”比宝物还多,有没有“国标”衡定文物艺术品真伪及高下,结果就是市场“群魔乱舞”,不治而乱。
根本而言,文物艺术品之所以能形成完整的“造假产业链”,既在于国人消费结构升级所需、同时也是投资渠道狭隘的结果。国家统计局报告称,2011年,我国居民银行存款余额达35.2万亿元。尽管CPI一直领跑于利率之前,但我国大多居民财产性收入主要还是存款利息。当此背景下,一旦股市惨绿、楼市不稳,而民间融资又被贴上非法化标签,那么,文物艺术品等实体投资就裹挟着投机的魅影汹涌而至。
透视假文物产业链背后的真问题,既要“头痛医头”地整饬相关市场,更要拓宽民间投资渠道,让闲余的民间资本能有更理性的理财选择。
◇ 邓海建(江苏南通 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