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名而来的外国人在潘家园选购首饰盒
说起潘家园,现在几乎成了北京的著名景点之一了,谁人不知,哪个不晓。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真真假假的古董文玩,玉器瓷器,石雕木雕,旧书旧刊,在这里是琳琅满目,数不胜数,让人目不暇接。上至外国元首、外交官,下至普通市民百姓,有来这儿寻觅中国古文化遗韵的,有古玩爱好者淘宝捡漏的,有来开眼找乐休闲的,不一而足。新年伊始,我们特开辟“搜奇找乐潘家园”一栏,讲述这里的故事。也欢迎与潘家园有缘得趣的读者,不吝赐稿。 ???编者
在潘家园市场,古董杂项数量最大,类别最多。不仅几排画栋雕梁的专卖店陈列得满满当当,中部大货场的摊位更是洋洋大观。有玉石、首饰、木雕、竹刻、珐琅、烛台、粉盒、佛像、香炉、餐具,还有景泰蓝、老照片、老镜框、老唱片、老乐器、老钟表、老收音机、老照像机、老月份牌……论品种样式,不下几千种。可谓中西兼备、土洋并存。
拿玉石来说,原料优劣与雕工的高下形成了极大差价。一块普通的巴林或寿山石章,品相再好,只不过二三十元以内,可如果有了精美的印钮那就升了值,属于“俏色”活儿就更为难得。十余年前,故宫博物院有个王鲁桓,是擅长雕刻的中年艺术家,他的印章及石雕作品常常用“俏色”的手法将昆虫与石料主体巧妙分离。其创意的独特、雕工的精美、品位的高雅令人惊叹,美学家王朝闻先生曾给予很高评价,海内外收藏家竞相求购。后来,王鲁桓到海外发展,系列杰作在美国博物馆巡展,引起轰动。那一阵子,我迷上了印钮,后来,在古玩城专卖店,选了一件秋虫衰草的印章。当时,在玻璃柜内的灯光下,这印章真是美轮美奂,但买回家来放在百宝阁上,不仅黯然失色,而且雕工的败笔也显露出来。
岫玉是常见的玉石,原料极不值钱,我以前去北京玉器厂参观,曾见到院子里一处地面就是岫玉原料铺就的。在地摊上,雕刻粗糙的岫玉小生肖挂件两元钱就买一件。可成色好、雕工考究的岫玉作品就截然不同了。在项链、手镯、耳环、胸针等小商品的地摊上,生意最火。只不过所谓玛瑙串珠,不少是红色石粉压制;纯圆的珍珠项链,不少是塑料珠涂上荧光粉而已。现在女士们选首饰主要为造型好看、好玩、只要不太昂贵,材质倒无所谓了。
去年,友人张君曾在潘家园买下一尊小件唐代仕女石雕,花了千余元。细细欣赏这件作品,其眉宇、眼神、两颊、口型妙在自然,真不像赝品。那含而不露的浅笑,那隐隐现出的忧虑,活脱一个中国的蒙娜丽莎!后来张君请拍卖行专家鉴定,最次也是民国前的仿品,这使我想到前几年从潘家园的石雕商人中得到一个信息:一位曲阳技师生产了十件仿唐代仕女头像,500元一件,很有品位。只不过要成批出售,我连问了几个同行,都不愿购买,只能痛失良机。要知道,河北曲阳技师的手艺是早有定评,那些作品,确实是上乘之作呢!
人们从潘家园得到的好处太多了???书画家古干在此陆续买到清代上品木制佛像一座、造型各异的铁磬二十余件,在画室中构成了一处出色的景观;摄影家李英杰,在此精挑细选了一百余幅老照片作为收藏,北京电视台根据他撰写的评论,制作了生动的专题节目;设计家张守义10年中含辛茹苦地从这里淘到500余件历代灯具精品,举办了展览,出版了《老油灯》画册;河北蔚县单猴剪纸厂厂长、工艺美术家高佃亮,为了收集近现代剪纸作品,也多次到潘家园觅宝……
我去潘家园的几次,几乎次次都能见到中外顾客提着老收音机、老电唱机等使人怀旧的那些宝贝。在三里屯酒吧街和不少名人、凡人的家居中,也处处有它们的倩影。随着生活的日益富裕,文化的积淀也日益为人们所珍视。凡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老旧的东西,必然有其曲折的经历、绵长的足迹、温馨的回忆…… (鹿耀世)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新华网 2005年01月25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