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古玉市场

> 西安古玩市场走向何方

西安古玩市场走向何方

http://feicui168.com 2008-02-07 11:36:35
   在古城的小东门内,有一个自明清以来就一直存在的旧货市场,俗称“鬼市”。二三十年前,在“鬼市”上开始出现了古玩玉器,让“鬼市”档次提高了许多,尤其是其中一些来路神秘的“旧货”,更让“鬼市”声名大噪,一直发展到今天,成为集“古玩珍品、竹木牙雕、古董家具、珠宝玉器、古籍拓片、钱币、陶瓷、书画、服饰地摊、民俗工艺、古旧杂项”于一体的较大规模的古玩市场。

    散兵作战的古玩市场

    从上世纪80年代古玩市场启动,经过了90年代至今的发展,目前西安已经形成八仙庵古玩市场、小东门古玩市场和朱雀路古玩城三分天下的大格局,同时也形成了化觉巷、书院门两个较小规模的市场。在玩家眼里,这三处大的市场似乎才能代表真正意义上的鉴赏和收藏,而外地来的游客却更愿意去化觉巷和书院门,因为这两处“小地方”具备更丰富的旅游资源,更具卖点;相反,这三处古玩城却显得门前冷清,少人问津。让这些古玩城汗颜的是,当有旅行社带领外国旅客购物参观时,但看到杂乱的现场后游客全部拒绝下车。

    尽管在1995年,西安成立了文物市场管理办公室,在全国率先实行规范管理,但这些各具特色的市场并没有得到多少有益的发展,一直维持着惨淡的经验。相反,比西安起步晚的北京、深圳无论从规模和档次,都走在了西安的前面。

    古玩市场亟需整合

    在日前举办的一场较高层次的古玩市场发展研讨会上,市收藏协会原会长李静认为,西安的古玩市场亟需整合。目前,各家市场存在一些通病问题,如市场分散、规模小、周边环境差,售品摆放零乱,而且赝品充斥市场,各类旧货和仿复品混杂等,令许多慕名而来者大为失望。

    李静说,全国的古玩市场发展都经历了从地摊到大棚,再由大棚到古玩城的阶段性跨跃,但西安的古玩市场,却仍处于“大棚”阶段,多数经营古玩艺术品的商户仍保持着极强的游击习气。这与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文物大省的历史地位很不相称,也与收藏家、古玩爱好者的实际需求不相称,难以吸引外来的游客参观。李静认为,市场和资源的如何重新整合,成为西安古玩市场眼下要反思的首要课题。


    市场管理需要规范

    省收藏协会副秘书长咸建军认为,目前西部需要一个大的古玩市场,需要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古玩艺术品展销中心,西安应承担起这个重任,除了西安具备独一无二的历史“天分”外,西安地区每年有300万国外游客,1700万国内游客,且有一大批热爱古玩并在全国很有名望的收藏家,以及著名的文物鉴定专家和学者。

    他认为,无论是收藏家,还是艺术家都希望有一个公平交易的场所,所以必须要对市场实行规范的管理,而管理又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改善目前这种档次低下、管理混乱的低层次问题;其次是解决古玩赝品的问题,这也是决定古玩市场能否长久存活的主要问题,管理者应当在市场内聘请鉴定专家当场鉴定,解除购买者的后顾之忧,为市场的持续壮大扫清道路。(记者 黎文安 实习生 王璐)

                             信息来源:西安日报 新华网 2005年02月01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