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古玉市场

> 怎么拯救广东省江门古董旧玉器市场

怎么拯救广东省江门古董旧玉器市场

http://feicui168.com 2008-02-07 11:36:42
    位于江门市区中心市场的古董旧玉器市场,曾是华南第一大室内古董旧玉器市场,一度闻名华南和港澳台地区等,甚至吸引前澳门总督韦奇立的夫人、岳父等慕名而来。但随着广州、中山等地玉器市场的崛起,江门古董旧玉器市场的区位优势逐渐丧失,景况江河日下。但其曾拥有的地位和影响,至今还在很多当地“弄玉人”的内心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们期望江门能够加快重振古董旧玉器市场雄风的步伐。
 
    昨日 靠地摊发家成“华南最大”
 
    江门的古董旧玉器市场发端于改革开放之初,当时江门一批爱好古玉器等文物的商贩,把自己收集的古玉器等摆在街边交易,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小市场。随着规模不断扩大,1989年10月,当地有关部门为规范市场秩序,就在中心市场的二楼开办了专门的古董旧玉器市场。一些经营者也纷纷租赁摊位,经营旧玉器、古钱、古画、古董、古陶瓷、古旧家具等。
 
    由于江门五邑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又毗邻港澳,外国客商和游客也比较多,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而且江门的古董旧玉器市场开办得早,其它地方很少有这种成气候的专业市场,吸引了各地客商来此交易,使这里成了一个古董旧玉器的集散地。很快,市场声名远扬,全国各地的一些古玩行家纷纷慕名而至,成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室内古董旧玉器市场之一,客商遍及内地20多个省、市和港澳台地区,甚至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华侨也远道而来。
 
    市场在1993年到1997年发展最为鼎盛,当时一个月的交易额能达到100多万元,红火程度可见一斑。1993年,当时澳门总督韦奇立的夫人、岳父等就慕名而来,专门到旧玉器市场选购旧货玉器,选购了花瓶、笔插、陶瓷公仔等瓷器一批。
 
    今日 这里的世界有点冷
 
    如今,古董旧玉器市场依然还是在江门市区常安路中心市场二楼,但在超过1000平方米的场地里,固定门店只剩10多家,每周日上午开集交易日,地摊档也不过几十家。星期日,记者来到古董旧玉器市场实地体验了一把。
 
    市场一楼是一个综合肉菜市场,里面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步上二楼旧货玉器市场,一排排、一列列的地摊呈现眼前。相对楼下菜市场的热闹,这里显得有点冷清,虽然摊位不算很少,但顾客并不是很多。
 
    一个中年男子的摊位前驻足,他的面前摆满了玉如意、旧玉佩、古钱币和民国时期的物什等等。记者一边观赏一边和摊主聊天。这位摊主是广州人,经常奔跑于广州、中山、肇庆等地的古玩和玉器市场,有时还沿途收集古物。对于这个市场,他颇有感触。他说,以前老顾主是一批一批地买,现在就很少了有这种情况了,一天也难成几宗生意。
 
    离开地摊档再往里走,就是固定门店。与流动摊位的相比,门店的生意显得更冷清。虽然店里货物种类丰富,一些大件的古董家私堆积在门外,但却门可罗雀。
 
    走进其中一家门店,店主正默然地坐着看报纸,一个老式的收音机放着流行歌曲,里面再没有其他人。记者和店主搭讪了几句,他除了介绍一些商品情况之外,对于经营状况不愿多说。
 
    不到下午2点,开始有摊主撤摊,市场里的人流也明显少了许多,开集交易也渐渐接近尾声。
 
    第二天,再次来到该市场,由于不是开集日整个市场更是冷冷清清,很少有顾客光顾。很多档口都已关门歇业,只有几个档口在营业,几个店主干脆围在一起下棋打牌娱乐。
 
    昨日 没落始于亚洲金融风暴
 
    古董旧玉器市场的没落轨迹,是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的,当时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原是这个市场主力购买群体??港、澳、台以及东南亚一些地区的客商,大部分因此都销声匿迹。同时,由于广州、中山等地也相继建立了相关的古董旧玉器市场,江门古董旧玉器市场的区位优势在逐渐丧失,再加上管理、意识和服务跟不上发展的形势,市场经营也就开始走下坡路,而且每况愈下。
 
    旧货玉器市场的没落,也曾经引起了江门有关政府部门的关注。2002年侨乡旅游节前,政府曾一度有意将潮江路一带打造成花鸟古玩专业街,以免税收、便宜租金等优惠政策吸引一些户主迁到潮江路,在潮江路某商厦中还设有“潮江玉器工艺城”的招牌。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时经两年市场依然冷冷清清,新的经营者不敢进入,旧的也因为生意清淡陆续迁出。屋漏偏遇连夜雨,商厦业主见该市场难成气候,便不再与户主续约,并把物业租给其他行业经营,令得原本已经惨淡经营的古董旧玉器市场更是雪上加霜。
 
    之后,又有人提议在陈白沙纪念馆周围划出一块地,规划成新的古董旧玉器市场,凭借陈白沙的名气和客流,提升市场的竞争力,希望能够重振雄风。但是由于涉及到征地和资金等问题,最终难有下文。江门古董旧玉器市场现在也只能继续蜗居于肉菜市场二楼。
 
    今日 期待市场慢慢恢复
 
    江门周边一些城市,看到了古玩市场的无限潜力和美好前景,大力兴建、发展古玩古董市场。而且依仗着优惠的政策、完善的设施和周到的服务,一批新兴古玩古董市场迅速在江门周遍城市发展壮大。
 
    据业内人士介绍,位于江门东边的中山市三乡镇,其玉器业曾经落后于江门,但其在政府加强对该市场规范管理及三乡镇高度重视和积极扶持下,一些商家也看中了其无限的发展前景和潜力,不断投入巨资,兴建管理规范、规模经营的大型古旧家具和玉器市场,使三乡逐渐成为国内外日益知名的古旧家具大市场,成为三乡镇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面对激烈的竞争,江门古董旧玉器市场在管理、服务和发展意识上各方面明显滞后,而且各自为政。因此,没落也是正常的。”一位业内人士称。
 
    那么,江门古董旧玉器市场还会不会风光重现?还值得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发展吗?
 
    江门文物研究会副会长、老行尊冼振雄认为,江门古董旧玉器市场在国内外已打出了名声,这是个很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市场慢慢恢复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另外也有专家表示,在目前政府还不具备对大量民间珍贵文物收购、收藏、展示能力的现实条件下,扶持和发展民间收藏事业,是十分有利于“藏宝于民”的开展的。这不仅能够实现对文物的保护,繁荣收藏文化,而且还可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同时,大力振兴古董玉器市场,为民间收藏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对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有积极意义。
 
    尽管江门古董旧玉器市场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但是一些商铺对未来还是充满了信心。他们认为,随着中国入世,各地交流会越来越频繁,这给旧玉器市场也提供了更多的生意机会。
 
    专家献计
    以“旧”创新:
 
    政府可以在政策、规划和招商引资上下大工夫,给予积极的引导和扶持。江门古董旧玉器市场还应该把“旧”字的特色发挥出来,走一条差异化的道路,占领市场的制高点。然后,和新会仿古家私业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不断扩充和完善产业链,走规模产业化、集约化的道路,打造成像广州“华林玉器街”那样年交易额超亿元的品牌特色街。
 
    合纵则强
 
    政府可以把市区长堤风貌街打造成以古董旧货旧玉器为主,其他相关产业如画廊、珠宝、工艺品、曲艺茶座、私人博物馆等相结合的文化特色街。市区几个旧货玉器市场全部集中搬到风貌街经营,使得外地客人来到江门只要到一个地方就可以领略此类文化风采,逐步形成江门强大的文化、旅游品牌,在富有民国建筑风格的长堤风貌街描绘出一幅南国市井风情画。

    学习“碉楼”好榜样
 
    客观上说,目前要把江门古董旧玉器市场,恢复到以前的地位和风光已经有相当的难度,但是这并不代表说已经没有开发的可能,关键还是如何花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效果,我们不能把来之不易的资源白白浪费掉。
 
    其实,探讨曾经“名声在外”的江门古董旧玉器市场的沉浮,并不完全出于如何让其能够重振雄风,更多的是希望能够从中得到一些有关“名气”方面的启发。
 
    与江门古董旧玉器市场形成对比的是开平碉楼。从散落乡间的小楼,到轰动全球的文化瑰宝,期间过程不过是短短的几年时间。这当中的许多经验都能够让人觉得兴奋。
 
    开平碉楼之所以能够成功名扬海内外,给开平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的功劳可能不是用了多少钱的问题,而是她的成功让人看到了一条让一个城市“名”起的经验。
 
    其实,开平能够用于开发碉楼的资金并不多,关键是都能用到“刀刃”上,抓住申遗这个“要害”,用尽全力出击。这些“力”,不仅是自己“力”,而且借到了外边不少力。比如一大批专家学者的“力”,还有省政府的“力”,把保护开发以及包装营销完美地结合,最终成功名气暴涨。
 
    事实上,如何让江门“名声在外”,一直都是政府方面案头上的重要事项,而且也一直在做着一些工作,比如建设文化名市就是一个典型。关于文化名市建设各种规划已经出了一大箩,效果还有待检验,但前段时间,某媒体上一篇《江门,沉默不是金》文章,已经关于江门为何在珠三角“失语”、“失名”的问题直接推到舆论前台。
 
    那么,是什么制约了江门无法“一鸣惊人”呢?恐怕人才和资金是问题的关键。据有关方面初步统计,2004年江门文化系统在职人员139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16人,仅占22。7%。而每年可以投入文化建设的资金也是捉襟见肘。
 
    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都是庞大的工程,在目前江门的有限财力现实之下,资金和人才自然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在重振江门古董旧玉器市场过程中,有关方面能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在在此基础上,如何引进更多的人才,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就成了重大的考验,这也是能不能够尽快让江门“名”的关键。
 
                                 来源:慧聪网 2005年4月1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