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在百年间有许多引人注目的重大发现,出土精美的古代文物数不胜数。但令人惋惜的是,这些数不胜数的文物只有很少的一些有幸进入到博物馆的橱窗里,它们中的大部分都静静地躺在黑洞洞的库房里,研究者不得一见,大众也就更没有眼福了。值得庆幸的是,在考古学家观念更新的同时,传媒技术有了飞跃发展,这使得人们不用进入博物馆,也能观赏到大量出土文物。这不仅为学者们的研究及时提供了可靠依据,也逐渐满足了大众鉴赏古物的需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及全国各地260多家考古、文博部门共同编写、科学出版社出版的15卷本《中国出土玉器全集》(2005年10月版,以下简称《全集》),就是近年来少见的这样一部巨制。它将中国古代文明的晶莹璀璨和温雅润泽,真真切切地展现到了我们面前。《全集》收入近4000件出土玉器,几乎将中国近百年出土的珍贵玉器收罗一尽,每一件都极精致,每一件都记录着一页历史。
古代玉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符号,更是中国早期文明的一个鲜明象征。早在约一万年前,先民就开始用玉料制作工具与装饰品,至史前时代末期制成形形色色的玉石礼器。古人自己爱玉,也以为神亦爱之。因此,许多精工细作的玉器,成了献给神?们必备的礼物。进入文明时代,历朝历代更是将玉之器广泛用于祭祀、礼仪、丧葬、装饰等各个方面,美玉更多地贴近于人了,玉器又经历了由神圣化到人性化、由神秘化到世俗化的转变。
古代中国人将“玉性”与“人性”相契合,仁人君子将玉推崇为立世之标准、为人之楷模。《礼记》中孔子曰:“君子比德于玉”。玉德何在?它温润的色泽象征仁,质地坚实象征智。它佩挂于身上象征礼,声音清越象征乐。它瑕不掩瑜、瑜不掩瑕象征忠,色彩明丽象征信。它气如白虹象征天,精神出于山川象征地,等等。孔子还引述《诗经》的诗句“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说明君子贵玉的道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在一些关键结构上是用美玉来构筑的,玉石温润儒雅的特性已融入中华民族整体性格之中。
玉器从古至今一直是华夏子孙的挚爱,欣赏玉石之美是国人特有的情怀。考古工作者以他们辛勤的劳动,唤醒了那些沉睡在地下千百年的古代玉器,将晶莹润泽的古代文明之光捧到了我们的眼前。兴隆洼遗址、牛河梁遗址、余杭良渚遗址、齐家文化墓葬、殷墟妇好墓、三星堆遗址、大洋洲墓葬、南越王墓,在许多地点,陆续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古代玉器。在《全集》里我们看到了新石器玉器的简率朴拙,夏商玉器的凝重刚劲,两周玉器的玲珑流畅,两汉玉器的温稳有力,唐代玉器的新巧典雅,两宋玉器的简洁灵秀,辽金元玉器的敦厚别致,明代玉器的简练圆熟,清代玉器的富丽繁缛。因此可以说,《全集》是一部简明的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史,4000余幅出土玉器的精美图片,涵盖了中国田野考古科学发掘出土玉器的全貌,也基本展示出了玉器发展的全貌,为玉器的研究、断代、辨伪积累了大量的科学资料。而且,收入《全集》的玉器图片大多数都是第一次面世,这是许多研究者久已盼望的事情。这些玉器都是经科学发掘出土的标本,都有明确的时代,成为广大学者和玉器爱好者认识古玉、研究古玉、判年断代的最新和最重要的资料。
这次编撰工程浩繁,动员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考古所、各地文博单位和高等院校文博学院等260多个部门的专家,收入的玉器资料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参编人数达近千人。特别令人高兴的是,主持组织这次出版盛事的,是古玉研究领域的一支新军。他们在老一代学者们的培养下,开启了古玉研究的一个新阶段。(王仁湘)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