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文化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品收藏也越来越升温,继历史上宋代、清代乾隆年间、民国末年这三次收藏高峰后,我国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盛世收藏时期,可称之为第四次收藏大潮。而玉器文化是我国古代特有的艺术精华之重,自古至今都是人们收藏的热点。
古玉收藏市场潜力巨大
在历经久远年代与历史的沧桑积淀之后,中国玉器已步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这其中尤其是那些年代久远、让人遐想无尽的高古玉,文化特质最为明显,除了祭祀、图腾、象征之外还有避邪的寓意,它们象征着远古的宗教、神权、财富、地位,附带有诸多神秘的色彩。古玉蕴意生命万象,表达出了古人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之情,蕴含着对天地万物等自然现象祈祷崇拜之意,折射出我国特有的一种远古精神文化精髓,尤为受人青睐。
玉器特有的温润特征和可盘玩、易保存、便于观赏的特质,与它源远的人文文化,吸引和唤醒了一大批收藏人士跃跃欲试,准备投资玉器收藏。如今在北京、上海、广州各大城市的收藏品市场中,玉器专卖随处可见。从皇家到民间,从古代到现在,中国人都对玉器始终喜爱有加,那些传承有序、文化期特征明显的高古玉,价格更早已暴涨至上百万元。两年前,在纽约苏富比“中国陶瓷工艺品”专场拍卖中,一件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时的玉刀,就曾以23。2万美元成交,而在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的一件商代的礼仪器玉戈,在2005年艺术品春拍中受到广泛关注,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拍卖师从380万元起拍,经过6次激烈竞价,最终以480万元的价格成交,充分展示了古玉的巨大市场潜力和文化魅力。高古玉器可谓是玉器市场的常青树,不论市场风云如何变幻,它都以其悠远的文化含量、极高的艺术品位笑傲玉器拍场。
收藏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一个前世所未有的爱玉、珍玉、藏玉的历史巅峰时代已经来临,古玉投资收藏正当时。
源远流长的爱玉情结
中国有着悠久的玉文化历史,自古中华民族就是爱玉、崇玉、敬玉的民族,其玉文化情结则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明史的长河中,中华文明有着自己独有灿烂辉煌以及绵延上下8000年的玉文化。
玉器是从旧时器时代的石器中逐渐分离出来的。经考古发掘出土的玉器考证,目前,中国玉文化主要代表有:以东北地区辽河流域为中心的查海文化、红山文化;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黄河下游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西北地区的齐家文化;西南成都地区的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这些文化遗址中都发掘出了精美绝伦的玉器。
玉器在古代作为一种礼器,本就有着祈求吉祥的寓意。古人对自然界的不测风云、人世间的旦夕祸福无法理解和抵御,便只能求助于神灵的保佑,而玉便是与神灵的沟通、祈求吉祥如意的一种瑞物。原始社会起初人们对玉的认识比较单纯,只作为一般的生产工具。后人们因崇拜自然、崇拜祖先,我国古代先人们对玉的神化和迷信为:玉乃山川之精英,自然界万物之精华。玉渐被神秘化、神圣化,而成为祭天、祀地、祭祖先的礼器。进入阶级社会后,玉又继而礼仪化、人格化。《管子》说:“玉有九德。”孔子说:“玉有十一德。”从而玉被赋予了更多的道德规范。玉器分为礼仪用器和装饰用玉,而玉就如它中文字的写法,象征为王者才能怀中享有的专有宝物。
东汉时期,时人许慎《说文解字》受先哲孔子“君子比德于玉”说法的影响,提出玉有五德之说,即:“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畅,等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使,繁之方也。”也就是说玉是“仁”、“义”、“智”、“勇”、“洁”五德的象征。“玉有五德”,以玉的温润色泽代表仁慈、内外的一致象征正直(义),坚韧质地象征智慧,不伤人的棱角表示公平正义,敲击时发出的清脆舒畅的乐音是廉直美德的反映。
古人自古亦将美石称为玉,脍炙人口的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亦称做《石头记》,宝玉、黛玉等都以美玉为其名。《水浒传》是因为宋代皇帝喜欢奇花美石,横征暴敛出“花石冈”税赋,迫使把宋江与众好汉逼上梁山,上演了一场108好汉的精彩传奇。尤为特殊的是,《西游记》这个古代神话传说的经典,竟然也写的是美猴王破美石而横空出世。可见玉文化在我国影响之深。
爱玉者都能深刻体会到盘玉的乐趣。所谓“盘玉”,是民间流传的一种赏玩玉石的方法,将玉器持于手上,一边赏玩,一边念想玉的美德,不断地从玉的美德中吸取精华,养自身之气质。久而久之,就可以达到玉人合一,不仅玉器得到了养护,原本色泽晦暗的玉石整旧如新,盘玉人的精神也得到了升华。盘玉如同茶道,是对某种事物的欣赏和研究达到了一种高尚境界。与其说是人盘玉,不如说是玉盘人,人玉合为一体,精神通灵。浮躁的现代人,正是需要这样一种平心凝神的气度。当然,笔者认为,古玉还是以不盘为好,这样可以保持它的原始风貌,所谓何不洗风尘,风韵尤自然。
玉被人们赋予了以上文化含义后,成为了古代君子最爱之物。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君子无故玉不离其身、黄金有价玉无价、冰清玉洁、珠圆玉润等象征美好之说。
夏商时期七彩玉璇玑鉴赏
七彩玉璇玑古玉沁色美丽,呈七彩斑斓之色,最大齿径为9。5cm,内径2。6cm,厚0。4cm。通身钙化,泌斑密布,纹理错杂,外缘有三个齿牙形图起,齿上各有4个阑齿,器形规整,似变形的太阳光环,整器布满萝卜丝纹,蚂蚁洞、土古、钙化、鸡骨白等种古玉开门现象都有表现,通体素面磨光,玉的琢磨技术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是目前所发现的夏商文化时期的璇玑中制作工艺最为精湛之作。
玉器入土百千年后,受地下温度、湿度、压力和各种化学物质的影响,产生了色彩和质地的变化,他物浸染,形成所谓的沁色。玉最奥秘的境界就是“沁色”,“沁”被作为鉴别断代玉灵魂的依据。沁玉是极为珍贵的,但凡出土或传世的古玉真品,光亮如新者极其罕见,其上多带有一种非人为造成的沁色,因为它的沁色丰富多彩、绚丽斑澜,故而为历代收藏家、鉴赏家所珍爱。前人认为,“古玉器温润纯厚,晶莹光洁,尤其各种色沁之妙,如同浮云遮日,舞鹤游天,富有无穷的奇致异趣,不仅悦人之目,且能悦人之心”。 玉有吸附天地之灵气的秉性,好的古玉必须要经千百年地下的埋藏,这样渐渐会演化出各种沁色,一般有两三种,好的有五种,是人和天地多重共同创造的奇葩,并有“玉得五色沁胜得十万金、千金难买五色玉”之说。从“天人合一”、“天地人和”的角度看,五色沁古玉可以说达到了极致境界。传说当年嗜古玉入迷的乾隆皇帝最喜佩带的一块宝玉有七种沁色,乾隆将之视为至宝。而此玉璇玑尤其是其美丽的沁色,在现世古玉中仅见,有如女娲补天掉落人间的七彩石,有诗云:沁色斑斓美如朝晖晚霞,清丽动人宛若出水芙蓉。我们自可从它绚烂美丽、斑驳丰富的沁色里,感受到一种来自远古的、千百年来自然形成的色彩美韵。
璇玑究竟做何用途,到目前为止尚无定论。一些考古专家将其视为典型的璧。有学者认为是古人对太阳的图腾崇拜,还有专家认为该器为仿水涡之形,用于求雨祭祀水神,更有认为是一种礼仪用器的。该器究竟何用?有待于专家进一步考证。但这件彩玉璇玑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夏商时代玉器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
藏家介绍
杜平 ,笔名雕刻时光,资深收藏家。长期从事古玉收藏及古文化研究鉴赏,私人藏品主要为古玉器及陶塑等项,尤在以巴蜀文化、古滇国文化为主项的玉器、高古陶器、碑拓、古印章、刺绣、锡器、青铜器等诸多收藏研究领域颇多建树。在致力于弘扬远古巴蜀陶塑及三星堆、金沙遗址文化研究方面,在艺术品收藏界中影响甚深。
来源: 投资理财周刊a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