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红山文化玉器,许多人都非常熟悉。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先后在辽宁省凌源县三官甸、喀左县东山咀和建平县牛河梁红山文化的墓葬与遗址中,出土了多件极其精美的红山文化玉器。自此,一些以往曾被当作商、周时期的兽形玉器,才被确认是红山文化遗物。红山玉器除外在造型美,更具有内在的古拙之美,实为稀世珍宝。
红山文化玉器的设计和制作水准都很高。其特点一是创作题材广泛,二是造型手法多样。红山文化玉器造型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讲求神似,大都以熟练的线条勾勒和精湛的碾磨技艺,将动物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极具古朴苍劲之神韵,红山文化玉器多通体光素无纹,动物形象注重整体的形似和关键部位的神似。
在红山文化的玉器中,玉龙、玉猪龙、勾云形玉佩可谓最具代表性的玉器。玉猪龙是红山文化玉器的典型代表,如文物工作者在辽宁省建平县发掘到一件玉猪龙,它体蜷如环、肥头大耳、圆眼有皱、口露獠牙,头尾之间的缺口未完全断开,头部有一圆孔。该猪龙通体抛光,浑厚圆滑、线条流畅、造型生动。
而此件双兽面红山玉器却颇为奇特。其高6。5厘米、宽5厘米、厚2厘米,躯体呈S形,两端为一大一小凸雕兽面,大兽面后部与小兽面颈部相连使身躯形成环状,而在小兽面颈部有一对钻圆形呈蜂腰状的钻孔。大的凸雕兽面高4。5厘米,眉、眼、鼻、口轮廓清晰,大眼圆突瞪视前方,口鼻阔大、嘴唇厚实、唇角微下垂,最奇特的是头部正中有一突出“圆角”,兽面整体呈威严像;小的凸雕面高2。5厘米,大眼圆突下视、口吻突出,头部有一等宽“角冠”,从侧面看“角冠”为后倾三角形斜面,兽面整体呈温厚像。
此件玉器从大小兽面及躯体造型看,是典型的红山文化玉器,但能让人隐隐约约联想到汉代的避邪;从包浆、沁色以及玉质呈色看,传世特征明显;从体量、工艺、纹饰上看,这件奇特的双兽面红山玉器,很可能是古人随身佩戴的物件。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 者:北京 陈利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