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先生是一位来自香港的古董商,在收藏田黄方面堪称专家。1年多前,他以63万元买下一块田黄,但后来经检测是假的,他要求退货,对方开始不同意,林先生只好对簿公堂。 2006年11月16日,上海市静安区法院对此案进行了一审,目前此案已进入二审。 3月10日,记者连线此案的被告刘先生和在香港的林先生,对此事进行了采访。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2005年6月的一天,林先生途经上海经台湾人田小姐介绍,和台湾人刘先生见了面,想买一块成色非常不错的田黄石印章。 当天晚上,当刘先生拿出一块田黄石印章后,林先生激动不已,以往的经验告诉他,这是一块难得的精品。成材约有半市斤,要值200万元以上。因为目前每克田黄的市场价格大约在1万元左右。 更令林先生惊喜的是,刘先生说这个印章要急着脱手,开价不到70万元。 刘先生告诉记者,林先生总共看了两次。第一次没说什么,第二次带了一个工艺师过去,双方很快达成一致,以63万元成交。第二天一早就付清了钱款。 林先生认为,这块田黄刚好中间是白色的,以他的经验推测,这个东西应该没错,因为当时是自然形成的。 另外,这枚印章上刻“清气应归笔底来”6个字,笔法工整,上刻石狮造型生动,整枚印章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拿着这枚田黄印章,林先生来到了福建,给朋友们展示,许多行家看了以后,有的人说这个东西不错,有的人说这个东西不对。 林先生自己就是田黄专家,对自己的眼光很自信,可朋友们也都是专家。林先生为了弄个究竟,专门请教了一些造假的人。 一位造假者的评价让林先生哭笑不得:这件东西还做得不够好! 为了弄个明白,林先生立即飞到北京,在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这块田黄石进行检测。 根据红外线对材质的分析,这枚印章的材质与田黄石的谱线显示相差很远,而与绿泥石非常接近。 绿泥石是一种非常普通的石材,价格也很低廉。该检验中心负责人介绍,绿泥石常见不排除有黄色,也不排除人工加色。 在收藏界,出了这种事是没有颜面的。林先生带着律师找到刘先生,要求退货。刘先生认为,在古玩界没有退货之说。 刘先生告诉记者,林先生在这起交易中也是有责任的:“你是田黄专家,我不是;我没有欺诈也不可能欺诈你。” 刘先生提出了折中方案:自己是从别人手里拿的货,赚了23万元,这个利润先退给林先生,剩下的40万元损失一人承担一半, 但林先生拒绝了。 2006年5月,林先生将刘先生告上法庭,要求解除买卖合同,归还自己的货款及利息。 专家会诊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申卫星:这是可撤销合同。 从刘先生和林先生的关系看,如果只有口头协议,属于居间关系,也就是民间所说的“中介”,但有了转让协议后,就是买卖关系。而刘先生和林先生也是买卖关系。 按照公平交易原则,作为买卖合同关系的双方,一方承诺出售的物品,与其实际出售的物品质量不符,使得另一方不能实现订立合同的目的,蒙受了很大损失,另一方就有权依照法律规定,提请法庭判令解除双方的买卖合同。 就此案来看,因为买卖的是田黄,如果花63万元买了一块普通石头,那显失公平。这属于可撤销合同。林先生的起诉在法理上是成立的。同样,刘先生花了40万元买了这块石头,也同样显失公平,他也可以提请法庭解除买卖合同,不受“永不反悔”的限制。因为“永不反悔”的前提是买卖本身没有瑕疵。 虽然这和古玩界的交易习惯不符,但在国家没有制订古玩交易的特殊法律的情况下,如果有人不愿意按行规处理,法院可以适用民法通则和合同法进行裁量。 中国消费者协会李健:藏品纠纷不完全适用消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不能调整所有的民间收藏交易行为。民间的收藏交易从目的看,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纯粹的个人收藏,这和听音乐会、看展览一样,是精神文化消费,这时的藏品购买者毫无疑问是消费者;二是以投资为目的,就像买股票、买基金一样,目的是为了赚钱,这时的藏品购买者就不算是消费者,他们的纠纷不受消法调整,只能由合同法调整。 由于收藏交易的特殊性,到目前为止,中消协还没有直接接受和调解过类似投诉。 藏品交易的行规“反欺诈、不打假”和消法并不冲突。比如有合法经营执照、有品牌影响力的古玩经营场所,它应该对藏品的真假负一定责任,因为你有那个鉴别能力。但如果是报国寺、潘家园的地摊,藏品价格不高,就算买了假,也许卖方自己也不懂真假,你就没法认定卖方有欺诈之意。 哪怕买了价格很高的假货,只要卖方没有隐瞒真相,也谈不上欺诈。因为历代都有仿品,也就是所谓的赝品,它同样有收藏欣赏价值。只要双方认可,出多少钱都很正常。 北京古玉收藏家王力:行规存在的理由。 古玩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反欺诈,不打假。买了假货也不能退,这是行规。因为古玩和普通商品交易的一个本质区别在于,普通商品是生活消费品,是用于人类的物质消费;而古玩不是用来吃住行的,它是用来玩的,是为了人类的精神享受。 古玩浩如烟海,鉴定太复杂,从来没有权威。因为有真假的悬念,古玩就显得特别好玩,玩得心跳。你有可能花小钱捡个大漏,也有可能花大钱买个一文不值的藏品。个中的喜怒哀乐让人活得充实。 进步需要不停地提高素养,当然包括买卖中花钱买经验,几乎所有古玩收藏者都买过赝品,交过学费。也正是因为大家都这样,才会成为行规。公平合理是相对的,走眼的人要退货,因为他吃了亏;但捡漏的谁退过货?对方不是也吃了大亏吗? 如果你捡漏的时候遵守行规,而你走眼的时候就不认行规,那这个行业就不好玩了,也谈不上能够给人带来精神愉悦。(本报记者 曹怀宇) 来源:中国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