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雕花鸟插屏
清中期
高20厘米
白玉达摩图插肝
清乾隆
高22。2厘米
白玉山水人物插屏
清中期
高28厘米
材质纯净,颜色均匀。正面高浮雕江水穿桥而过,岸旁松树挺拔,背面是高士观瀑的场景。构图层次清晰,疏密有致,雕刻娴熟,磨制精细。
碧玉描金山水插屏
清中期
31×24。2厘米
碧玉插屏两面皆用描金的工艺,一面刻亭台楼阁山水人物,另一面刻飞鹤流云,并配有原套的木插座,是清代陈设玉的精品。
岫玉百宝嵌花卉插屏
清
宽32厘米
用碧玉、玛瑙,珊瑚、罗甸等不同的宝石,琢磨出形态各异的花叶,树枝、动物,镶嵌在岫玉的插屏上,色彩艳丽,引人注目。
白玉刻诗文插屏
清
7。8×5。5厘米
白玉滋润,抛光,亮丽。上刻诗文,背面为带扣的纽,底座雕龙并镶翡翠。
玉插屏
玉插屏始于东汉,盛行于清代。玉插屏虽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但图案简单,屏面较小。它是用玉雕琢成长方形或其他形状的薄片状,上面饰以纹饰图案,插于木或玉石器座上,既和谐又典雅。
明代玉插屏在制作技巧上有很大进步,一般玉片较薄,两面浮雕图案,有的雕有极细密的镂雕锦纹地,多为白玉制成,有的还配有紫檀木座,雕琢工艺极为精湛。此种造型在清代盛行一时,数量极多,造型是方形、圆形、长方形、椭圆形的玉片,题材有浮雕人物、透雕龙凤、镶嵌宝石等,木座也极为讲究,以紫檀木、红木为座,有的还镶嵌金银丝图案。
清代玉雕的分期与类别
清代玉雕随社会发展的盛衰可分成三个时期:第一时期,由建朝初期到政权基本巩固的康熙朝止。这一阶段琢玉工艺停留在继承和恢复阶段,玉源缺乏,作品很少,玉雕特征明显存有明末遗风。第二个时期,由康熙后期到乾嘉盛世。玉雕工艺此时得到高速、迅猛的发展,能工巧匠云集,加之乾隆皇帝的重视和偏爱,使中国玉雕业的发展达到高峰期。第三时期,嘉庆到咸丰,玉雕业每况愈下,渐趋衰落。清代玉器的使用极其广泛,题材和种类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紧密相关。依其用途,清代玉器可分为以下4种:陈设器、实用器、装饰玉及文房用品。清代玉雕是在继承我国传统琢玉工艺基础上,又吸收同时代其他工艺美术和外来文化的涵养而发展起来的,碾琢精湛,风格独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形式:其一,继宋、明仿古之风后,又在清雍正、乾隆两帝“崇尚师古”、“返朴还淳”情趣的影响下形成了又一种仿古类型。其二,取材于自然景物或生活意趣,且富有浓厚绘画色彩的仿生写意类型。其三,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兴起的仿痕都斯坦玉器类型。
来源:中国艺术品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