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揣想,“国传玉玺”应刻有这样的印文
古代中国,最具传奇性和神秘性的国宝是什么?当然要数“金镶玉玺”。代表皇权,昭告天下的“公章”。所谓“金镶玉玺”,是民间的俗称,正式的名号是“国传玉玺”。
历代皇帝都有自己的印玺,比如,自称古玉的行家??乾隆,他居然弄出来“二十五玺”。但是,这些后来者都无法和“国传玉玺”相提并论。世人津津乐道的“金镶玉玺”天下绝伦,它见证了大秦帝国统一之后的沉浮、兴替。
所谓“金镶玉玺”究竟什么模样,现代人谁也没见过,只能靠手头儿的文献、典籍来猜想。据说,“国传玉玺”的材料,就是著名的“和氏璧”。这块奇石“价值连城”,是“天下所共传之宝”。秦昭王非常惦记这件宝物,就给赵惠文王写信,希望拿15座城池来换。这笔买卖虽然落空了,最后,和氏璧还是无偿地进了秦国皇宫。公元前228年,秦灭赵,所有的好东西都席卷一空。
也有一说,“国传玉玺”采用的并非和氏璧,而是一种蓝田美玉。不管究竟如何,这方皇帝印信,却出自大秦丞相李斯之手。天下一统,“始皇帝”也该拥有一方昭命四海的大印章了,为此,李斯先生很费了一番心思,他研磨宝玉,雕成“龙鱼凤鸟钮”,也有人说是“五龙钮”、“螭虎钮”,方圆四寸,他亲自撰写了玺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秦始皇遂把这块玉玺作为“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一旦成为皇权信物,也就沦为了乱世枭雄你争我夺的“肥猪”。为了这枚举世无双的“印章”,野心勃勃的人,杀红了眼。《三国演义》里,充斥这样的场面,孙坚就是因为藏匿国宝,才招致了后来的杀身大祸。
就像收藏古玩字画一样,“国传玉玺”在权力的波峰汹涌澎湃。从挖出和氏璧,到秦始皇用印,再到唐朝末年,整整捱过了一千多年。到此,万民景仰的“金镶玉玺”忽然神秘地失踪了。这个历史的“豁口”,有三种说法。
一、后唐灭亡,玉玺失踪。
朱温灭唐,玉玺为后梁所有。后梁灭亡,国宝又落入了唐庄宗??李存勖之手。几经辗转,玉玺才归于后唐废帝??李从珂。天下大乱,掌握玉玺的人就能号令八方么?那简直是扯淡。一个毫无韬略的窝囊废,拎着玉玺也得死。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勾结契丹,举兵叛乱,进围洛阳,后唐土崩瓦解,李从珂全家登上高楼,纵火自焚。“传国玉玺”,也突然失踪了。到了赵匡胤当皇帝时,压根儿就没见着“玉玺”的影子,不得不另起炉灶,寻求其它替代品。
二、元朝灭亡,玉玺流落漠北。
据《元史》及《辍耕录》等文献记载:1294年正月,有人拾到一块玉石求售,玉石光彩夺目,呈青绿色,方圆四寸,“面有篆文八字,刻画捷径,位置匀适,皆若虫鸟鱼龙之状”,经御史中丞崔或、监察御史杨桓悉心鉴定,居然是秦时“国传玉玺”,玺文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1368年,明军北上,元顺帝狼狈逃出大都(今北京),他贴身携带着“传国玉玺”,这件宝物,也追随亡国之君,流落到了茫茫漠北……
尽管如此,历代皇帝“金镶玉玺的情结”却从未衰减过,他们遍访天下而不得。上有所好,下必尤之。怀抱“赝品玉玺”进贡朝廷的马屁精们成群结队,络绎不绝。可惜,那些漂亮的假货、来路暧昧的珍宝,均被明眼人识破了。乾隆皇帝就亲自鉴定过故宫里一枚号称“传国玉玺”的“赝品”。
北京故宫里存放着历代奇珍异宝近百万件,惟独缺少最能代表无上皇权的“玉玺”。实在弄不到手,也只能满嘴“葡萄酸”了,乾隆曾无限开明地表示:“盖天子所重,以治宇宙,申经纶,莫重于国宝。”既然已经稳稳地坐在紫禁城里,又何必非找一件古老的道具,证明给外界看呢?倘若得民心者治天下,哪怕用萝卜刻一枚公章,都通行天下。如果弄权祸国,即便钤上真正的“国传玉玺”,也难免天怒人怨。看来,牙根儿泛酸的乾隆皇帝,算是说了一句明白话。
留学俄罗斯的中国学生,从蒙古人手里收购的“国传玉玺”
来源:国际品牌资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