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至9月10日,“半亩方塘??董小明水墨综合媒介作品展”在深圳画院陈列馆展出,这是董小明自去年以来创作的一组新媒体水墨作品,也是他在致力水墨画革新的思考和实践进程中的一次实验。不同于常规性水墨作品的展现,董小明用不同的媒介给予了“荷”这一传统题材多重诠释,喷绘、蚀刻、雕塑、焊接等艺术技巧的运用,使观众在当代艺术中充分感受古典艺术的哲思和美感。
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分三个单元:前两个单元的作品,曾分别在德国德累斯顿国家画廊、比利时欧罗巴艺术展和韩国首尔、光州的美术馆展出;第三单元的金属装置作品,则是根据展示空间所需而作,也是董小明在媒材和表现方式上的新尝试。展出现场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及媒体品味观赏,作品新颖的构思及独特的艺术效果使参观者兴趣盎然。
“不像”比“像”更难
本次展出作品的主题为“荷”。然而,此“荷”非彼“荷”。会场四周悬挂着的如梦境一般的墨荷作品,是对墨荷画稿或摄影作品进行处理,然后喷绘在宣纸上的作品。画面幽雅、古典,却又呈现出一种全新的艺术视觉,将西方的绘画肌理和中国的笔墨传统合二为一,营造了一种介于素描和写意水墨的绘画效果。
小展厅里的作品《半亩方塘》是一件水墨书法流水声像作品,作品的主体是董小明草书的朱熹《观书有感》,这幅书法作品被制作成数码影像,从梁上投射到地面,文字伴随着流水声波动,微弱的光影投射在四壁悬挂的卷轴上。大概只有举着蜡烛走近了细看,你才能发现,这些卷轴一样的作品实质上是蚀刻在铜板上的墨荷,作者通过胶片,用感光的手法将荷的影像复制到金属板上,进行层层腐蚀,待深浅不同的图形渐渐显露出来后,再用黑色的油彩涂绘。“这不是很像中国古人秉烛看画的情景吗?在德国德累斯顿国家画廊,人们正是这样观赏这幅作品的,这也是我要达到的效果。”董小明满意地说。
会场中央的第三单元作品是董小明的近作,由钢筋铁皮焊接而成的残荷,茎叶凋零,交错弯曲,渐渐移走的光斑轻轻地洒落在上面,轻薄的烟气幽幽地在地面升起。这是董小明首次尝试用立体雕塑的方式诠释水墨意境,令他吃惊的是,用废旧钢筋、蚀刻铁皮制作出来的荷萍竟然和他的作品惊人地神似,他玩笑地说:“我原来的想法比现在要抽象得多,可是没想到最后的效果这么逼真,现在我发现原来‘不像’比‘像’更难。”
爱画荷却不爱画荷花
在中国古典文化里,“荷”的身影无处不在。历代中国文学家种荷,画荷,咏荷,“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荷”象征了一种对和谐、宁静、清纯世界的向往。上世纪80年代末,董小明开始参与推动传统水墨画革新的工作,提出和研究一些课题,也引发了他自身的水墨画实践。他告诉记者,每天利用晚上空余时间画荷,用水墨来洗涤心灵上被一天繁杂纷扰的事务蒙罩的尘埃。独对墨荷仿佛就是与自己对话,尺幅间的半亩方塘就是一个世界。“小时候念书,读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诗歌本身谈的虽然是读书,但‘半亩方塘’恬静的意境却挥之不去,后来虽然也读了很多荷花诗,但每次画荷脑海里冒出的还是这‘半亩方塘’。”所以,在近两年所进行的水墨实验中,他把自己的课题定名为《半亩方塘》。
爱画荷,却不爱画荷花,这是董小明墨荷作品的一大特点,此次展出的作品中,也多是荷叶、枝干、倒影,鲜少看到荷花的踪迹。董小明坦言,自己喜叶而不喜花,荷叶清纯高雅,枝干、情态、倒影都别有意味,而荷花却显得媚俗,因而在这次展览中,观众看到的不是荷叶飘摇,就是残荷倒影。即使加入了新媒体、新材料,整个展览仍是笼罩在一片单纯的色彩中间,丝毫感觉不到现代的喧嚣和热闹。
来源: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