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珠海12月26日消息 昨天,第四届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在珠海市博物馆盛大开幕,来自全省21个地级市的250多件民间工艺精品集中亮相珠海。此次展览将展至2011年1月3日,琳琅满目的精美展品,为观众带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岭南民间工艺世界,也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度过元旦佳节的好去处。
据悉,此次展览由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珠海市文联联合主办,是两年一届的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首次走出广州,来到地级市举办。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白洁,省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曹利祥,珠海市政协副主席钱文炉出席了开幕式。
背景
历史悠久 品类丰富
广东民间工艺历史悠久,品类丰富,在国内外久负盛誉。它与百姓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保存着劳动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历史记忆,蕴含着岭南文化开拓创新和兼容并包的精神,具有鲜明浓郁的地方特色。
据考古发现,早在秦汉时期,广东境内已相继出现精致的象牙、玉器、铜器、陶器、漆器、染织等工艺美术品。明、清时期是广东工艺美术鼎盛期,形成了以广州、佛山、潮州等较为重点的生产与销售中心。广州牙雕、广式家具、潮州木雕、广州织金彩瓷、佛山石湾陶塑行销中外,不少精品被选为贡品。一些项目成为全国“四大品牌”之一,如粤绣(含广绣、潮绣)与苏绣、湘绣、蜀绣并称中国四大名绣;潮州木雕与浙江东阳木雕、福建龙眼木雕、浙江黄杨木雕被誉为中国四大木雕;肇庆端砚与歙州歙砚、临潭洮砚、绛县澄泥砚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砚;潮州浮洋泥塑与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塑、陕西凤翔泥塑是中国四大泥塑;潮州铁枝木偶与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并称中国四大木偶。
建国以后,在党的有关方针政策指导下,在各地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民间艺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工艺界形成了工艺繁多、百家竞技、名家辈出的新局面。现在广东的工艺品种有工艺雕塑、抽纱刺绣、艺术陶瓷、工艺琉璃、编织工艺、漆器、工艺家具、金属工艺与首饰等11个大门类。据统计,2009年广东民间工艺的销售总产值已达1300亿元,约占全国同行业的四分之一。
展示广东民间工艺水平
据了解,本届精品展筹备历时一年,组委会从全省21个地市精选出工艺精品,设置雕塑、工艺画、编织刺绣、民间陶瓷等四大门类展厅,珠海工艺展厅单列,同时设有民间工艺现场演示厅。
本届展览全方面展示了近年来广东民间工艺的水平和风格。参展的250多件民间工艺精品中,除了潮州木雕、佛山剪纸、肇庆端砚、石湾公仔、广州牙雕、骨雕、玉雕、广彩、广绣、潮彩、潮绣、瑶绣、恩州奇石、大吴泥塑、云浮石雕、榄雕、漆画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工艺品种外,平时少见的工艺品种也精彩登场,计有珠绣、贝雕、金属雕、竹雕、铜丝塑、微雕、水泥塑、押花、瓷刻、嵌瓷、麦秆画、笋衣画、农民画等。此外,不少品种如香皂刻、灰塑、毛线画、彩石镜嵌,更是首次走进大众视野,充分体现了展品的高规格和丰富性。
此次展览在材质方面也是五花八门,品种繁多,计有金银丝线、
和田玉、黄龙玉、南方玉、
翡翠、彩石、水浸格木、黄花梨、绿檀、香樟、崖柏、木船板、贝壳、花瓣、铜丝、麦秆、水泥、石灰、竹笋衣等。
而与往届一样,参展作品中既有传统力作,蜚声海内外的畅销之作,也有改革创新之佳作。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出现了不少利用易拉罐、水泥、花瓣、塑料管、废旧金属、瓷片等材质创作的环保概念的工艺品以及反映亚运题材的主旋律作品,体现了广东民间工艺和民间艺人强烈的时代感。
意义
推动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据了解,2003年起,我省开展了广东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并于2004年、2006年、2008年在广州举办了三届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吸引了十多万观众参观,反应热烈,影响深远。在三届精品展之后,广东民间工艺界空前活跃,激发了各地民间工艺家的创作热情,同时唤起了社会各界对民间工艺的强烈关注,各地民间工艺得到有力的支持,挖掘抢救了一批濒临失传的品种,促进了部分新工艺的诞生和发展,为繁荣、发展广东民间工艺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曹利祥介绍,第四届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举行的目的,是贯彻落实文化强省建设纲要,进一步推动广东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开展,创造民间工艺品的市场环境和发展氛围,促进民间工艺产业化,推进民间工艺的创新发展。此次展览结束后,还将挑选部分精品,参加明年3月在北京举行的广东文化周活动。
“本届精品展在毗邻港澳的美丽花园城市珠海举办,展品在珠海市著名的旅游景点九洲城展出,必将进一步促进我省各地民间工艺的合作与交流。希望更多人士关注和认识广东民间工艺,为保护与弘扬祖国优秀民间文化遗产作贡献。”曹利祥说,经过不断改革创新,在珠海举办的本届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比前三届展览更精彩、亮点更多。参展展品涵盖建国以来广东省大部分工艺品种,重点突出“精品”与“新品”,提倡新人新作,提倡创新,即立意新、工艺新、形式新,全面反映地方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充分展示岭南民间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关 注
猛犸象牙雕、泥鱼笼制作
惊艳亮相珠海展厅
本届精品展在珠海举办,自然少不了珠海本土民间工艺精品。此次展览珠海共有2个展厅,所展出的猛犸象牙雕、根雕作品,以及泥鱼笼的编织演示,都颇为引人注目,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兴趣。
猛犸象牙雕惊艳亮相
一走进市博物馆大门,两件巨大而精美的猛犸象牙雕刻作品和一件猛犸象头骨就迎面而来,让人眼前一亮。这三件显眼作品的主人,都是我市著名工艺美术师、中国猛犸象牙艺术研究会副会长、珠海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吴志伟。
不仅如此,此次精品展还专门为吴志伟举行了个展《吴志伟猛犸牙雕刻藏品展》,他的100多件珍贵的猛犸牙雕作品,占了整整一个展厅,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震撼力。
吴志伟十几岁就开始学牙雕,和贵重的象牙打了三十多年交道,后来办起牙雕厂。近年来,他凭借自己的猛犸牙雕作品在国内屡屡获奖,比如市博物馆入口处陈列的上述两件作品,就曾分别荣获第十一、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据介绍,象牙雕刻从几千年前流传下来,历经波折。1989年,大象被列入世界濒危保护动物的第一类,国际上开始严禁象牙贸易,作为牙雕大国的中国从此不再进口象牙,也不再出口牙雕制品,吴志伟只有转行从事紫檀木雕和猛犸牙雕。
猛犸是和恐龙齐名的传奇动物。通过展览,市民可以和一万多年前地球上最大的陆地哺乳动物零距离接触,了解地球生物演变的漫长历史,更可以欣赏到巧夺天工的中国传统牙雕手工艺。
而在珠海第二展厅,《徐若愚根雕展》展出了珠海根雕艺术家徐若愚的16件根雕作品,这些作品自然、生动,给观众带来另一种艺术之美。徐若愚告诉记者,他的根雕作品主题都是自然和谐,“根艺将大千世界、人生百味,浓缩到每一个作品中,既触动人们的心灵深处,又让人赏心悦目”。
20多分钟编成一只泥鱼笼
珠海极富特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乾务“装泥鱼”习俗,昨天也来到了展览现场。在珠海第二展厅,来自乾务镇虎山村的黄炎兴、黄国富、黄炳富为人们表演展示了泥鱼笼的制作过程。
据介绍,装泥鱼习俗由制造生产工具到捕捉过程,都十分曲尽其妙,主要包括开篾织笼、择日和选址、装泥鱼、回笼四个方面的neirong。这些传统手工技艺代代相传,一直保留到今天,当中以编织捕泥鱼的用具最为讲究,特别是泥鱼笼,是装泥鱼的必备工具之一。
泥鱼笼由笼口、笼须、笼体、笼尾等几个部分组成,首先要挑选两年左右竹龄的“粉单竹”进行开篾,根据需要将竹枝锯成40至50厘米长,进行去竹囊、刨清篾皮、劈开创口、破篾、拖篾等5道工序后,开出笼口篾、三绞篾、织笼篾等3种不同厚薄、不同韧度的细篾条再开始编织。编织的顺序是先织笼口、笼须,再织笼体和笼尾,每个鱼笼长度约18-20厘米、直径约6厘米。最后,在笼口处绑上一根细篾条以便渔民将鱼笼收集、整理,才算编织好一个细巧精致、大小均匀的泥鱼笼。
记者在现场看到,编织泥鱼笼的工具非常简单,每人一把小刀,一根竹子,而从开篾到织成,只需20多分钟时间,一只精美小巧的泥鱼笼就做成了。“以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要靠这只小小的笼子……”“装泥鱼”传承人黄炎兴老人说,他很高兴“装泥鱼”习俗能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他希望能把这个习俗发扬光大。
亮 点
雕塑类展厅
广东的民间雕塑工艺品种繁多,在长期的生产与发展过程中,广州、潮州、佛山等地的民间艺人借着重点城市贸易发达、文化繁盛的龙头优势,充分学习与吸纳国内外的许多雕刻技艺与艺术风格,形成了技法多样、中西合璧的风格特色。牙雕、玉雕、木雕、石雕、砖雕、榄雕、贝雕、泥塑、灰塑等各有各绝活,各有各神韵,所创作出的作品或玲珑剔透、刀法细腻、华丽精致,或淳朴简练、稳重大方、生活气息浓厚,其浮雕、通雕、圆雕、镶嵌、上漆、贴金等各种技艺广泛应用于各地的建筑、家具、神器用品的装饰中。
本展厅展出的作品有闻名遐迩的潮州木雕、肇庆端砚、广州牙雕、玉雕、大吴泥塑等,有精雕细刻的象牙微雕、广州榄雕、韶关竹雕、东莞瓷刻等,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梅州泥塑、汕尾贝雕、江门恩州奇石雕等,本届精品展首次展出肥皂雕、灰塑浮雕和潮汕建筑中特有的嵌瓷艺术等。
民间陶瓷类展厅
历史上,广东以广州、潮州、佛山三地的民间陶瓷最为闻名,广彩、潮彩、佛山石湾公仔闻名中外。
广彩是广州织金彩瓷的简称,以其“绚彩华丽,金碧辉煌”而闻称于世,一直是我国外销陶瓷的主要商品之一,堪称中国陶瓷百花园中的一枝瑰丽花朵。
潮州是我国的古瓷都和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被称为中国瓷都。潮州陶瓷以其“清新、素雅、细腻、玲珑”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至宋时,潮州陶瓷开始进入空前的繁盛阶段,出现了大量从事烧制民用陶瓷的工匠与泥窑,东郊笔架山更出现全国少有的连亘2公里的“百窑村”。
佛山的石湾陶瓷也是中国民间陶瓷艺术的一朵奇葩,唐宋时期,石湾陶塑已开始远销日本、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到明清时期享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就是指古建筑屋顶、檐口上的“石湾公仔”和“瓦当”的精美。
工艺画类展厅
中国工艺画是从附属于器物上的镶嵌图案发展而来的,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商朝已出现。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工艺画更加繁荣,陆续出现树皮画、皮毛贴画、镶嵌画、静电植绒画、牛角画、农民画、羽毛画等,成为工艺美术的一个引人注目的门类。
本展厅精选广东各地有代表性的工艺画,有富丽堂皇、金碧辉煌的揭阳金漆画,有浓墨重彩、乡土气息浓厚的惠州龙门农民画,有结构雄伟奔放,用色夸张富丽的佛山剪纸,有以“美、绝、奇”著称的清远笋衣画,有取材源自天然植物花卉,天然环保的广州押花画,有源自隋唐时代的宫廷工艺品的汕尾麦秆画,有集绘画、剪纸、书法、对联、诗词、编织于一体的河源忠信花灯,有利用易拉罐皮制作而成独特的易拉罐工艺画等。
编织刺绣类展厅
广东的刺绣以粤绣为代表,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发展至今,现在品种有以广州为中心的“广绣”、以潮州为代表的“潮绣”和以清远、韶关为代表的“瑶绣”。
粤绣在雍正、乾隆时期曾大量行销欧洲和中近东各国,当时有专作外销品的作坊。故宫博物院陈列有乾隆嘉庆时期粤绣挂屏、团扇、背心之类多件。
本展厅展出的有大师级的粤绣精品,也有心灵手巧的农民珠绣,同时还有来自韶关乳源瑶族同胞的瑶绣以及首次参加精品展的毛线织艺等作品。
来源:珠海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