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讯(记者陈霖 蒋本正摄影报道)10月6日,为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保护民间文化遗产,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由《伊犁晚报》与伊犁州群艺馆、伊犁州收藏家协会共同主办的伊犁首届藏品展在伊犁州博物馆拉开帷幕。在此次藏品展中,共展出宝伊局咸丰当伍佰大钱、察合台金币、清代蜜蜡手串、清代昌化鸡血石印章、第二套人民币等上万件藏品。琳琅满目的各类藏品吸引了人们前来参观。此次藏品展活动为期3天,10月8日之前人们去博物馆都可以免费参观。
红色收藏再现历史
走进展览大厅,伟人毛泽东的画像醒目地挂在展厅中央。据介绍,所展出的毛泽东画像展现了毛泽东不同时期的风采。从艺术角度看,它包含了浮雕、高浮雕、手绘;从历史角度看,它反映了近代史、革命史、军史的发展和变迁。
为何红色收藏有如此魅力,据在西北五省中红色收藏较有名气的收藏爱好者李高明说,红色在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时期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红色不仅象征着喜庆,还象征着革命,象征着胜利。红色经典是指红色收藏品中时代特色最浓、最具代表性的物品。比如红色油画、国画、年画、版画、雕塑等。刘春华创作的《毛主席去安源》油画曾被多次印刷,其总印量达到9亿多张。如今,这在人们看来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因此,对收藏、研究都十分有意义。
票证是时代的缩影
“票证,富有极广泛的文化内涵。它不仅具有历史性、知识性、文化性、科学性,还具有欣赏性,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讲解员介绍道。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所使用的各种票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各种票证在历经40多个春秋后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的人们又赋予了它另一个层面的含义,使过去的使用品变成了如今的收藏品。票证收藏爱好者龚振拾说,每一个时期的票证,每一种图案的票证都有一段历史,从反映农耕到丰收、从反映地域环境到城市建设,票证浓缩了历史、地理、经济文化、水利建设、军民联防、交通运输等方方面面。
咸丰当伍佰大钱
当藏品展还在筹备中时,记者就听说要展出咸丰当伍佰大钱,为了能见识其庐山真面目,记者为此进行了一番了解,虽然其拥有者也未能讲出更多关于钱币的相关来历,但也算开了眼界。
据了解,展出的咸丰当伍佰大钱有着一定的历史背景。咸丰年间,清政府国库空虚,为了平衡经济,清政府开展制造大面值的钱币,便出现了当千、当伍佰等各种面值的钱币。在当时,500个小铜钱只能换取一个当伍佰大钱,而后者因流通不便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据当伍佰大钱的收藏者说,当伍佰大钱及为罕见。
第二套人民币现身
人民币对于每个人来说并不陌生,但说到第二套人民币,知道的人可能就不多了,展会上现身的第二套人民币也引起了人们的目光。
咸丰当伍佰大钱
李高明说,第二套人民币是在第一套人民币的基础上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的。当时已消除战争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日益活跃,市场物价稳定。国家财政在收支平衡的基础上,连续几年收入大于支出,国家商品库存、黄金储备也连年增加,货币制度相应巩固和健全,一个独立、统一的货币制度已建立起来。但是,由于解放前连续多年的通货膨胀遗留的影响没有完全消除,第一套人民币的面额较大(最大为5万元),而且单位价值较低,在流通和计算时,以万元为单位,不利于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很大不方便。另外,由于受当时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第一套人民币的纸张质量较差,券别种类繁多(62种),文字说明单一,票面破损较严重。为了改变第一套人民币面额过大等不足,提高印制质量,进一步健全我国货币制度,1955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命令,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自1955年3月1日起发行第二套人民币,收回第一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第二套人民币1元等于第一套人民币10000元。
各种玉石器件引人注目
在展会上,各种玉器可以说抢尽了风头,观者驻足不前,详细询问其历史和出处,同时还获得了玉石方面的鉴赏知识,很多玉石展品成为展会上的看点。
据了解,展出的玉器藏品中,有元代、唐代、宋代、清代和现代不同时期的玉器,最引人注目的是和田羊脂玉印章,据说印章上的文字至今还无法考证。
在看过玉器展品后,伊宁市市民刘女士说:“我喜欢玉由来已久,今天真是大饱眼福,也增长了不少知识。观赏玉,了解玉,收藏玉,希望更多的人来喜欢玉,让精神在玉的世界里得到升华。”
来源:伊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