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起,两位来自国家博物馆(微博)的文物科技保护人员经过近10天的清理和保护,将儒符石塔里的龟形石函里的文物清洗得更加干净,上面的文字、纹饰基本能看清,只待考古专家们的继续解读。而与此同时,记者从海南省海口市文物局了解到,儒符石塔将在年内修缮完毕,技术人员将尽量按照原貌恢复,届时市民可一睹这一全国少见的奇特石塔。
铜钱年代一致 或可断定建塔时间
记者在海口市文物局工作室内看到,经过清理、保护的铜钱、银牌变得十分干净,上面的文字、纹理也变得十分清晰。据海口市文物局局长王大新介绍,此次从龟形石函里清理出来的一批文物中,有铜钱、银牌、铜镜等,原本认为的锡牌通过专家的金属测试仪测定,认定为银牌,共有6块,其中有三块因机体过于脆弱,无法清洗,目前照原样保护,上面的文字、花纹还无法准确辨认。而经过清洗的3块较大的银牌中,发现有两块表面做了镏金处理,分别辨认出写有“福德长寿”“乾元亨利贞”“王刚大圣”等字样,前两句为祈福之意,后一句的意思尚未明确。
经过初步清点,龟形石函内约有铜钱70多枚,这也是能直观表明年代的一批文物。其中大多数为太平通宝,即北宋初期的钱币,初步推算最早距今1千年左右。由于铜钱年代较为一致,或可作为推测儒符石塔建造年代的一大有力依据。
铜镜、龟形、未断串线之谜耐人寻味
在此次清理的过程中,一系列未解之谜耐人寻味,最奇特的莫过于两面竖放的铜镜。在清理出的一面六瓣葵花形飞天铜镜,摆放在龟形石函内的正面方,它面朝石塔的正前方,正对着火山口方向,摆放处还有一小道凹槽。随后,技术人员又在石函内后方清理出一面形似桃形的素面铜镜,摆放的方向也与前一面铜镜一致,只是一前一后竖直摆放意寓何在,目前还没法解读。
王大新说,在铜钱上还残留着未腐的串线,虽然尚不清楚它的材质是什么,但是经过千年还没有腐烂的情况非常少见,一般情况下,丝线等物如未做防腐处理,过了三四百年也都腐化了。奇怪的是,海南空气潮湿,而石塔和石函也未做防腐、密封处理,部分铜钱已经锈蚀严重,但串线却能保留至今,原因也成了一大谜。
除此之外,盛放这些文物的龟形石函形状也很特别,一般情况下,古人放置物品的石函都是简单的长方形石匣子,但从儒符石塔出土的这个石函有个大大的椭圆形龟形石盖,刻有头部、四足和尾巴,背上整齐地划成八块,形象逼真。而石函的底座两侧还分别刻有龙的造型,龙口似含有珠。
王大新说,石函的雕刻手法古拙,目前还极少见过类似的石函。它与儒符石塔的奇特形制一样,或许表现着海南古代鲜明的地方特色。
石塔年内修缮完毕后继续申报国宝
据介绍,这批文物将继续做进一步解读和研究。目前儒符石塔正在恢复修缮中,预计今年年内就可以完成,包括石塔顶上的石亭等。文物部门将继续收集关于儒符石塔的相关资料,归集后继续申报国家第八批国宝。根据以往中国古塔的研究,明代以后的塔多与世俗接近,海南现在明清以后的塔,多为风水塔。
王大新介绍说,国宝是每四年申报一次,儒符石塔是从第四次就开始申报了,但由于塔身残缺、史料不齐、年代不清等原因,外人看来只是一段残损的石阶,又几乎没有文字资料记载,因此其意义未被人识,一直未能评上国宝。此次通过对石塔的清理、修缮,又出土了一批文物,其中有不少特色之物,或可确定其建造年代,进而解读它的历史意义。同时,石塔通过恢复、修缮,也能重现它的基本原貌,其中的研究信息也能进一步被发掘。这些资料归结起来,对儒符石塔的说明就可以更加清楚了,对于石塔的解读也将更加有利,对于申报国宝也提供了众多有力的材料。(记者 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