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讲堂之中国古货币 8
高崇文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院长、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考古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东周秦汉考古、楚文化、考古学礼制文化、古代丧葬制度、古代青铜器、古代货币等。
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铸八铢半两钱,吕后六年(公元前182年)又行“五分钱”。
文帝时经济有所稳定,国家开始铸造四铢钱。《汉书?文帝纪》载:文帝五年“除盗铸钱令,更造四铢钱”。《食货志》则云:“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
四铢半两钱流通的时间比较长,文帝时期、景帝时期及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前都用四铢半两钱。四铢半两钱有何特征,可以从湖北江陵凤凰山168号汉墓所出半两钱来判断。凤凰山168号墓出土有101枚半两钱,在同一个竹笥内还有一件“称钱衡”和一件圆形砝码。称钱衡上有墨书文字:“十取择,轻重衡。及弗用,劾论罚:徭里家,十日正。为市阳户人婴家称钱衡。以钱为累刻,曰四朱。两端口黄律。”
根据文字可知,此是专用于称钱的天平,即自名“称钱衡”,称的钱“曰四朱”,并且是法定的称钱衡。同出的一枚砝码重10.75克,约合十六铢,恰为法定四铢半两钱的四倍,这正是用来称四铢钱取其正倍数。这枚砝码与称钱衡及101枚半两钱同放在一个竹笥内,据此可以确定,这101枚规整的半两钱应当是文帝时期合格的法定四铢半两钱。这样我们就可以归纳一下法定四铢半两钱的特征:首先,铸造规整,周边整齐,有相当一部分有外郭。钱径在2.3~2.4厘米左右,重2.5~2.8克左右。字体方正、清晰,笔画纤细匀称,已具备隶书的风格。从字体的结构看,半字的下平画、两字的上平画与其他笔画等齐;半字的两点方折;两字内两人字上部竖笔较短,连山式普遍出现,有的则变成一平画。这是四铢法钱的特征。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