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巨星成龙喜好收藏古建筑,柳州人黄联红则痴迷于收藏少数民族木构老房子。近两年来,他遍访融水、三江的少数民族村寨,先后将约50栋少数民族木楼“搬”进柳州市郊的君武森林公园。经过复原、修缮,这些木构建筑已陆续向外界公开展示。
村民建新房“丢”了旧居
夏天的君武森林公园,灼热的阳光透过松林,打在连片干栏式或吊脚式木楼上。木楼依山势而立,青瓦鳞盖,屋檐层叠。楼身木色苍苍,散发着古老木构建筑特有的黑褐色光泽。
收藏并复原这些少数民族木构民居的黄联红,是柳州君武原生态旅游开发公司老总。
2006年,黄联红接手君武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君武森林公园林茂景幽,为了不破坏这片原生态自然景观,有朋友向黄建议,园区建筑可采用融水、三江少数民族木楼样式,以跟周围环境相融。
此后,黄联红便驱车前往融水和三江少数民族聚居的村落,考察当地传统民居生态。苗、侗、瑶族同胞居住的木楼,有着鲜明的民间手工技艺特征,让黄联红为之倾倒。然而,他在考察中还发现,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许多村民拆除了祖祖辈辈居住的古老民居,盖起了气派实用的砖瓦洋房。
“看到村寨里一座座木楼有的正被拆除,有的已经被弃置荒废,我感到一阵阵心痛啊!它们可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建筑艺术。”黄联红想,能不能从村民手中买下他们弃用的旧居,把它们“搬”进君武森林公园,加以保护和利用?黄联红咨询了融水、三江地区经验丰富的工匠,发现这个方法具备可操作性。
2011年3月,黄联红从融水苗族自治县一个偏远村寨收购的第一栋木楼“搬”进了君武森林公园。
老总觅木楼“找”回故事
“我收藏的老房子都是有历史、有故事的。”黄联红指着一栋三层楼高的侗族木楼告诉记者,那是举重世界冠军兰世章的旧居。
黄目前收藏到的少数民族木构老楼,大多有着近百年历史。每一栋古旧民居里,都包含着一个家族世代繁衍的故事。除了年代印记,黄说,他更看中木楼背后这些家族和人物的故事。
“100年前,这栋木楼住着一个在当地很有名望的老乡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生活在这间老楼的人家,一连出了3个大学生。还有旁边那栋旧楼的家族,走出了个大城市火车站的站长……”黄联红饶有兴趣地向记者介绍每栋木楼的来历。
去年,黄得到消息,三江籍世界冠军兰世章的家准备盖新房子,他马上驱车赶往兰世章的家乡??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马坪村大理屯。眼前的兰家老楼为三层三空格局,是典型的侗族木构民居,加上是兰世章从小生活的旧居,让黄联红满心喜爱。而兰世章家人同意出让这间旧楼,更让他如获至宝。
四处寻觅村民弃用木楼的同时,还给黄联红带来意外收获。他发现,随着村民淘汰老旧木楼,被丢弃的还有各式传统手工制作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和乐器等。这些当地村民习以为常的器物在黄联红看来,个个是宝贝、件件有故事。
黄联红把这些古老的器物带回柳州,随着数量和品种增多,他萌生了修建个人博物馆,收藏、展示这些少数民族特色器具的想法。去年5月,在柳州市文化部门扶持下,君武民族风情博物馆正式开放,圆了黄联红的这个梦。
要建最大木构博物馆
一栋木楼经过拆除后,从少数民族偏远地区运回柳州,再重新组装、修缮,直至恢复原貌,整个过程需要一两个月时间。黄联红请来三江古宜镇马坪村木工名匠吴发光,协助完成这个浩大的工程。
8月2日,记者来到君武森林公园采访时,吴发光正带领工匠,复原一栋不久前运至园内的木楼。吴发光介绍,侗族木楼由成百上千、长短不一、大小不等的梁、柱、枋、板构成,“拆除旧楼的同时,要在每根方条上做标记,以便运至柳州后复原”。
将数量如此之多的原生态少数民族木构建筑“搬”进城,黄联红了解到,类似的举动在广西乃至全国,还未曾有过先例。他把柳州的民族文化专家、旅游业界专家请到公园,为如何保护、利用好这笔宝贵的历史遗存和旅游资源提建议。
结合柳州正在打造民俗休闲旅游地的目标,专家提出,根据苗、侗、瑶少数民族建筑特点,将这批木楼分区复原,分别形成三个少数民族“村落”,并配套旅游设施,建成休闲度假区。专家还建议,保持木楼建筑外观原貌、修旧如旧;内部则采用高档装修,并作隔音、防潮处置,适应现代人休闲消费的需求。
从摸索到实践,以五星级农家乐为起点复原、建设的“侗寨”度假别墅区基本完工,将于本月底向游客开放。踏着山径,穿过寨门,走进8月的“侗寨”,一座座古老木楼静静伫立,沉甸甸、黄灿灿的稻穗随风摇曳,一派单纯而安静的乡村景致。
黄联红告诉记者,他更大的梦想是在柳州君武森林公园内,建成中国最大的非物质文化木质结构博物馆,“让游客在城市里就能触摸历史、了解中国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记者刘山/文 记者颜篁 张存立/图)